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12: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匹夫一怒,血溅三尺。”天子的威严至高无上,谁胆敢触怒,遭殃的岂止是一个人?说百万枯骨有些夸张,但是皇帝一怒,动辄株连九族,万余人是绰绰有余的。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人生杀掠夺的权利。他既可以让人一夜富贵、权势滔天,也可以让人一夜之间落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试问有谁不想当皇帝呢?可惜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是家天下,要想当皇帝只能通过继承。

当然通过造反这种随时可能会小命不保的手段,也是可以当上皇帝的,不过在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不理智。

在现代社会,国家元首都是有任期的,到期就得下位。可是在古代,谁敢给皇帝设任期,皇帝一般而言都是坐到死的。碰上短寿的皇帝还好,碰上长寿的,身为太子的储君那可就使劲等吧。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唐朝太子李诵便是如此倒霉之人,在太子这个位置上坐了足足二十六年,可等到他登基后,仅仅在位八个月便被迫禅位。

相较他的太子生涯来说,他在位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堪称是“最短寿”的皇帝了,当然也是最快传位的太上皇了。

男女之风盛行的唐朝

相比较唐朝前任太子们的轮番替换来说,李诵虽说没有早点当上皇帝,但是也“稳稳的”在这个位置上坐了二十六年,没有因为宫斗而无辜丧命。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779年,唐德宗李适即位,当年便将李诵设立为皇太子。在位期间,李诵战战兢兢,为人做事十分严谨,对于政事仅仅发表过一次意见,从中便可窥见之严谨程度。

哪怕已经小心至此,可他的太子之位也没有坐得那么稳妥,有次也险些被废掉。这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要怪唐朝实在太开放了,尤其在男女关系方面,非常“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呢?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霸占了自己的弟媳,甚至一度还想封其为后;唐高宗李治看上了自己父亲曾经的小妾武则天,不仅娶回宫还真的将其封后;唐玄宗李隆基,明目张胆的将儿媳抢了过来。

当皇太子,险被岳母拖下水

李诵身为皇太子时,曾娶了一名女子为妃。这名妃子的母亲可不简单,是唐肃宗之女,有郜国公主的封号。仗着自己身份特殊,还有一个当皇太子的女婿,行事作风可谓是嚣张无比。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等到驸马萧升死去后,她更加肆无忌惮,个人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天歌舞升平。

放在其他朝代,她可能是要被浸猪笼的,但是放在唐朝,虽然对于皇室来说脸面不太好看,但是也无伤大雅。

可千不该,万不该,她竟然行一些巫蛊之术,这不论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大忌啊。再看与她保持男女关系的那些人,彭州司马、太子詹事、蜀州别驾,都是朝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当这件事被捅到皇帝处,皇帝瞬间勃然大怒,难道太子竟有谋逆之心?李诵也是冤枉,什么都不知道,就被唐德宗叫过去狠狠批了一顿。

生怕被连累到的他,效仿前人肃宗的做法,选择与萧妃离婚,跟这个胆大包天的岳母断绝关系。虽然如此,唐德宗却也因此对他生出了间隙,产生了换太子的想法。

终于即位,大刀阔斧开始革新

舒王是唐德宗弟弟李邈的儿子,由于李邈英年早逝,唐德宗便将舒王收为养子,对其宠爱有加。在郜国公主这件事发生后,唐德宗便萌生了立舒王为太子的想法。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时任宰相的李泌察觉到了唐德宗的意图,不惜冒着杀身之祸,与唐德宗争论数十次,才让他幡然悔悟。李诵的太子之位这才安全保了下来,之后行事更是小心谨慎。

多年的储君生活,在外人看来风光无比,可只有他才懂得其中的酸苦。他将一切话都埋在心底,导致他变得积郁不已。在一次中风后,卧床不起。

此时已步入老年的德宗,才终于忆起太子的好,对其牵挂不已。805年,德宗病逝,太子李诵正式继位,称唐顺宗。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李诵二十六的太子生涯,为其积累了不少的政事经验。一上台后,他便开始大展拳脚,积极推进“永贞革新”。

可是他的这一行为触及到了宦官势力的利益,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联合一些反对革新的大臣,逼迫李诵退位,禅让于太子李纯,在位时间实际上只有186天。

