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索赔21亿,判赔6.4亿。历经6年诉讼拉扯,将官司打到最高院的吉利终于拿到了终审判决书,但却因为威马汽车已经资不抵债,6.4亿赔偿无财产可供执行。
2016年,近40多位管理和技术骨干从吉利成都子公司集体离职,其中大部分人离职后立即加入了威马汽车,在威马汽车相关子公司担任关键职务。在2018年,吉利发现这些去了威马的前员工大量申请关于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12套专利正是利用了他们在吉利工作时接触和掌握的有关新能源汽车底盘应用技术,包括12套底盘零部件图纸及数模承载的技术信息。吉利认为得益于这些机密信息,当时刚成立不久,没有任何技术积累,也没有公布合理技术来源的威马汽车才能在短时间内推出EX系列车型。
这种盗窃知识产权的做法,严重侵害了吉利的利益。
吉利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向威马汽车主张索赔21亿。一审法院经过审理后认定12套图纸技术资料中的5套,是来源于吉利汽车,酌情判决威马汽车赔偿吉利汽车经济损失500万和合理维权支出200万。当年收到一审判决后,吉利和威马均表示不服,提起上诉。
最后,经过高院审理后,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将本案认定为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最终也将赔偿金额定格在了6.4亿。
可惜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威马汽车却没撑到承担责任的一天,当年号称业内人脉甚广的明星总裁也已借道慕尼黑车展后远遁国外不知所踪。市场比法律早一步对侵权者做出了惩罚。本案也给当下的新入场的各种新势力品牌敲响了警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