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联名劝退?校方:涉事男孩未确诊多动症,正在家上网课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12 22: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2日消息(记者汪宁 赵玲)近日,湖北武汉7岁男孩“因多次欺负同学被家长集体请愿让其转学”一事引起关注。

4月12日,男孩所在学校表示,涉事男孩并未确诊“多动症”。此前,该校接到过家长们的投诉,并与涉事男孩及家长沟通。但是,涉事男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学校给他安排了网课,班主任每天会关注孩子的学习。目前,学校决定先由家长将其带回教育,等五一假期后返校。同时,学校也希望家长给孩子足够的包容,通过教育慢慢转化。

7岁男孩被家长联名劝退?校方: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

据此前媒体报道,武汉某小学一年级某班学生小明(化名)多次殴打同学“犯众怒”。4月1日,该班其他46名学生的家长联名向学校提出“请愿”,让小明转学,否则不敢让自家孩子继续上学。家长们希望,学校可以劝诫小明在4月30日前完成转学,并同步在教室安装监控。在对方办理完转学手续前,小明妈妈应履行承诺,将其带回家教导。

打人孩子的妈妈王女士(化姓)表示,小明今年7岁,此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显示多动症,医生也没给开诊断证明或是开药。”

4月12日,小明所在学校一工作人员介绍,小明是今年二月份转来该班的,并未确诊“多动症”。其与同学交往中有一些方法不当的地方,比如上课不是太守纪律,喜欢对同学有打、拉扯的行为。在小明跟班上学的前期,与已经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点格格不入,班干部也有监督或提醒。

对于该情况,校方一名负责人表示,学校曾跟小明家长沟通过,学校平时也很关注他的表现。有时,班主任也向学校反映小明有进步,还让他当了班干部,但孩子行为习惯不好,虽然有变化却不明显。3月28日,小明再次欺负同学,被班主任批评教育后,又于29日踢了同学三脚。

“当时踢人孩子的家长连同被踢的孩子,以及班主任一起到医院进行了及时处理,但家长有意见。因为沟通后,这个孩子还踢人。3月30日-31日,(踢人的孩子)引起被他打过孩子的其他家长不满,把孩子种种表现在群里进行沟通。4月1日,家长们发出联名信,要求该男孩离校或转班,学校最后决定先由家长将其带回教育。”上述负责人说。

此外,校方表示,4月1日,孩子被带走后没再来上学,但他是一个7岁的孩子,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为其安排了网课,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每天也会关注孩子的学习。五一假期后,孩子将返校。届时,再看男孩是否还有打人等不能够自控的行为,或者争取孩子家长陪读一段时间。目前,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

校方称将加强监管和引导 专家:应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治

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小明缘何出现这种情况,学校也曾跟小明家长沟通,了解到小明家长忙于生意,平时疏于教育和引导,很多行为是其看手机和在家附近的市场里跟其他人学到的一些不好行为。对此,学校会加强监管,也会多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荣誉委员郑晓边表示,小明的这些行为是学校里常见现象,即在行为习惯培养上出了一些问题。

郑晓边说,儿童行为习惯的不良形成在3-6岁期间,与家庭生活有关,因为这个年龄段是孩子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家庭教育没有很好引导,孩子可能会模仿父母或其他人的说话方式和行为。在孩子8岁左右进入小学后,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缓解心理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儿童群体可以进行特殊训练,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帮助其矫正错误。

郑晓边认为,在这个事件中,家长写联名信进行发泄或达到让其他孩子转走的行为并不可取,也非理性的解决方式,这样会造成教育不公平。学校应对家长进行依法育儿系统培训,提高家教水平,引导其懂法守法,还要理解学校理应遵循国家所要求的教育公平政策,让家长能够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讨论和拟定方法,而不是让孩子停学就解决。

