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8 09:05:00 来源:戏说三国

1940年,李井泉和肖里在延安相识。次年,两人走到了一起。

多年来,夫妻俩的感情都很好。在战争年代,他们先后生育了五个孩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孩子的名字,全都来源于毛主席的文章,或者是讲话。

老大叫“黎风”,老二叫“清明”,出自毛主席在延安整风时,讲得“黎明清风”。

老三叫“巨一”,是毛主席在七大会上,说得“巨大统一”。

老四叫“新桅”,毛主席有写过“新中国的桅杆,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话。

老五叫“在望”,毛主席曾在新年祝词上,有写“胜利在望”。

后来,老五改了名字,特殊年代过去后,老五把“在”改成了“再”,寓意也非常明显。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申在望为何不跟着父亲姓呢?这也有插曲。这里讲,申在望长大后,他了解了很多关于父亲李井泉的事迹。

有关于调粮出川的事情,申在望决定写信给邓小平,请中央给予一个公正的评判。李井泉对儿子申在望的教诲

李井泉出生在江西临川县仓下村,他这一辈是“泉”字辈,与他一般大的人,有的叫“金泉”、“思泉”、“涌泉”等,比较有趣。

1960年,李井泉时隔多年回到了家乡。

当他看到村里的孩童到县城上学,要走好远的路,他就请示当地政府,建设一所村小,让周边的小孩就近上学。

学校落成后,乡亲们对李井泉的做法都很赞许。

李井泉的老家附近有条河,河对岸是个粮站。很早以前,有个石桥。但后来被洪水给冲垮了。人们过河就要摆渡去。

可一旦汛期到来,村民的出行就遇到了困难。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李井泉在1974年再度回乡后,村民们就向他反映了这个情况。李井泉很挂心,便建议当地政府修桥。

桥修好后,甚得民心。

李井泉对家乡的父老乡亲关怀备至,却不曾厚待自己的亲属。李井泉的弟弟,在战争年代,遭国民党毒手,去世后留下了子女两人。

建国后,两个孩子都被李井泉接到成都读书,毕业后,一个在工厂当工人,一个回老家当供销社售货员。

李井泉没有动用自己的职权,把两个小辈安排在重要岗位上。

李井泉在四川执政时期,一直推广种植棉花。当时,有不少人质疑,四川的雨水多,日照少,适合种棉吗?

李井泉一边在自家院子搞试验,一边请来民间种棉高手指点。那段日子,那位民间专家成了李井泉家的座上客,院里负责执勤的解放军,成了民间专家的得力助手。

那年,申在望所在的学校为了响应省委的号召,在校园的足球场的空地上,种上了棉花。

李井泉知道后,让儿子把两盆新品种的棉苗带到学校去。申在望不情愿,嘴里嘟嘟囔囔的。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李井泉批评儿子,不爱劳动,思想有问题。由于此事,申在望将在五四青年节入团的事,也被耽搁了。

由于李井泉带头种棉,四川不能种棉的禁忌被打破。往后,四川的棉花生产一直是重头戏。申在望就父亲调粮出川的事,向邓小平写信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人开始关注四川调粮问题。对于此事,李井泉的态度很淡漠。

申在望曾经恳求父亲写一篇回忆录,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李井泉拒绝了。

他那天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叮嘱全家人,谁都不许写他的回忆录。

后来,申在望就四处走访,从旁人讲述中,探知当时的情况。

1989年4月,李井泉去世了,享年79岁。父亲去世后,申在望和家人们商量后,决定给邓小平写一封信,希望中央对李井泉的功过,作一个公正的评价。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以及对调粮问题,也给出一个说明。

邓小平对于这件事作了批示,请当时的中办主任阅办。不久,相关部门的人员来到了李井泉的家,同申在望等人进行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之后,《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李井泉同志生平》的文章。上面有这样一段评价:

“他为人正直,襟怀坦白,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对于工作中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他光明磊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申在望评说父亲很低调

申在望说,随着年岁的增长,他越发的敬佩自己的父亲了。

战争年代,李井泉的战友们,由于种种缘故没有子女。李井泉的儿子多,夫妻俩就把儿子送人。

据申在望说,他三哥送给了原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孙志远,他弟弟送给了原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而他则送给了原成都市委监委常务委员申国藩。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这也是他姓“申”的原因。

