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3年巨亏32亿,汉马科技能否重生?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2-28 10:47:00 来源:汽车观察AUTOOBSERVER
3年巨亏32亿,汉马科技能否重生?

自2023年业绩预亏的公告发出后,汉马科技走到退市边缘。危机时刻,汉马科技主动出击,拟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破破产重整及预重整,以期保住上市地位。

3年巨亏32亿,汉马科技能否重生?

2月26日,汉马科技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已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但具有重整价值,五家全资子公司向法院申请重整及预重整。

有分析指出,公司主动提出重整及预重整,就是为了能在预期时间内抓紧时间完成保壳和清理负债的动作。这对于身陷困境的汉马科技而言,不失一条有利路径。

负债率达97.91%

公开资料显示,汉马科技的前身是华菱星马,主营业务为重型卡车、重型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和销售。公司注册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原为马鞍山市地方国资企业。自2003年上市以来,业绩表现不尽人意,曾屡屡陷入生死局,在先后两次尝试重组自救无果后,被吉利商用车收入囊中。

3年巨亏32亿,汉马科技能否重生?

2020年7月,吉利商用车集团以4.35亿元入主华菱星马,成为该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成为该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同年12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汉马科技。

为加速推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吉利商用车对汉马科技进行定向增发、人事调整、资源整合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尽管如此,公司业绩依旧未见起色,连续三年亏损。汉马科技披露的财报显示,2020~2022年,汉马科技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1亿元、-13.36亿元、-14.66亿元,3年累计亏损金额超32亿元,3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59%、85.19%、97.91%。

1月26日,汉马科技披露2023年业绩依旧亏损,且已资不抵债。财报显示,2023年,汉马科技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7亿元~-8.7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9.28亿元~-7.28亿元。

对于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汉马科技指出,2023年,重卡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销量不达预期,规模效应暂未显现,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较低,盈利能力薄弱。此外,受应收款项类诉讼案件影响和产能利用率不足等因素影响,公司进一步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业内投行人士表示:“按照汉马科技近几年的亏损状况推算,公司已资不抵债。”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相关规则,汉马科技净资产转负后,将触及退市风险条款,这也意味着其存在退市危机。

重整自救

事实上,汉马科技在申请重整之前,也曾进行过多次自救但均无果。2021年8月,汉马科技作价4 000万元出售其持有的参股子公司上海融和电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全部股权;2022年12月,汉马科技为盘活公司存量资产,允许天津经开区管委会收回汉马科技在天津的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汉马科技借此获得1.73亿元的土地收储补偿款。

除了变卖资产,汉马科技还试图借助母公司资源改善经营状况。2023年6月,汉马科技发布交易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吉利四川购买其持有的南充发展100%股权。

有分析指出,虽然长期面临巨额亏损和高债务的压力,且目前基本丧失偿债能力,但从行业发展角度看,汉马科技仍具有重整价值,且有利于吉利进一步向新能源转型。

自被吉利商用车收购后,汉马科技明确了向新能源赛道转型的目标。2022年,汉马科技全面部署转型新能源战略,宣布专注于纯电动、甲醇动力、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业务。2023年,汉马科技在新能源领域初见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汉马科技重卡累计销量7 876辆,同比增长32.73%。其中,纯电动中重卡累计销量3 276辆,同比增长5.37%;醇氢动力系统销量2961台,同比增长642.11%。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建回暖、新能源重卡需求提升、出口增加等因素影响下,2023年,国内重卡市场走出低谷。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重卡累计销售91.11万辆,同比增长36%。

3年巨亏32亿,汉马科技能否重生?

在整个行业复苏的背景下,汉马科技主动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并申请先行启动预重整程序具有重要意义,如若重整成功,汉马科技有望摆脱困境。

根据相关规定,如法院最终裁定受理汉马科技重整,则汉马科技将依法进入重整程序,法院将指定管理人,债权人依法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管理人或汉马科技将依法在规定期限内制定重整计划草案并提交相关债权人会议审议表决,汉马科技债权人将根据经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获得清偿。

上海上正恒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备战指出,启动预重整程序,意味着汉马科技将在法院正式受理破产重整申请之前,与主要债权人、出资人、重整意向投资人等主体进行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并制作《预重整方案》。若方案获得通过,公司则报请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继续开展后续重整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司法及经济成本,节省重整的时间及业务成本,减少企业直接进入重整程序可能面临的因重整失败而转入破产清算的不可逆风险,大大提高重整成功率。”

不过,汉马科技表示,公司是否进入重整及预重整程序还具有不确定性,重整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

截至2月26日收盘,汉马科技股价报收于5.35元/股,市值为38.54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1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1亿天价索赔案判了!吉利诉威马汽车技术侵权获赔6.4亿,创我国知识产权判赔新高
...院知识产权法庭公众号发布“(2023)最高法知民终1590号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吉利方胜诉,威马方败诉需赔偿吉利方6.4亿余元。威马汽车侵害了什
2024-06-17 14:10:00
数额创新高!吉利诉威马侵权案获赔6.4亿余元,威马EX抄袭实锤?
...为此案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侵权行为始于2019年5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施行日,
2024-06-17 14:06:00
威马判赔吉利6.4亿元 汽车行业“偷盗”之风可以休矣
...落定。这场因吉利集团大量员工“跳槽”威马汽车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合计约6.4亿余
2024-06-15 16:42:00
21亿天价侵权案尘埃落定,吉利获赔6.4亿恐怕一分也拿不到
...定威马汽车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不正当手段挖取吉利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构成对吉利技术秘密的侵害。从公开资料来看,本案的突出特点在于,吉利旗下成都高原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2024-06-17 14:07:00
吉利的A股子孙公司,都过得不咋地
...集团。南充发展核心业务,是吉利注入的6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车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然而,因在新能源整车制造资质等关键问题上,南充发展难以突破,这宗交易只能宣告终止。从目前的
2024-02-02 00:05:00
索赔21亿,判赔6.4亿。吉利不蒸馒头争口气!
...在2018年,吉利发现这些去了威马的前员工大量申请关于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2套专利正是利用了他们在吉利工作时接触和掌握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底盘应用技术,包括1
2024-06-17 14:10:00
车圈又现“抄袭门”,两大千亿龙头互掐
...的律师函显示,2月23日,吉利汽车在杭州召开“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会”,并对外发布吉利银河“银河之光”原型车,长安汽车经比对发现,该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
2023-03-01 03:47:00
...师近日,吉利汽车与威马汽车因大量员工“跳槽”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宣判。该案原告索赔额高达21亿元,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经济损
2024-06-18 16:56:00
马科斯才摆平军方,又遭遇菲最高法院反对,一切都跟南海密切相关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通过近期的访华之旅,达到了此前提出的“把菲中关系提升到更高档”的战略目的。根据两国的联合声明,未来双方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一步深化合作,同时还会在南海油气开发展开
2023-01-11 16:16: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