此外,郑晓边表示,孩子妈妈写安全保证书,承诺“一旦再发生殴打、辱骂、恐吓等伤害全班同学的行为,就主动让小明转学”的行为也不妥当。国家现在推行家庭教育促进法,目的是依法育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是父母,要让家长了解依法育儿的本质,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养方法,配合学校改善教育方式,使家长们认识到他们是第一责任人,再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因多次殴打同学,武汉一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联名要求转学
...表示,小明今年7岁,此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显示多动症,也没给开诊断证明或是开药。”家长们的联名“请愿书”。图据受访者 像小明这样并不存在明显智力问题的“特殊儿童”
2024-04-11 16:35:00
7岁男孩被46名家长要求转学背后
...(化名)尽快转学。根据红星新闻的报道,小明疑因患“多动症”,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同班同学存在肢体击打、辱骂、恐吓等行为,因屡教不改,引发同班家长严重不安。4月12日,该校相关负责
2024-04-22 16:49:00
校方回应男孩欺负同学被多名家长请愿让其转学:双方家长已达成和解
央广网武汉4月12日消息(记者赵玲)近日,“多动症男孩欺负同学,46名家长请愿让其转学”话题登上热搜榜。4月12日,记者来到该学校,该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家长已于4月1日达成
2024-04-12 18:22:00
“多动症”不能和调皮捣蛋画等号,“多动”孩子亟须社会更多关爱
...故意而为之,而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动症”。近年来,随着对多动症认识的提高,前往医院寻求多动症诊断和治疗的情况日益增多,家长们为此焦虑不安,老师们也倍感困扰。
2025-03-21 23:53:00
...,诊断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就是俗称的“多动症”。医生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分多动型、注意力缺陷型、混合型。小东就属于注意力缺陷型,表现为经常丢三落四,上课心不
2023-07-05 09:20:00
央广营养课|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心理专家:积极干预很重要
...表示,此前曾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过。“(检查结果)显示多动症,医生也没给开诊断证明或是开药。”学校方面也表示,该生并未确诊“多动症”,目前男孩已由家长带回家,学校为其安排了网课。
2024-04-13 10:20:00
...化名)妈妈带儿子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发现,原是“多动症”惹祸。乐乐,今年8岁,在城区一所小学就读。乐乐妈妈说,儿子的学习成绩很差,老师时常反映其“坐不住”。更让乐乐妈妈头疼
2024-01-02 20:14:00
石路 南宁市上林县妇幼保健院一、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儿童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中,多动症患病率为5%~8%,其中,男童罹患多动症的概率远远高于
2023-08-26 05:00:00
专业干预+家庭训练 高亮主任帮助多动患儿逆袭
在儿童多动症的治疗领域,高亮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的治疗理念,帮助众多家庭走出困境。他常强调:“家庭是多动症孩子康复的第一课堂,家长的积极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环。”接下
2025-04-30 11:0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每日商报讯 这几天,逛“武林商圈”的细心市民发现:百大天桥延伸段通了!记者了解到,连接武林银泰百货和国大城市广场二楼的百大天桥延伸段正式开放
2025-08-06 08:01:00
80元门票被炒至1000多元!脱口秀演员房主任哽咽呼吁
8月4日,近日爆火出圈的脱口秀演员房主任的《房主任主打秀》全国巡演门票开售,多个城市开票后秒售罄,有黄牛将原价80的门票炒至1000多元
2025-08-06 08:01:00
嚼苏打饼干30秒就能判断是不是易胖体质?
中新网8月5日电 虽然苏打饼干测试中唾液淀粉酶活性与甜味感知时间确实存在个体差异,但这仅能反映口腔内淀粉分解能力的部分特征
2025-08-06 08:01:00
近日,抚州东乡区网友杨女士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自家房屋装修完已半年之久,但物业迟迟未退装修押金。此外,她计划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2025-08-06 06:56:00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报道:休两天痛经假,花半天去医院开证明?近日,“多地明确女职工可休痛经假”的话题上热搜
2025-08-06 06:56:00
每日商报讯 如今,各类诈骗短信层出不穷,它们往往披着“官方通知”“紧急提醒”的外衣。一旦轻信,便掉入了骗子精心设下的圈套
2025-08-06 07:30:00
□陈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与主渠道
2025-08-06 07:45:00
上着大学创着业南京 “00”后大学生“远程”运营企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于志兵上着大学创着业,一边赚钱一边攒经验值
2025-08-06 07:46:00
四川达州一直升机发生故障紧急迫降 机组2人安全撤离
华商网讯 8月5日,四川达州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来源:华商网 编辑:唐港
2025-08-06 07:31:00
这种“养生”暗藏致病隐患每日商报讯 两年多前的一天,八旬的刘大爷(化名)像往常一样去采耳,谁能想到从此陷入耳痛与耳道流脓的反复折磨之中
2025-08-06 06:59:00
走过低谷,才更理解“助人为乐”每日商报讯 10点30分左右,祝玫妹像往常一样来到了杭州市西湖区武林巷10号的门口。这里住着一位97岁的独居奶奶
2025-08-06 07:00:00
浙江省最年轻的区首部地名志——《杭州市临平区地名志》正式出版
临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2021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临平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市辖区。作为临平首部地名志,该志书在地名普查
2025-08-05 17:42:00
“威小清”微信表情包上线啦!快用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英豪大家好我是威海清朗网络空间守护者“威小清”我的专属微信表情包上线啦16款超实用辟谣表情将网络辟谣主题巧妙地融入在生活的各类场景让辟谣“动起来”的同时用指尖传递正能量希望大家多多使用并在日常生活中不造谣
2025-08-05 17:42:00
129元撬动400万元保障 杭州市民保 2025 再升级!
近日,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险”)宣布,杭州首款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杭州市民保再度迎来升级
2025-08-05 17:44:00
“务工汉”变“南瓜王”!沿河村民李时进坡地“刨金”让沉寂乡村焕发生机
“务工汉”变“南瓜王”李时进坡地“刨金”让沉寂乡村焕发生机记者 肖咏仲夏的阳光炙烤着黔东大地,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泉坝镇黄池村的山坳里
2025-08-05 1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