李井泉一年到头,实在是太忙了,很少过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他总是说:“读书、生活,将来的工作,都要靠你们自己。”

这就是李井泉对于子女们的要求。

申在望和兄弟姐妹考大学选专业,征询父亲的意见。李井泉就一句话,全部学数理化,学技术,今后都不准从政、从商。

几个孩子都很争气,在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值得一提的是,申在望的三哥在美国读完博士,取得了两项技术专利。

当时,美国想要留用他,给他开出了很高的薪酬。

李井泉知道后,打电话只说了一句:“回国工作。”

在申在望看来,父亲是非常低调的,他很少向子女们谈论自己的革命生涯。

申在望曾多次问父亲长征的经历,李井泉都不肯说。

李井泉之子申再望,就父亲调粮出川之事写信给邓小平,后来呢

申在望觉得父亲的经历对研究中国现代史很有价值,就提议为父亲录音,把父亲的回忆保留下来。

可是,李井泉直接拒绝了。李井泉说,好多人写得回忆录都不符合事实,编造故事。有的人把自己写得很了不起,吹得过了头。

那么多先烈牺牲了,要写历史,就写那些牺牲了的同志们,让人民永远得记住他们!

很明显,李井泉在儿子申在望的心里,形象是非常高大的。申在望很多关于父亲的故事,都是通过父辈们的老战友了解的。

申在望说,在他的心中,父亲永远是那座无言的青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药以真为本 商以信为基
...药材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自己踏实,才能让顾客踏实。 李井志:以诚留住新老顾客今年50岁的李井志从事中药材生意已经30多年了,目前在康美中药城二楼租了一个摊位,主营贝母。在他的
2022-12-29 09:33:00
胡倩代任海通资管总经理 原总经理李井伟离任 【胡倩代任海通资管总经理 原总经理李井伟离任】财联社11月3日电,海通资管发布高管变动公告,海通资管总经理助理胡倩代任公司总经理,原总
2023-11-03 19:36:00
1200多个日夜!欢迎回家
...。今年年初根据省市相关安排同时结合教育实际谈顺良、李井俊、姚亮、谷红桥4位援疆教师积极响应主动延长支教时间完成这学期教学任务后再返锡至此,他们中最长支教时间已达3年半相信通过
2023-07-28 02:17:00
配送缺人手,运营压力大!政企联动,养老助餐点期待更多支持
...去吃,还有一些腿脚不好的老人,需要送餐上门。”站长李井峰擦了把汗,拎起饭菜继续向下一家出发,“午餐大概要送十多份,有的老人住在五六层,没有电梯,就只能拎着饭菜爬上去。”赶上有
2023-07-05 17:53:00
亳州:小麦灌饱“蒙头水”
...讯员 武 景11月2日,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双楼村,农民李井文利用水管喷灌技术给越冬小麦浇灌“蒙头水”,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小麦“蒙头水”,是对小麦播种后、萌芽前进行田间灌溉
2023-11-04 02:05:00
为什么要重读凯恩斯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齐。《货币改革略论》,凯恩斯 著,李井奎 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版这部11卷的文集中,有一部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那就是凯恩斯早年所著的一部数学著作《概率论》
2024-01-05 08:45:00
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城边“桃花源” 生活“新图景”
...接力前行,把这里变成了皖北“桃花源”。 今年70岁的李井华曾是桥口村的老书记,也是村里的第一代桃农。李井华老人说,当初,村里动员大家走桃树种植之路时,不少群众持观望的态度,
2023-10-17 09:48:00
湖南常德:暖暖爱心餐 浓浓母校情
...他们的校园生活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常德市六中校长李井岗表示,除了考前营养关爱行动,学校还组织开展了心理关爱、学业关爱等行动,对考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和团辅,组织趣味运动会、
2023-05-15 17:11:00
无棣县开展“情暖立冬,‘暖心饺’飘香进‘心安工地’”活动
...名工友送去暖心饺子。棣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李井涛,办事处副主任汤梦来,馨岳社区书记张维广,馨岳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参加活动。馨岳社区、正海蓝海钧华大饭店、天囍海丰府的工作
2024-11-08 12: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