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聚焦“小群体”的“大需求”
本地生活平台发力“无障碍”服务
□ 本报记者 卢 岳
本地生活赛道持续升温且竞争激烈。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40%,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各领域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超2.5万亿元,市场发展前景明朗,潜力巨大。
记者看到,前有抖音以短视频流量的优势在本地生活行业攻城掠池,后有拉响警报的占据本地生活多年霸主美团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卫攻坚。本地生活玩家们的长期纷战,从行业看,手持流量之剑是标配;而以消费者视角融入本地生活需求,则是行业竞争的真正关键所在。
数字化赋能本地生活多元场景
实现“更会吃”的餐饮,是消费者对本地生活功能感知最强的领域之一。
例如“我在抖音团了这个套餐,请帮我核销一下。”这句话已经逐渐成为了餐饮消费者日常就餐的必备流程。选择餐厅之前先看下心仪的餐厅是否有团购套餐、能否打折,对比多家平台后选择菜品,点菜前再对比享受店内优惠还是购买团购套餐......用更少的钱吃到更有品质的菜品,似乎越来越简单。
此外,让供需时间形成最大化匹配,也是本地生活平台当下发力的重点。记者看到,很多一线城市的面包店推出的“拯救面包”服务近来十分吸睛。为了拒绝浪费,商家为用户在本地生活平台免费打开了预约通道,今日无法卖出的面包在夜间9点以后可以3折左右的价格购买,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高品质面包,商家也避免了食物的浪费。
除了餐饮,愈发“聪明”的算法,也让本地生活中物流服务更加强大。据了解,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菜鸟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品质服务。除了传统物流之外,像UU跑腿这样同城生活服务平台,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同城1小时之内送达物品,还提出了“丢必赔、损必赔、慢必赔”的保价政策,让用户享受高效配送的同时也得到了物品安全的保障。
记者看到,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正在依托互联网本地生活企业强大的数据、内容、算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让消费者的选择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更轻松地获取更好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个性定制让小众刚需被挖掘
除了让普遍需求更高效和更便捷地被满足之外,让小众需求也能得到高体验,同样是本地生活的重要发力方向。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时常遇到自己的专属难题——接送孩子上下学、帮助老人上下楼......这些看似小众需求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刚需。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3年9月,一位合肥的单身爸爸要带孩子看病,由于工作原因难以兼顾,只得尝试在网上下单寻求帮助。“我的孩子需要输液治疗,但前两天已经因为这件事请了假,这次实在不好意思再开口。”该消费者表示,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和照顾,其在UU跑腿下单了,要求让跑腿小哥在住院部7楼提供孩子输液过程中的陪护服务。
这位爸爸告诉记者,当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跑妹”被指派了自己的订单并陪护前往,“她到了之后先跟我视频并与医生充分沟通,第一时间了解了孩子的病情和治疗需求,之后更是细心照料孩子,时刻监测着挂水速度和孩子的身体反应,最后安全将孩子送回家,并多次视频向我同步情况。”王先生不禁感叹,正是当下本地生活的新技术、新服务让自己的困难迎刃而解。
“本地生活服务,就是以更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去最大化满足消费者的‘非标’需求。”10月20日,本地生活平台UU跑腿相关负责人吕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推出的“无障碍助手”作为针对障碍人群的公益项目,希望为残障人士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一对一的日常生活、帮助的定制化服务,如检查陪护、出行办事及其他日常需求,让生活障碍的人群生活更便捷。
“比如郑州消费者王先生在外地出差,发现家里的网络断开,无法通过监控视频看到年迈的父亲,就在UU跑腿下单确认家中父亲安全,最终我们的‘跑男’迅速响应,确认了家属安全。”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无障碍助手”服务在UU跑腿平台的订单量上涨显著,这些订单中,有久病在家无人陪护下楼的老人,有去医院检查内心害怕的女孩,有想要逛街却无人为她推轮椅的姑娘,也有身在外地无法及时拿取化验单的中年人。
建立本地生活高质量无障碍服务任重道远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包括老弱病残幼在内的全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有着巨大需求。记者看到,巨大的需求涌现同时,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趋于完善。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并在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多方位化解出行、信息交流、服务获取障碍等的举措被写入其中。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蔡继明认为,所有人都可能产生无障碍需求,包括小孩、孕妇以及临时遭遇跌打损伤和行动不便的人等,应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对于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而言,加强为消费者提供“无障碍服务”的范围和质量,也成为当前及未来的重要发力方向。
据记者了解,除了UU跑腿于今年6月底上线的无障碍助手服务外,无论是老生常谈的金融业,还是当前已成为生活刚需的餐饮、网约车、家政服务、医疗健康等行业,均在无障碍服务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在满足人们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各个业态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消费行业观察师陶然对记者表示,相关平台不仅提供产品或服务,更应通过对日常生活需求的细微洞察,推动整个社会服务行业的不断完善和细化。陶然指出,尤其是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当下,建立互联网本地生活的高质量无障碍服务,要推动无障碍服务辐射范围的有效扩大、层级的不断深入,显著提升产品服务供给质量和用户体验,“这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发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