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命运的安排:从储君热门候选人到政治边缘人物
李琩的起点,是很多皇子奋斗的目标: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儿子,生母还是当时最受宠的武惠妃。武惠妃是谁?武则天的侄孙女,从小在宫里长大,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天之骄女。
她长得漂亮,又很会来事,把唐玄宗迷得七荤八素,专宠二十余年,地位堪比皇后。要不是大臣们拼死反对,估计后宫早就改姓武了。
武惠妃给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但前面的几个孩子都夭折了。李琩出生后,为了避邪,被送到宋王府寄养了几年,等弟弟李琦出生后才被接回宫中,封为寿王。
可见,李琩在武惠妃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这在古代宫廷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武惠妃没能当上皇后,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于是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她要让李琩当太子,将来继承皇位,自己也能母仪天下。
李琩自身条件也不差。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读诗书,举止得体,深谙皇家礼仪,很得唐玄宗的欢心。
唐玄宗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夸奖李琩,说他像自己年轻的时候。这无疑给李琩的太子之路加了不少分。
不过李琩也有自己的短板。他不是嫡长子,按当时的规矩,轮不到他继承大统。
当时的太子是李瑛,虽然也是庶出,但毕竟做了十年的太子,在朝中已经有了根基。更何况,还有“立嫡立长”的祖制摆在那,李琩想上位,难度系数很大。
为了给儿子铺路,武惠妃开始了她的“神操作”。她拉拢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又让自己的女婿杨洄暗中监视太子李瑛,搜集他的“黑料”。
杨洄为了讨好丈母娘,也是不择手段,各种捕风捉影,捏造事实,最终把李瑛和另外两个皇子一起送上了断头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日杀三子”事件。
李瑛一死,李琩的太子之路似乎一片光明。所有人都觉得,唐玄宗就等着给他儿子办加冕仪式了。
结果就在这时,剧情来了个大反转。武惠妃自己也突然病倒了,她整夜做噩梦,说是李瑛等人的鬼魂来找她索命。
唐玄宗又是请法师作法,又是给“三王”赔罪,但都无济于事。几个月后,武惠妃就在恐惧中去世了,年仅39岁。
武惠妃机关算尽,到死也没能看到儿子登上太子之位。她的死,对李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太子之位也变得遥不可及。失去与获得:杨贵妃事件与李琩的人生转折
李琩的故事,如果只讲到这,顶多算是一个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还不够“悲情”。真正让他“出圈”的,是后来的杨贵妃事件。
李琩的原配杨氏,也就是后来的杨贵妃,出身弘农杨氏,虽然家族显赫,但她这一支比较落魄。杨氏的父亲早逝,她跟着叔叔在洛阳长大。
因为家族的关系,杨氏有机会接触到上流社会,还和咸宜公主成了闺蜜。咸宜公主是谁?正是武惠妃的女儿,李琩的亲妹妹。
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李琩对杨氏一见钟情,在武惠妃的撮合下,两人很快成婚。按理说,杨氏应该成为太子妃,将来母仪天下。
但是武惠妃的死,打乱了这一切。
武惠妃死后,唐玄宗郁郁寡欢,后宫佳丽三千也提不起他的兴趣。这时,不知道哪个“高级黑”,给唐玄宗出了个馊主意,说寿王妃杨氏“姿色天成,宜充掖廷”。
唐玄宗一听,心动了,竟然真的打起了儿媳的主意。
为了掩人耳目,杨氏先是借口为窦太后守孝,然后又跑到宫里的太真观“出家”。这出家,其实就是换个地方住,太真观就在皇宫里。
关于杨氏入宫的时间,史书上有一些出入,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甚至说,杨氏嫁给李琩的时候还是处女,唐玄宗才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这种说法,明显是为了洗白唐玄宗,站不住脚。
对唐玄宗和杨氏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贞洁,而是李琩。唐玄宗虽然对外宣称,他娶的是“杨太真”,而不是“寿王妃杨氏”,但这只是自欺欺人。
李琩夹在父亲和前妻之间,处境尴尬至极。
为了避嫌,李琩只能尽量不和唐玄宗见面。李商隐的诗句“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就印证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李琩还有可能当太子吗?显然不可能。太子要经常和皇帝见面,李琩和唐玄宗见面,那画面太美,不敢想象。将来李琩要是当了皇帝,又该如何面对杨贵妃?
所以,从唐玄宗看上杨氏的那一刻起,李琩的太子梦就彻底破灭了。我甚至怀疑,那个给唐玄宗出馊主意的人,就是高力士。
他是李亨的支持者,只有他才敢给唐玄宗提这种“毁三观”的建议。
从储君热门人选到皇帝最不想见的人,李琩的命运,因为一个女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武惠妃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逆境中的幸福:李琩的自我救赎与人生赢家
杨氏入宫后,唐玄宗为了安抚李琩,也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给他重新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京兆韦氏的女儿,出身名门望族,也算是门当户对。
李琩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谢主隆恩”了。
这场政治联姻,对李琩来说,却意外地成了一段佳话。韦氏虽然没有杨氏那么美艳动人,但她温柔贤淑,善解人意,把李琩照顾得无微不至。
更重要的是,她给了李琩一个完整的家。杨氏嫁给李琩多年,一直没有生育。而韦氏嫁过来之后,一口气给李琩生了五个儿子和好几个女儿。
韦氏的出现,让李琩从情感的泥沼中走了出来。他不再执着于失去的爱情和权力,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家庭上。
他开始享受这种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十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在马嵬坡,禁军哗变,杨贵妃被赐死。
李琩也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切。
二十年过去了,杨贵妃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的少女。但对李琩来说,她依然是自己曾经的爱妻,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正是这个女人,让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也让他经历了难以启齿的屈辱。
杨贵妃死后,唐玄宗似乎有意考验李琩,让他去安抚哗变的禁军,又让他给太子李亨传旨,让他留下来平叛。如果我是李琩,我肯定跟着太子走人,用实际行动洗刷自己的耻辱。
但他没有,他依然选择跟随唐玄宗入蜀。
很多人觉得李琩不够“爷们”,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或许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唐玄宗经历了那么多血雨腥风,心狠手辣,李琩在他身边,如履薄冰。
与其卷入权力斗争,不如明哲保身,保全自己和家人。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李亨继位。李琩的许多兄弟都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暴,有的被杀,有的被贬。
而李琩,因为远离权力中心,反而得以安享晚年,子孙繁衍,成为唐玄宗众多皇子中为数不多的人生赢家。
总结:
李琩的人生,是大唐盛世下的一个缩影。他出身显赫,却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他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太子之位,也失去了父亲的宠爱。但他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在逆境中实现了自我救赎。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悲情皇子”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选择、关于放下、关于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的故事。在权力和欲望的漩涡中,他选择了退让,选择了家庭,选择了平静的生活。
这或许不是最光鲜亮丽的选择,但却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李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幸福的定义也因人而异。
与其追逐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珍惜眼前的一切,活出真实的自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