• 我的订阅
  • 人文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3 14:38: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初的“靖难之役”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明太祖朱元璋在世时,大封藩王,以求拱卫大明王朝的统治,可是他的愿望是好的,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朱元璋在世时,藩王们兢兢业业守卫着大明的边境。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他深知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对明王朝始终是个隐患,因此,他于继位当年便急不可耐的着手削藩。可是他出招实在是太臭了,燕王朱棣于公元1399年正式起兵靖难。历时四年,赶跑了侄子朱允炆,自己坐上了皇位。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朱允炆剧照

对于靖难之役的结局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那就是朱棣以藩王之力却能对抗朱允炆的中央军,

更让人奇怪的是,作为朱标的铁杆粉丝,拥兵几十万的沐家军在靖难的四年里,一直选择按兵不动。

朱家与西平侯沐英的关系

说到靖难之役沐家军帮不帮建文帝的问题,我们首先得捋一下沐英和朱标的关系。

沐英虽然不是朱家的人,但和朱元璋的关系亲同父子。沐英出身贫苦,早年颠沛流离,

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

,十二岁开始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十八时开始担任军事要任,授帐前都尉守镇江。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沐英

沐英不负朱元璋的厚望,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以副帅之职随卫国公邓愈征讨吐蕃,战功卓著,被封西平候;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傅友德为主帅,沐英、蓝玉为副将,统兵三十万征讨云南。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沐英镇守云南,至此,沐英成了唯一的异姓藩王,手握重兵世代镇守云南。

沐英虽不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但他和太子的关系十分亲密。根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远在云南的沐英得知皇太子朱标病逝,哭得十分伤心,郁郁而终不久病逝于云南,年仅四十八岁。

同一年之中,朱元璋连失二子,明太祖十分伤心。当沐英的灵柩运到京城时,朱元璋亲自迎接,并安排官员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上谥号“昭靖”,配享太庙。

沐英死后,其爵位世袭罔替,为大明王朝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王朝灭亡。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朱元璋剧照

既然沐家和老朱家关系这么铁,尤其是沐英和太子朱标这么亲密,作为太子的后人,朱允炆有危难的时候,为什么沐家军不起兵勤王呢?小编认为有这几点原因:

二代关系不如一代亲密

从沐英为朱标的过世伤心过度来看,沐英确实是朱标的铁杆粉丝。

如果被困京城的是朱标,领导沐家军的也还是沐英,那沐家军必定会去勤王护驾。

但“靖难之役”时被困京城的是朱允炆,更关键的是,此时沐家军的掌权人是沐英的二儿子沐晟,他和建文帝朱允炆的关系只是普通的君臣关系,完全没有父辈那种亲密的私人关系。

未接诏令,

作为臣子的沐晟是不敢主动带兵进京的,说白了就是公事公办。

前期不需要后期来不及

建文帝的失败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料,以全国之力败给偏安一隅的燕王朱棣,而且败得如此之快,恐怕连朱棣都没想到。

虽然朱元璋晚期诛杀了大部分能征善战的悍将,但他还是给孙子留下了足够应对战事的老将——耿炳文。就算是后期换上了纸上谈兵的李景隆,建文帝还是有绝对的胜算。靖难之役中,建文帝朱允炆至少有5次机会打败燕王朱棣,可都让朱允炆的优柔寡断错过机会了。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朱标剧照

所以在靖难前期,完全不需要远在云南的沐家军上场。

后期由于李景隆的突然倒戈,朱允炆的中央军兵败如山倒,

而沐家军远在云南昆明,离京城南京相隔2000多公里,想救也来不及了。

外人不便参与家事

靖难之役说到底都是侄子和叔叔之间的家事,沐家虽然和老朱家关系不一般,但说到底还是个外人。对于叔侄两人的纷争,沐家即使想干预也不好把握分寸,毕竟他们才是一家人,作为一个外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万丈深渊,万一将来他们和好了,那倒霉的就是沐家军了。

沐家军的职责就是为大明王朝守好边境云南,况且沐家作为唯一的异姓诸侯,手握重兵能远离皇权争斗是最好不过的事。且朱允炆时常告诫前线:“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所以说这一对叔侄随时有重归于好的可能。

