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厄尔尼诺已形成 今冬气温或偏高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14 10:40: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11月8日立冬。虽然眼下在节气上已经进入冬季,但全国各地似乎在经历“冰火两重天”。最近,我国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均发布暴雪预警。其中哈尔滨市今冬第一场雪就达到了大暴雪级别,降雪过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达12摄氏度。据此,有网友推测,今年会是一个冷冬。然而,在另一些地区,气温却迟迟不肯下降。中国气象局官网数据显示,上周安徽省合肥市最高气温22摄氏度,远高于该地1981年至2010年11月最高气温(16摄氏度)。相似的情况,在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等地也出现了。不少人据此预言,今年可能是一个暖冬。这些看似反常的气候现象,和冷冬暖冬是否相关?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针对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判断冷暖冬有严格标准资料显示,冷冬和暖冬均属气候名词,它表示的不是某一日或短期的气温情况,而是指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气温与历年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制定的《冷冬等级》国家标准和《暖冬等级》国家标准,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3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气象观测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由此可见,要想判断这个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需等冬季结束后才行。那么,为什么我国11月上旬的天气会出现“冰火两重天”呢?“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达到中等强度。”北京市科协防灾减灾智库专家、北京市气候中心主任王冀表示,目前受厄尔尼诺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偏强、脊线偏北,有利于暖湿空气长时间聚集在我国南方地区,并不断向北输送,因此南方始终在暖湿空气控制中,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我国北方地区在频繁冷空气和北上暖湿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明显的降雪天气,雪后气温明显下降。不过,南下的冷空气势力不强且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南方受到的影响较小。”王冀说。此外,记者了解到,进入11月,虽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强,但今年我国多地却入冬推迟。相关专家表示,今年秋季以来,我国北方气温异常偏高,虽然东北大部、华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经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区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这是因为欧亚中高纬度地区以纬向型环流为主,我国受高度场正异常控制,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总体偏弱,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高。”王翼表示。整体偏暖但有阶段性变化那么,从气候的角度来预测,今年我国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王冀表示,目前的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会间接推动我国冬季气温偏暖态势的形成。此外,从总体上看,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偏弱,今冬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接近往年平均值或偏高。“尽管今冬全国气温整体可能偏高,但仍会出现阶段性的气温变化。”王冀指出,今年前冬的冷空气强度较弱,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而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华北、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都会很明显。“即便后冬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它不会影响今年冬季我国整体气温偏高的趋势。”王冀说。统计数据显示,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冬季气温起伏通常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出现次数往往偏多。相关专家提醒道,公众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或减少衣物。此外,北方地区在面对强降雪时,要注意警惕路段积雪和结冰可能导致的交通拥堵或事故,强降雪地区设施农业区和牧区要提前做好温棚和牲畜圈舍的防风加固和防寒保温工作,及时清除棚顶积雪。(记者裴宸纬)(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是什么?对我国有哪些影响?一文了解
2023年5月开始的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12月达到峰值,目前进入衰减期,并将在2024年4-5月趋于结束,强度为历史第五强。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2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
2024-03-22 09:22:00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研判!
...热带大气环流的变化,例如风、气压和降水量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拉尼娜对全球气候有相对短暂的降温效应。据统计,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
2024-11-03 23:31:00
广西大部分地区有中雨或大风
...极端寒潮吗?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受其影响,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
2023-11-14 00:06:00
国庆消费季里,2024冷冬,让人开始介意增程电车的硬伤?
