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4日讯 大风、降水,随之而来的是气温骤降。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主任付守芝提醒市民,这种“断崖式”降温天气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市民要及时加衣防寒,外出时可以戴上帽子、围巾、手套,别让头颈和手部受寒。此外,取暖时要注意保持距离、控制时长,积极预防低温烫伤。
防心梗、脑梗,别太早外出
付守芝介绍,从往年情况来看,冬季陡然降温时,医院会出现心梗、脑梗患者救治小高峰。这类患者大多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心脑血管弹性变差,遭遇寒冷刺激后,容易诱发各类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患有慢性病的市民,近几天要坚持用药,随时关注身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复发。
部分患者是在出门晨练、买早点时发病。付守芝特别提醒,近几天,建议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不要太早出门,暂缓晨练,减少寒冷刺激。最好等上午10时以后,气温稍微升高时再外出。外出时戴上帽子、围巾、手套,以免头颈部、手部受寒。
同时,近几天如果突然出现眩晕呕吐、吐词不清、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情况,就应提防脑卒中;如果突然出现胸痛、冒冷汗、有濒死感,应提防心梗,这两种情况都要立即就医。
防烫伤,取暖要注意安全
冬季降温时,医院还会接诊不少烫伤市民,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正确取暖,导致皮肤受损。
付守芝介绍,近几年接诊的低温烫伤案例有增多趋势。皮肤接触45℃以上的低热物体,持续6小时会引发慢性烫伤,又被称为“低温烫伤”。常见的取暖用品如热水袋、电热毯、暖宝宝等,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引发低温烫伤。
比如,不少市民习惯将暖宝宝贴在衣服内保暖,虽然暖宝宝最高发热温度仅60℃左右,但发热时间长达12小时,如果与皮肤长时间接触,就可能造成低温烫伤。因此,建议市民不要在睡觉时使用暖宝宝、暖水袋等,以免夜间遭遇低温烫伤;将暖宝宝贴身使用时,最好贴在较厚的衣服上,定期更换位置,不要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热水袋时,尽量用毛巾、布套包裹后使用。使用烤火器时,温度不宜设置过高,也不要长时间对着皮肤烤。
糖尿病患者、血液循环障碍者,也是冬季烫伤的高危人群。他们的皮肤对热的敏感性比较低,使用暖宝宝、热水袋,以及用热水泡脚时,家人应多关注温度,积极预防烫伤。
(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江泓颖 李菡)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