李诵退位后,这场“永贞革新”自然也失败了,支持革新的官员都被放逐。心系政事的李诵见此一幕,不堪打击,最后忧虑而死。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当权,中央权利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实施了这场革新,只可惜最后已失败告终,唐朝再也回不到当初的鼎盛时期,逐渐走向没落。

革新之路,强盛之路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实力一开始在其中属于垫底的位置。落后便要挨打,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秦孝公下定决定,变法改革。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商鞅自魏入秦后,提出了一系列变革之法,如重农桑、奖军功等等,最终使得秦国逐渐发展为其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之后秦始皇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遥看我国建国之初,国民经济、社会生产力何其之低。经过十年动荡后,国家和人民又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十年之间不仅没有迈步前进,甚至还有了倒退的迹象。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我国本就已经与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样一来一回,又相差了二十年的发展时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公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最终使我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追赶甚至超越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步伐。

任何一场革新,都是困难重重的。一场革新,就相当于去掉一个人身体里已经腐坏的器官,过程虽然艰辛,风险虽然极大。可如果革新成功,就相当于一次重生,赋予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唐朝传位最快的太上皇,做了二十六年太子却只做了八个月皇帝

国家需要革新,企业需要革新,个人同样也需要“革新”。我们革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去掉从前错误的认知,吸收到更先进、更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变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9 16: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苦熬25年登基却变成哑巴,在位半年被儿子推翻
...却只做了半年的皇帝,就被儿子以及朝中的大臣逼迫成了太上皇。这个人就是唐朝的第11位皇帝,唐德宗李适的长子李诵。不显喜怒李诵出生于761年,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安定。李诵是唐德宗李
2023-06-22 15:07:00
当了26年太子,躺病床上做了186天皇帝
...李诵当了20几年的皇太子,却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变成太上皇,而这个失去权力的太上皇也没当多久。关于李诵在位的时间,有人专门统计过,只有186天。史书评价他“居储位二十年,天下
2023-05-19 10:42:00
唐顺宗离奇死亡,是宦官作乱还是儿子行凶?真相是什么?
...仅186天,期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说过。在当了5个月的太上皇之后,唐顺宗又突然死亡,给后人留下一个永远的谜团。史学界有一个观点认为,唐顺宗死于谋杀,凶手应该是宦官集团和唐宪宗
2023-05-05 08:13:00
唐顺宗李诵瘫痪在床,父皇驾崩后立马痊愈站起来登基
...珍等人就拥立李诵长子广陵王为太子,唐顺宗李诵退位称太上皇,806年去世。纵观李诵的一生,26年的太子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继位后刚想大展宏图,就被逼退位给自己的长子,成为太上
2023-01-30 16:32:00
说说唐顺宗李诵的王良娣的故事
...宗的嫔妃们虽然没有皇后、皇妃的名号,但她们却成为了太上皇后、太上皇妃。下面就来说说王良娣的故事吧。王氏出生于一个军功家庭,祖上出自琅琊王氏的旁系,祖父王难得累封琅琊郡公,赠潞
2023-05-31 11:19:00
...迫仍在病榻之上的唐顺宗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李纯,自为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永贞革新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宦官、守旧派已然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要归咎于唐顺宗病重难以亲自主持各项事
2023-03-13 16:05:00
他是历史上唯一的聋哑皇帝,做了半年皇帝半年太上皇
...帝--即位前因为中风成了哑巴;刚做了半年皇帝,就成了太上皇--虽不是最短时间的皇帝,却是最短时间内既做过皇帝又当过太上皇的人;死得不明不白--当太上皇4个月后暴毙,史上最短太
2023-01-31 14:23:00
...位给太子李纯。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唐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唐顺宗在位时间是很短的,无论当皇帝还是太上皇,他只做了186天皇帝。公元806年,退位后他又做了五个月太上皇便离奇去
2024-05-31 06:37:00
此人做了25年储君,登基不足200天就被亲儿子毒死
...宗退位,宦官拥立李纯即皇帝位,即唐宪宗,顺宗退位称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永贞革新宣告失败。然而就在同一年,为担心唐顺宗李诵阴谋复辟,唐宪宗便暗地指使心腹近臣鸩杀了唐顺宗李
2023-04-18 09: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