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03 10:14:00 来源:戏说三国

所谓的言过其实,意思就是说:言辞浮夸,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些夸夸其谈,或者说他是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的人。在三国志中也记载了这事:

《三国志马谡传》: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马谡

但是诸葛亮却非常欣赏马谡,经常与马谡讨论军事谋略,尤其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就是采用了马谡的谋略,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引发了叛乱,诸葛亮先为刘备守了两年孝,之后开始进行平定南中的准备,马谡在与诸葛亮经过多次交谈后,给诸葛亮出了平定南中叛乱的战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

马谡这话的意思是:让诸葛亮不要以武力强迫南中臣服,而且尽量采用安抚人心的办法,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办法让南中地区永远保持稳定。

所以,诸葛亮平定南中,就有了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虽然这事是否存在是有争议的,但诸葛亮以怀柔手段安抚南中地区的少数族裔,这个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战略思想就来自于马谡的建议。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刘备说马谡不可大用

尽管马谡在街亭之战中表现太过离谱,但马谡并非一无是处,那么刘备为什么会在临时前认为马谡不可大用呢?

刘备这个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分别是:

1、善于识人、用人。2、坚韧不拔,从不言败。3、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看看刘备提拔了哪些人才?

比如魏延和黄忠。

魏延与黄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从实战中立了功劳,然后被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以刘备部曲身份先是提拔为牙门将,汉中之战结束后,直接提拔为汉中太守兼镇远将军,这等于是把军队之中一个普通的中下级军官,一下子提拔为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这种事在曹魏和东吴那是不可能发生的。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刘备用魏延

再比如黄忠,虽然之前就是刘表手下的中郎将,但是不被重用,官职比魏延高了一点,但在军队中也是中下级军官,汉中之战黄忠斩杀了敌方汉中主将夏侯渊,立下大功,刘备称汉中王之后,把黄忠提拔为后将军,直接与关羽、张飞、马超同级别,这就是叫破格提拔,一下子连升三级。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刘备重视的是实际功劳与能力,不问出身,魏延与黄忠的出身都不高,但是能力强,有战功,就能得到刘备的重用,刘备这个人不爱读书,不喜欢说话,喜欢骑马遛狗,喜欢漂亮的衣服和音乐,他的这些爱好看起来就是纨绔子弟,与当年的刘邦有些类似,史书中也记载了刘备的性格特点: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马谡

再回过头来看马谡,马谡出身襄阳豪强,其兄弟五人都有才能,合称为马氏五常,其中以马良的能力最强,马良是马谡的兄长,刘备担任荆州牧,马良是荆州从事,刘备称帝时,马良是侍中,荆州从事是辅佐荆州牧的官吏,侍中则是辅佐皇帝的近臣,刘备等于是一直把马良放在身边,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也是把马良带在身边,并担负重要的任务,负责联络与招抚武陵郡的五溪蛮夷,组织蛮夷与刘备一起协同进攻东吴。

可以说刘备非常重视马良,但是刘备对马谡就有些不一样了。马谡最早也是荆州从事,后来跟随刘备一起入蜀,先后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这些官都是地方官,马良的官职是京官,马谡一直是地方官,这是主要的区别。

对于刘备来说,显然是他重视的人才,才会留在身边为自己所用,他不重视的人才才让他出任地方官,到偏远的地区,尤其是越嶲太守这个官职,这个越嶲郡就在南中,是蜀汉最偏远的南方,但是马谡虽然挂着越嶲太守的官职,但是并没有上任的记载。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马谡在街亭之战

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后南中发生叛乱,当时的越嶲太守是焦璜,后来诸葛亮平定南中时,任命的越嶲太守是龚禄,在南征时阵亡,诸葛亮南征南中,居然都没有带马谡这个越嶲太守去,那只能是马谡担任越嶲太守是在刘备时期,或者说马谡是遥领,并没有到任。

刘备在临死前,肯定会与诸葛亮讨论一番蜀汉的人事安排,重要的人物基本上都会说一遍,刘备专门提到马谡,应该是在讨论蜀汉人才时突然想起来的,毕竟马谡担任过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这些官职都是地方上的一把手,并不小,刘备只是说马谡不可大用,没说马谡不能用,这是有区别的

刘备之所以认为马谡不可大用,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马谡不是刘备喜欢的类似,志不同,道不合。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诸葛亮与马谡

前面讲过了刘备不喜欢读书,他虽然读书过,但也仅仅只是读过,并没有很多军事理论,刘备重视的是实际能力,而不是理论知识,刘备几十年亡命生涯,是刀头舐血闯出来的,刘备就喜欢那些在底层出身,有能力,有功劳的人,比如关羽、张飞、魏延、黄忠等人。

马谡纯粹则给人一种读书人的感觉,理论知识丰富,实际经验缺乏,马谡能跟诸葛亮整日整夜地谈论战略与军事,只因为诸葛亮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如果马谡与刘备在一块,那马谡肯定大谈特谈战略与理论,刘备一向都不喜欢这些东西,喜欢更加实际的东西,所以刘备不太喜欢马谡,认为他是夸夸其谈,刘备与马谡也是志不同,道不合。

二、马谡没有战绩与功劳。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马谡

马谡有从政经验,当过地方官,所以在当官时,马谡就会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了,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接出来光溜溜就知道了,马谡能力如何,一定会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但是史书并没有记载马谡有任何战绩与功劳,这只能说明马谡当官时的表现是一般。

