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昨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通知,根据气象会商结果,北京市于11月6日0时点火试运行,启动供暖。供暖时间比规定日提前9天。
而仅仅一周前,北京日间平均气温接近25℃,让很多人发出疑问:“都11月了,到底该穿短袖还是长袖?”
今年9月以来,全球平均温度较往年的确偏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9月监测报告显示,今年9月全球均温达16.38℃,比历史最高值——2020年9月高了0.5℃,成为“史上最热9月”。
进入10月份,北半球高温依旧。在中国,10月最后一天,长江流域、华南以及华北南部等地普遍录得30℃以上的高温。
业内人士认为,华南在10月底的气温超过20℃不算奇怪,但对华北来说,25℃以上的气温就不寻常。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在11月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月份,全国平均气温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东北大部及山东大部、内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至4℃,内蒙古、新疆、天津和辽宁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有14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10月历史极值。
10月刚过,中国马上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11月1日。中央气象台气象监测显示,11月1日,全国有11个省级行政单位打破全省纪录,705个国家级气象站打破或打平11月纪录,占全国气象站总数三成。
根据“中国气象爱好者”统计,11月1日这天,河北和山东首次在11月记录到30℃,7个省会级城市打破11月最高纪录,济南偏暖10℃,临朐达到32.1℃。
然而,一周不到,华北地区的气温开始直线“跳水”。11月2日,北京城区最低气温逼近0度,最高气温降至个位数。中央气象台也发出今年下半年首个全国性寒潮预警。
面对寒潮来袭,北京提前启动供暖。这是否意味着北京将经历一个寒冬?
气象专家认为,本周降温力度大的主要原因是前期暖空气过于强劲,因此给寒潮带来极大降温空间。“中国气象爱好者”分析认为,此次寒潮过后,除了我国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会转为偏冷,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会从极端偏暖转为中幅偏暖。
不是寒冬,那会是暖冬吗?
贾小龙表示,是否是暖冬,还要看气温能不能达到暖冬标准。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即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性环流,东亚大槽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此外,异常反气旋性环流有利于来自热带的暖湿水汽向我国南方输送,配合冷空气活动南下,容易导致南方地区降水偏多。
贾小龙指出,在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次数会比以往偏多,因此各界需要密切关注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过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