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研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20 06: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以自然为基础的哲学理念,其中“格物”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均与自然有关,可见,重视生态的理念古已有之。如今,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生态系统和资源保护是当下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解决好生态系列问题,必须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其内涵和思想也逐渐得以丰富,即生态文明不局限于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还包括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孕育的灿烂文化和文明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中,党带领全体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的可歌可泣的“红色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留下了经典红色文化和众多宝贵的红色资源。在大力保护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当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重要举措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面临如何平衡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间关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为推动我国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探索绿色发展路径。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健康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普遍规范,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必要手段和保障。为有效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旅游健康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该领域基本的法律法规,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对当前红色旅游资源状况及已有法律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全面调研和评估,这是制定更加完备合理法律法规的前提和基础。要明确调研重点和目的,通过收集文献、报告和统计数据,深入了解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包括红色旅游资源的景点位置、设施建设情况、开放时间、固定时间内的游客数量、资源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功用价值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市民、游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已有法律体系的满意度和意见,为正式制修订法律法规做足前期准备。其次,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红色旅游资源法律法规的制定,根据前期调研和意见征集,在明确实际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聚集地,更应该制定完善有关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条例等,做到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的全覆盖。再次,加强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的宣传和教育。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是全体社会共同的责任,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红色旅游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例如通过报纸、广告、短视频等形式扩大宣传面、提升知晓率;在中小学开展以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为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等,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最后,还要对红色旅游资源法律法规进行定期评估和修订,要在未来的具体实践中接受实施效果的考验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样才可以保证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加强监管执法,完善红色旅游资源管理机制

加强监管与执法、完善红色旅游资源管理机制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形成治理合力,共同推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具体而言,第一,建立健全监管部门及监管制度。在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红色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就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开发和利用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以保障红色旅游资源监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第二,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强化执法力度。红色旅游资源法律法规的落实,还需要专业执法人员的具体实施和操作。执法和监管部门成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法律法规具体的实施效果,要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执法水平和效率。第三,加强各部门合作与协调。红色旅游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健全和完善红色旅游资源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的协调制度,形成红色旅游资源管理和法治保护的合力。

运用数字技术,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式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中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可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探索其数字法治建设道路。

第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法律体系数字化。不仅红色旅游资源管理部门要对有关红色文化的相关档案、文献等珍贵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起红色资源电子档案数据库,保护相关地区红色文化知识产权,地方司法部门还要将相关的法律、条例以及相关文书数字化,建立数字化的法律数据库和知识库,便于收录与查询。第二,利用数字媒体传播红色旅游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红色旅游资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向公众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人们对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以及法律法规有更加深刻的了解。第三,通过数字化平台参与司法执法工作监督。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其法治建设过程也需要鼓励全民参与。比如,运用数字技术可以为公众打造红色旅游资源保护法治建设的线上监督平台,让公众能够对有关案件管理、诉讼程序、审判系统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及时提供反馈和建议。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产生了传承至今的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研究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护已成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促进其严格履行,能够为红色旅游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数字技术的运用也为当下红色文化传承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新视角、新路径。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善用法治方式,保用并重,让红色旅游资源“活起来”,是新时代下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的重要保证。