看看刘备提拔李严就知道了,李严是因为当官时政绩突出被刘备提拔的,李严在担任犍为太守,其管辖之地有盗贼发动叛乱,李严不等刘备发兵,直接率领本郡士卒就搞定了叛乱,这就是能力,同时李严在犍为太守的任上政绩方面也很突出,所以才被刘备提拔来托孤。

马谡如果有政绩的话,刘备就不会说马谡不可大用了。

三、刘备说马谡不可大用是与其他人对比的。

刘备只是说马谡不可大用,没说马谡不能用,并且最后还有一句话是让诸葛亮多多观察,并没有完全否定马谡这个人,完全否定的话,刘备会说马谡不能用,而不是不可大用。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刘备与诸葛亮

刘备应该是把马谡和马良作了对比的,他俩是兄弟,肯定各方面有些可比性,马良是公认的人才,是刘备和诸葛亮都认可的人才,这个没话说,比起马良来,马谡就差了一些,另外,刘备想要了解马谡,也可以向马良打听,但是在夷陵之战中,马良战死。

而蜀汉仍然需要不断提拔后续人才,很可能是诸葛亮认为马谡在当时还算不错的人才了,然后刘备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刘备这话可能是无意中说的,要不是后来马谡在街亭的表现,估计也没有人记得刘备说过这么一句话,这可能是个巧合,刘备并不是专门提醒诸葛亮不要用马谡,可能是两人在点评蜀汉人才时说到了这么一句话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器重马谡呢?

有三个原因:

1、出身。

刘备怎么知道马谡不可用,基于何事做出判定,为何诸葛亮器重马谡

马谡最终因失误被杀

马谡出身荆州豪强,刘备政权中高层统治者中超过80%是荆州人,或者跟荆州有关系的人,比如诸葛亮,在荆州居住了十几年,比如蜀汉四相,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全是荆州人,政权结构决定了蜀汉集团必须是荆州人管益州人,马谡的出身符合政治需求,所以诸葛亮想培养马谡。

2、关系。

诸葛亮很可能在荆州时就与马谡、马良相识,三人的年龄也是差不多大的,马谡兄弟是襄阳人,诸葛亮一直住在襄阳,这个圈子就这么大,当时人就那么多,而且诸葛亮与襄阳上层社会的豪强几乎全部认识,原本就是相识,后来当诸葛亮当上丞相时,自然也要培养马谡了。

3、人才后备。

蜀汉政权需要人才不断的加入,但是从当时蜀汉人才来看,还没有人像马谡这样对军事战略有着深刻的理论,蒋琬、费祎、杨仪、张裔、向朗、王连这些担任过诸葛亮丞相府长史或者属官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军事战略能力比得上马谡,在这一点上,马谡比其他人强,诸葛亮手下不缺文官与武将,就缺懂战略的军事参谋。

所以诸葛亮会经常整日整夜与马谡谈论军事战略,因为没有其他人能跟诸葛亮谈这些事了,不提拔马谡提拔谁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力排众议,不用老将魏延、吴懿,反而用毫无带兵经验的马谡守街亭。魏延、高翔各率一支军队在掩护马谡的左右两侧,王平作为马谡的部将,跟随一起守街亭。诸葛亮这个安排简
2024-07-16 16:51:00
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
...,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三国志·马谡传》“诸葛挥
2023-06-08 09:32:00
为什么诸葛亮没看出马谡是个庸才
...弟弟,而且在蜀国的皇帝刘备在临终的时候,就曾告诉过诸葛亮,马谡是个空架子是不能担当大任的。但是诸葛亮到最后却还是使用了他,最终导致自己兵败。究竟是为何呢?为了和刘备能够看出来
2022-12-21 16:54:00
刘备神预言:此人不除、蜀国亡矣
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陈寿马谡用兵,言过其实。他才器过人,精通用兵之际,带领蜀汉军队打过不少胜仗,深得诸葛亮的器重。不同看法,关系国家但刘备对马谡的看法却与
2024-10-09 12:47:00
刘备死前说了什么?死后句句应验了
三国里我们都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其实他也是有缺点的,他在识人这一方面是赶不上刘备的。刘备死前留下一句遗言
2023-08-10 22:12:00
诸葛亮和刘备的识人差距在哪?主公就是不一样
...,比如周瑜;还有的成为后世心目中神一样的人物,比如诸葛亮。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让人唏嘘不己的人物,他们或者是因为失误而让人可惜,也或者是才干本领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又或者是被
2022-12-18 14:45:00
刘备临终说马谡不可大用,密谈被谁泄露出去了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时,面对曹魏援军,诸葛亮派出马谡和将领王平一同驻守街亭,以抵挡魏军进攻。但是马谡虽书读兵法但是并不能活以致用,导致街亭失守,原本一切顺利的北伐不得不草草收场。之
2024-06-11 14:51:00
当初为什么马谡不被刘备看好
...是哪个人,让刘备到死都念念不忘,死之前还要拼命的给诸葛亮提醒。其实这个人大家也非常熟悉,他就是马谡,在说原因前,我们还是要说下马谡这个人。马谡这个人其实并不是一点本事都没有的
2023-02-17 15:33:00
诸葛亮不该误杀的两个人是谁
前言三国时期,蜀汉之所以能立国于巴蜀之地,诸葛亮功不可没。刘备在他的辅佐下,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成为了“汉中王”。#深度好文计划#在出谋划策方面,诸葛亮几乎无人能敌。他先后五次
2024-08-01 15: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