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黄齐超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双减”旨在减缓家长的教育焦虑,让孩子轻松、愉悦地学习成长。
事实上,无论是“双减”,还是素质教育,其教育理念都不是完全抛弃成绩,不要教学质量,而是让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愉悦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落实“双减”之后,教师更应该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技能,花心思备课;更应精益求精,向课堂要效率。
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种情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把学校和教师看成了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将自己分内的事转嫁给一线教师。很多一线教师被迫参与非教学任务,比如关注、投票、点赞、转发、打卡、拍照上传;比如,APP下载、问卷调查、普查统计、“小手拉大手”、“进校园”活动;比如,网上看直播、听讲座、培训活动等。更奇葩和离谱的是,有些地方竟然还让教师参与保险征收、清点家畜存栏量等事务。
一些行政单位还将本部门的工作层层加码给学校、教师,学校办学本身就需要依赖多部门的支持,哪里敢得罪“下达任务”的部门?于是只能无奈地承担大量的非教学任务。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心二用,哪怕是可以在网上完成的非教学任务,也会挤占教师的时间,分散教师的教学精力,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本末倒置。
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本来就很大,很多非教学任务还必须摆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教学倒成了其次。而且,那些繁琐的额外事务,往往也牵连到家长,需要学生家长配合,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教育是千秋大业,是国家发展之根基。国家为学生减负,实施了“双减”战略,但事实表明,为一线教师减负,亦迫在眉睫。切实减轻教师教育教学以外负担,让教师真正回归教育本真、回归教育本职、回归教育教学主责主业,才能真正办好教育。在笔者看来,不妨赋予“双减”新解释——为学生减负、为教师减负。
目前,诸如河南栾川县,贵州省的贵阳、遵义和黔南州等地方,纷纷出台为教师减负的新政,制定“减负清单”,让教师安心教学、精心育人,让教育“归位”。期待全国各地都行动起来,为一线教师减负,让校园回归清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