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创新是中国农机的唯一出路——对“抄袭”坚决说不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07 10:03:00 来源:鲁网

鲁网11月7日讯日前,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落下帷幕,参展企业与观展人数等各项指标再创新高。琳琅满目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彰显出农机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升级态势。

创新是中国农机的唯一出路——对“抄袭”坚决说不

农机产业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的农机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崛起,整体行业的发展欣欣向荣。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痛点,比如产品同质化、抄袭模仿等,成为制约中国农机创新发展的最大阻碍。

展会期间,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组织召开了中国农机创新发展与品牌保护论坛,联合农机行业生产企业、品牌保护专业机构以及农机产品市场用户,对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需求、专利技术管理路径等众多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共同为农机产业的创新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献言纳策,提供经验指导和方案支持。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基础保障。离开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将难以为继,尤其是“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突出的农机行业更是如此。只有在核心技术得到保障的良性竞争环境下,国产农机品牌才能有足够的动力推陈出新,不断进步。

农机行业模仿抄袭盛行,产品同质化严重

国产农机产品中,谁家出了新产品,谁家产品销量好,就成了互抄的产品。用户反馈哪个品牌农机比较好,就通过经销商或者用户购买农机回来,大卸八块后进行分析检测,采用“逆向工程”制造样机。

“当前农机产品创新发展速度快,外观模仿成本低收益高,企业在忙于产品研发创新的同时,也亟需加强企业自身的产品外观专利保护及技术专利保护,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业内人士表示。

当前国内农机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众多中小农机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只图眼前利,不管身后名”,甚至抱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捞一把就撤”的想法,往往选择模仿市场上已有的成功产品,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这种做法在短期内或许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从长远来看不仅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缓慢。

如洛阳系、潍坊系的众家小拖拉机品牌,盘踞在一拖、潍柴雷沃周边,依附于当地成熟的配套体系,靠抄袭这些头部企业的技术和工艺,甚至直接抄袭其外观专利发明,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欺骗了众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不劳而获地攫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和宝贵的补贴资金。

更有甚者,为了追求价格优势,这些企业直接使用大量的低质量和假冒伪劣部件,还“创造性”的搞出“大马拉小车”的机型,不明真相的用户购买到这种车型后问题频出,不但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让广大用户对国产农机极度不信任,阻碍了国产农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样,在小麦机领域,雷沃谷神连续多年稳居市场“头把交椅”,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和技术创新赢得了用户信赖。然而,行业内其他小麦机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投机取巧”,不管是外观还是技术都有雷沃谷神的影子,甚至在某些专利保护上直接采用,无视知识产权保护。这种明显的“借用”行为不仅损害了潍柴雷沃的创新成果,也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

创新是中国农机的唯一出路——对“抄袭”坚决说不

走捷径还是绕弯路?抄袭成风应立即刹住

由于仿制侵权付出的法律成本较低,一些农机企业甚至直接走上抄袭之路,形成‘行业兴起—模仿抄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的恶性发展模式,反过来又导致企业不愿意加大投入搞研发,对农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是迫在眉睫。

不管是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农机展,还是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这些展会上时不时会出现让国人脸红的一幕:有个别品牌的技术人员拿着皮尺直接测量农机产品尺寸,有的则是拿着相机把先进农机的细节拍了个遍。

就规模而言,目前我国农机装备已是世界第一,但是从产品竞争力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品牌集中度低,知名度不高,同质化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2500家左右的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中,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只有约100家,大多数企业的新品开发仍是抄袭模仿、修修改改。

一时的抄袭模仿可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但长此以往则会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跌入“同质化”“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国内农机产业,唯有秉持创新、精细投入、持久深耕,用创新生产出好产品、好服务,打破高端、大型、智能农机产品及关键核心技术、核心部件的进口垄断,方能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市场奖励“创新者”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公布了《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公示稿)》。整体看新农机补贴政策的主基调就是“鼓励创新,淘汰落后,优机优补,扶优扶强”,支持和鼓励创新,抑制和打压同质化、模仿、抄袭和不正当竞争。

目前,国内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植保无人飞机等行业内部头部企业已经形成了“规模经营-创造利润-强化研发-创新产品”的良性闭环式循环机制。公开数据看,行业头部企业每年都会拿出大比例的销售收入投入技术研发、装备更新和管理提升。例如潍柴雷沃智慧农业在研发投入上不封顶,近三年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亿元,研发强度达到5%。先后突破了大马力CVT无级变速拖拉机、智能化稻麦收获、农机导航及自动作业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而依附于头部企业,靠简单模仿和抄袭为生存手段的一些追随型企业生存越来越难,大量企业退出市场竞争,行业洗牌加速推进,这是市场奖励机制在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全国农机展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是头部品牌的各类产品,粗制滥造的小品牌较往年有所减少。

农机产业要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知识产权必须走在前面。如果说知识产权保护是为农机产业健康发展“护航”,那么知识产权转化、高端品牌打造一定是为农机产业“造血”。只有完善的保护机制,才能更好地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推动农机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有效互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农机产业将迎来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更有力的产品支撑。(通讯员 纪哲)