...的。而来自2023年的夏季以高温+大范围降雨为主,且随着厄尔尼诺天气愈演愈烈,世界气象组织在今年年中给到了一份报告主要内容是,在持续了三年之后现已结束,热带太平洋目前处于EN
2023-10-06 21:54:00
科学家预测厄尔尼诺即将到来,2024或成“史上最热年份”
科学家警告称,预计2023年晚些时候再次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2024年或成有气温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据英国《卫报》1月16日报道,英国气象局早期预测表明,2
2023-01-17 13:11:00
厄尔尼诺尚未完全发威!NASA科学家警告:明年全球会更热
...编辑 卞纯)随着碳排放加剧令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卷土重来,今年夏天,全球多地接连刷新高温纪录。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科学家上周警告称,今年成为有纪录以来
2023-07-24 17:37:00
王澄海教授:人类活动叠加厄尔尼诺导致全球高温,但不至于升到五十几度
...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是持续高温事件发生的背景,叠加上厄尔尼诺的因素使得温度变得更高。2.气温的观测环境也是影响测量值的重要因素,以前的气象站在边缘地区,现在城市化后周围都是水泥
2023-07-14 16:00:00
新一轮寒潮即将来袭厄尔尼诺影响今冬天气
...,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厄尔尼诺如何影响今冬天气?迎接新一轮寒潮的同时,今冬天气也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监测,自今年5月赤道中东
2023-11-21 16:45:00
全球变暖?或许我们已进入“全球沸腾”时代!
...的研究表明,由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厄尔尼诺,或成为助推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气温突破极值的关键动力和幕后推手。 “全球沸腾”时代已然到来早在今年4月,南亚等
2023-08-19 15:58: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资料图毫无疑问,这是近来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电话,没有之一。双方公开的信息都很短,但信息量很大。效果,也已经出来。9月20日凌晨
2025-09-20 09:35:00
普京亲自过问黑瞎子岛,中俄签下白纸黑字,俄方这次不敢再怠慢了
普京亲自过问黑瞎子岛,中俄已经签下白纸黑字,俄罗斯政府这次不敢再怠慢了。中方日前宣布,在普京上周访华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黑瞎子岛联合保护开发规划实施路线图”
2025-09-20 12:44:00
花汇春城 香溢四海
半城山水半城花。云南昆明素有“亚洲花都”的美誉。金秋9月,来自巴基斯坦、伊朗、安哥拉、突尼斯、塞尔维亚、瑞典、格鲁吉亚
2025-09-20 11:27:00
福建舰全程戒备南下,连夜穿过台湾海峡,20万台军毫无反应?
9.3大阅兵刚刚结束一周,福建舰以战斗状态穿越台湾海峡,台防务部门避重就轻,有人发现情况不妙。解放军海军官宣,福建舰已穿越台湾海峡南下进入南海
2025-09-19 08:43:00
福州火车站南广场综合换乘大厅已建设完成,将实现地下“一站式”无缝换乘,与初期运营的滨海快线同步开放通行。
2025-09-19 21:34:00
烟台—仁川直飞航线增至每日五班,易斯达航空重返市场促中韩互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孙瑜 李恩泽 张冰从烟台机场获悉,9月19日清晨7时30分,由韩国易斯达航空执飞的ZE818航班平稳降落在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机场
2025-09-19 16:07: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李易书/摄董文博/制作
2025-09-19 10:56:00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可以翻盘的底牌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一支可以扭转乾坤的强力武装,以及一张可以在关键时刻翻盘的底牌。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日前对外表示
2025-09-18 14:35:00
中新经纬9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乐天信用卡公司代表曹佐镇18日就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召开记者会表示,公司遭黑客入侵导致297万名用户信息外泄
2025-09-18 16:50:00
泰国国家旅游局于广州启幕“中泰友好月”,点燃赴泰旅游热潮
2025年9月15日,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于中国广州市盛大启动“中泰友好月”项目,打造赴泰旅游新触点,助力年末旅游旺季
2025-09-17 08:49:00
滨海快线将于9月19日至21日开启免费试乘!走!记者带你抢先体验!
2025-09-17 22:09:00
欧盟宣布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9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此前一天,9月16日,卡拉斯表示
2025-09-18 00:36:00
中国网9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达将于9月19日至20日访问中国。【责任编辑:吴疆】
2025-09-17 19:23:00
秋天本是一个迎来收获、充满喜悦的季节,但对于来自美国的豆农来说,大豆滞销的现实,却让他们面对一派丰收的景象,从心底感到沉重与忧虑
2025-09-17 17:39:00
中国网9月16日讯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在新西兰某机场过境时,遭新安全情报部门无端滋扰盘问
2025-09-16 1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