(林驰 副教授,桂林学院,研究方向为旅游法治。)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地方法治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广西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A类)课题“广西红色旅游资源法治保障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XFZZ202102)。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云南丽江:以法治之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村建设情况。立足红色文化,打造法治建设新样板;依托旅游资源,建设法治乡村……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
2023-09-19 13:47:00
...日花茂村。忆往昔,看今朝。花茂村只是贵州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过程中,完成从贫困村到幸福村蝶变的一个缩影。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乡村治
2023-04-24 10:33:00
...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奋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追赶进位。坚持以红色文化引领铸魂,讲好“红三军”和“冷枪英雄”邹习祥的故事。依托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2023-11-10 06:48:00
解锁“文明”密码 书写乡村蝶变
...也是普文镇深化文明村镇建设的一个缩影。普文镇将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与文明村镇创建深度融合,实施“产业培育提升行动”,做好一棵树(咖啡)、一湖水(水产)、一束花(花
2023-10-20 10:49:00
乡村蝶变 和美休闲
...擦亮乡村旅游新名片 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因历史上曾建有“铁佛寺庙”而得名。铁佛寺村境内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23-09-27 04:08:00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林碧艳:以恢复性司法筑牢绿色发展法治屏障|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术调查官,助力复杂案件的专业处理。林碧艳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面向未来、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广东法院将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机制改革,提升司法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人与
2025-07-08 21:06:00
喜讯!消泾村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
...托“红色驿站”党群服务站深化党群议事机制,积极打造法治、自治、德治、善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常态化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有效激发村民自治热情
2025-07-12 09:15:00
...蕴本报讯 (通讯员张金楠)近年来,华池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美丽华池的有效载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挖掘利
2023-10-08 00:31:00
美丽乡村无“法”不美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陆丰三村入选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美丽乡村无“法”不美炎围村山清水秀,村居整齐划一。被肥沃良田包围的溪碧村。溪碧村金笔广场。 欧厝村普法公园。彭骏 摄炎
2024-01-30 07:1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不卖门票,营收可观!桐城杨安村打造“可看可玩可忆”的文旅新体验
大皖新闻讯 10月11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集中采访团走进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秋日阳光下,杨安村的大官塘旅游区碧波荡漾
2025-10-13 14:00:00
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承建国省道养护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
近日,日照交通能源发展集团承建的2025年度全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二标段、三标段)顺利通过交工验收。验收委员会通过实地核查路面
2025-10-13 14:00:00
近日,日照市第五届茶叶技能大赛暨第十七届全民饮茶日在集团35°Tea旗舰店成功举办,来自全市各区县、功能区的35位炒茶大师同台竞技
2025-10-13 14:00:00
菏泽市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市以工代赈工作推进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 刘倩倩为深入贯彻2025年山东省以工代赈工作推进现场会议精神,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以工代赈政策文件要求
2025-10-13 14:0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保珠 通讯员 刘晓静近期,孙寺镇遭遇连续多日阴雨天气,降雨量较往年激增约8倍。如此极端的天气状况
2025-10-13 14:02:00
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两岸城市环境标准共通试点项目获批东南网10月1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曾宇姗通讯员唐雪平)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2025年“两岸城市环境标准共通试点”任务
2025-10-13 10:41:00
张家界武陵源双节交出答卷:玩法出新 服务无忧
当山水与故事相遇,当科技为旅程减负,当服务让出行无忧——在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张家界武陵源以“深度游”“舒适游”“顺畅游”的全新体验
2025-10-13 10:52:00
河北新闻网讯 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社保公共服务水平,优化三地群众办事体验,近日,京津冀三地社保经办部门联合发布《京津冀社会保险经办窗口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2025-10-13 10:55:00
10月11日获悉,省卫健委日前发布“关于确定2025年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通知”,我市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皮肤科、呼吸内科和太钢总医院创伤(烧伤)成功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025-10-13 06:53:00
南昌市民“打高铁”上下班成为可能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谢梦丽)10月11日起,从南昌西站出发前往赣州吉安和抚州等方向的旅客,需要前往南昌站或南昌东站乘坐。这一变化源于一条联络线的施工——南唐联络线
2025-10-13 06:57:00
“十四五”期间江西高校研发投入超2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思成)10月10日,“辉煌‘十四五’‘赣’出新精彩”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2025-10-13 06:57:00
问政快报(2025.10.13)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9日-10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320条,其中,新余市教育体育局
2025-10-13 06:57:00
总投资超15亿元 江西两大公路项目正式获批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近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两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为G640万载县城至双桥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与G354安义东互通至鼎湖镇段公路改建安义县南外环路工程
2025-10-13 06:57:00
新画的斑马线遇水“打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刚压到斑马线,电动自行车就不受控制,整个人直接往前扑。”近日,遂川县泉江镇市民王先生向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
2025-10-13 06:57:00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同日收两张海事罚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中国海事局监管信息公开栏获悉,10月11日,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下称“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同日收到两张罚单
2025-10-13 07: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