而沐家已经是侯爵了,没有再往上升的可能了,贸然参与皇权争斗只会有害无益。

内局不稳且未接诏令

沐家军的主要任务是镇守云南,沐英在世时,先后平定了思伦发、东川土酋、贵州普安、云南临安等等叛乱,但烟瘴之地自古是叛而复反,

所以需要沐家军的长期镇守

。如果沐家军提兵北上勤王,那么云南必将得而复失,而沐晟必将罪责难逃。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朱棣剧照

更重要的是:

未接到建文帝的勤王诏书。

在封建社会,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没有皇帝的诏书是不能私自回京的。尤其是带兵入京,罪同谋反。

倘若沐家军擅自北上,那么建文帝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我还没削兵权,你沐晟就急不可耐趁机造反了?

而对于朱棣来说,他肯定也会想:你是来给允文小子帮忙的吧?

所以,擅自带兵北上,不管以后谁胜谁负,沐家军肯定是要大祸临头了。

结语

总结来说,在靖难之役中,沐家军按兵不动是明哲保身的上上之策。一旦出兵,将来不管谁胜出对沐家军来说都没有好处,静观其变,沐家子孙还可以靠着祖宗的阴德世袭罔替,永镇云南。

“靖难之役”揭秘:为何手握重兵的沐家军选择按兵不动?

沐王府

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这点,明成祖朱棣上位后,依然优待沐家。

不得不说,沐晟以静制动的选择是十分明智的,他的选择保证了沐家的利益,使沐家世代永享皇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朱元璋错失的状元黄子澄,让建文帝万劫不复
...考试都是极为特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在1370年举行全国首次科举考试,但是朱元璋认为选拔出来的进士没有肩负大任的能力,直接诏令废除科举考试
2023-02-09 20:57:00
朱棣是如何打败侄子建文帝的呢
...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
2024-05-16 20:26:00
朱允炆的托孤大臣手握40万重兵,靖难之役为何按兵不动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已婚妻子。朱元璋当兵时,马氏就嫁给了他。马皇后为朱元璋生了七个孩子,五个皇子和两个公主。不过,据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的,但后来朱棣把自己变成了马皇后的孩子,为了做
2024-06-19 21:42:00
朱元璋留下4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但朱允炆却自作聪明全废掉了
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将大明的江山传给他的长孙朱允炆。为了防止各地藩王起兵造反,朱元璋经过多年的精心谋划,为他的孙子铲除了所有障碍。谁能料到,建文帝
2024-09-09 11:23:00
梅殷:靖难之役时手握重兵却按兵不动
梅殷,字伯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婿,娶的是宁国公主。他曾奉命镇守淮安,握有四十万大军,然而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虽然曾经在朱棣要攻打南京之时没让朱棣通行。但是之后朱棣绕过淮安攻打
2024-03-21 14:45:00
朱元璋留下三位治理天下人才,他们的结局如何
前言朱元璋,历史上威震天下的一代英明君主。然而,当他为皇太孙朱允炆留下三位卓越的治理者时,他是否能预见到这三位人才的结局会如何呢?他们是否能够继承帝业,或是陷入历史的沉寂?究竟是
2024-02-03 22:01:00
朱元璋为什么选择将权力传给朱允炆,考虑到哪些政治因素
前言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在临终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那就是谁将继承他的皇位。这个选择不仅关系到帝国的未来,更牵涉到家族的命运。在诸多合适的继承人中,朱元璋为何最终选择了朱允
2024-02-28 11:33:00
朱元璋“妙计”拉拢耿炳文,48年效忠
1395年,68岁高龄的明太祖朱元璋,急召长兴侯耿炳文入宫,开口便问耿炳文儿子婚配情况,得知长子耿璿还没娶妻,朱元璋当即决定,将江都郡主指婚给耿璿。江都郡主是朱标的长女,当时朱元
2024-04-25 22:30:00
他受朱元璋遗诏辅佐建文帝,朱棣为杀他煞费苦心
原来,他是受朱元璋下诏辅佐建文帝的。由于他身份特殊,朱棣煞费苦心将其杀掉。因此,他也很受朱元璋的欢迎,自然是为他选了一个好女婿。洪武十一年,朱元璋赐婚,将她许配给汝南侯梅思祖的侄
2023-03-10 22: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