责任编辑:赵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月28日,2024中国农机企业创新能力评估报告发布。在这份由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当中,作为国内最大的农机企业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综合得分82.62分,以超出
2024-04-29 18:31:00
...的方式。记者采访多个与法国有着交流合作的企业,梳理中国与法国农业领域合作在山东的生动实践。山东冷冻蔬菜、葡萄酒到法国餐桌《声明》中提到,中法两国愿持续加强农业食品合作,法方表
2024-05-12 09:41:00
粮豆双收,摸出门道探出路
...一次培训中,信维财感觉一下被点醒了。“应该根据现有农机农技,寻找最适合的方法。”信维财说,今年复合种植采用4:4式,区别于去年的6:3式,他将玉米与大豆的行距增加到1米,市里
2023-10-11 10:12:00
我市发布七项助农惠农措施助力“三夏”生产
...局了解到,按照省、市“三夏”生产工作部署,我市发布农机、气象、通行、加油、粮食收购等七项助农惠农政策措施,助力实现夏粮颗粒归仓。农机服务。市、县(市、区)两级设立24小时机收
2024-05-24 07:08:00
国产农机不敌“洋农机”?
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粮食安全和农业强国建设。国产农机具的核心部件受材料、技术等因素影响,与进口部件差距较大。不少种粮大户反映国产农机故障率较高,常影响耕作进度。国产农
2023-05-18 17:39:00
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
...转自:人民网以科技创新托起丰收希望——写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到来之际李栋 欧阳易佳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22日,秋分节气,亿万农民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从
2024-09-21 09:10:00
一个农机合作社带活一个村
...油菜籽,相当于30个劳动力。”夏日,农事正忙,在智慧农机加持下,清镇市黔耘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提军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强。“数字农机让新生代农民不仅‘慧’种田,而且更会赚钱。”
2023-06-08 03:16:00
接下来将研制开发无人驾驶农机?吉林省省长答央广网记者
...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作介绍。他称,在我们中国的“粮食版图”上,吉林无疑是“优等生”。吉林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区,也是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有广袤的平原
2024-04-22 11:50:00
习言道|行走在田间地头,习近平再论“中国人的饭碗”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插秧机一天可作业三四十亩地;无人机植保作业,一人一天可以管200亩地……3月19日,在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种粮大户戴宏在家迎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
2024-03-22 15: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马中企业家大会|中山市福瑞特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海鹏:创新驱动智能消防发展
8月13日,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十五届马中企业家大会商务贸易投资交流会上,中山市福瑞特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海鹏对该公司的智慧消防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介绍
2025-08-14 19:36:00
微视频丨大模型为京雄高速公路装上“智慧大脑”
2025-08-14 19:44:00
京东物流中期业绩: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4.1%,海外及港澳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8月14日,京东物流发布2025年年度中期业绩报告。截至2025年6月30日,京东物流总收入达到985.3亿元,同比增长14
2025-08-14 19:52:00
北京时间8月14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代码:JD,港交所代号:9618(港币柜台)及89618(人民币柜台)】发布了2025年二季度业绩
2025-08-14 19:52:00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秦皇岛市海港区企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亮相大会,包含AI+机器人工厂
2025-08-14 17:38:00
菏泽民生热力集团联合技术专家开展专题培训 赋能供热技术升级
大众网记者 张宁 菏泽报道为进一步提升供热系统运行效率与技术管理水平,8月12日至13日,菏泽民生热力集团公司联合国内多家知名供热设备供应商的技术专家团队
2025-08-14 17:38:00
DeepSeek App重磅更新:支持对话内容生成分享图功能
8月14日,根据手机应用商店显示,DeepSeek App发布了1.3.0版本更新,支持对话内容生成分享图功能。更新之后
2025-08-14 12:00:00
飞猫 5G 旗舰新品随身 WiFi 登场 解锁极速网络新姿势
近年来,5G网络如潮水般席卷而来,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它让远程办公的视频会议清晰如面对面交谈
2025-08-14 07:31: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撰稿:谷悦拍摄:刘岩制作:刘岩谷悦监制:李华楠协助单位:意风区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天津海河意式风情区管理委员会
2025-08-14 07:38:00
洞门新秀FOSA的逆袭之路:OnSys系统如何撼动Crocs霸主地位
当洞洞鞋市场被贴上“丑萌”“功能单一”标签时,一个德国基因与中国智造融合的品牌正以三重缓震科技撕开行业裂缝。技术革命:OnSys系统颠覆传统脚感2025年全球洞洞鞋市场规模达142亿美元
2025-08-14 07:38:00
无人车上卖零食,路边招手就可买
8月13日,小巧的零售型无人车正沿着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岛智立方园区的步道平稳前行,车内放着琳琅满目的零食与饮品。零售型无人车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
2025-08-14 07:44:00
赋予“触觉神经” 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化”宁企在六维力传感器行业脱颖而出,获超2亿元战略注资南报网讯(记者张希)8月11日
2025-08-14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8月13日,“服务护航促发展·携手同行筑未来”2025年军创企业AI智能专项服务日活动在建邺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
2025-08-14 07:45:00
助企业“零代码”写应用、帮警方“大数据”破案、替用户“点对点”营销,雨花台区——大模型“七剑出鞘”,国家级备案数领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今夏
2025-08-14 07:4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近日,2025年度福建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名单出炉,全省共有350家企业入选省级“独角兽”“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
2025-08-14 07: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