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9: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仅从军事实力对比来看,刘琮抵抗曹操虽然谈不上,但是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曹操刚刚平定北方,挥师攻打荆州只是一次以奇袭为主,试探性质的进攻。而曹操攻打荆州的目的,也主要是限制刘表、孙权、刘备三人继续发展。蜀地远离中原战火,兵精粮足。而东吴孙权麾下有天下最强水军。刘备实力弱小,但他麾下有当世猛将。如果曹操继续任由三人壮大实力,无异于养虎为患。三人各自为政还好,如果三人联合,曹操统一的夙愿必将无限期延期。所以曹操才会携大胜之威,试探性地攻打荆州。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刘表病逝让所有人始料不及,蜀地被刘琮、刘琦以及刘备三人瓜分。从实力来看,刘琮实力最强,刘琮、刘琦争权夺地也给曹操“时不我待”的错觉。抓住可乘之机变虚为实攻占蜀地。刘琮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曹操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内部来看,虽然刘琮单独对刘琦、刘备都能构成优势。但刘琦一旦和刘备联手,刘琮短时间内绝无胜算。外部来看,曹操大军压境,孙权虎视眈眈。综合内外部环境来看,刘琮投靠曹操不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曹操刚刚统一北方,实力最强。只有投降最强大的曹操,刘琮才能解决近在咫尺的隐患。世人都有一个习惯——仇恨与自己争名逐利的亲人,这种恨意已经超过了对外人的恨意。换位思考下,当时刘琮最真实的想法是,“刘琦,我好不了,你也别想好,咱俩一拍两散,我去投降曹操”。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曹操兵临荆州时,刘琮曾招来群臣商议。从《三国志》记载来看,刘琮的意见仍以保住“先君所留基业”为主。也就是说“保住荆州”才是当时的刘琮最真实想法,从表面看来,刘琮与刘表一样,完全可以实行偏安一隅的固守策略,以此来保住自己拥有的地盘和自主权。但从实际出发,固守策略在刘琮这里真的行不通。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刘琮自身原因,称其“平庸至极”毫不夸张。当年,刘表单枪匹马来到荆州,凭借个人能力成为蜀地之主。此后,为了稳固权力及地位,刘表委身与当地氏族联姻。毫不夸张地说,氏族是刘表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石,但这一切到了刘琮掌权时却变得完全不同。由于蜀地被刘琮、刘琦划分,二人身后的氏族利益出现分歧。而其中最重要的分歧,竟是追随哪位明主才能让氏族兴旺。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的是天下正统大义,虽然仅是名义上的正义,但从与刘琮、刘琦、孙权、刘备的竞争中胜出绰绰有余。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刘琮、刘琦毕竟是刘表子嗣,如果没有外人插手,蜀地世家大族还能接受蜀地被分治的局面。但刘备也与曹操一样,一直对蜀地虎视眈眈,在当地氏族眼中,刘备一直实力弱小,却还垂涎刘表的基业,当地氏族对其多有抵触。一旦让刘备夺走蜀地,曹操败走后,刘备有对世家大族进行报复的可能。刘备、曹操同样是外来户,蜀地世家大族对曹操的印象却比刘备好很多。换言之,蜀地世家大族觉得,势力最强且占据正统大义的曹操,统一天下是早晚的事,投降曹操更能维护他们的利益。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曹操曾评价刘表的几个儿子,早晚会成为丧家之犬。也就是说刘琮、刘琦兄弟,比起父亲才能多有不如,刘琮、刘琦必然守不住刘表留下的基业。一旦氏族目标明确,他们便可以站在替刘琮着想的角度,劝说他投降曹操。自古夺嫡的兄弟必定会你死我活,这一点刘琮深信不疑。刘琦是其兄长,曹操走后,刘备一旦联手刘琦,刘琮便再无力与之抗衡。

刘琮投降曹操:内外交困下的无奈选择

因此,世家大族不断劝说下,刘琮选择了投降曹操。也许刘琮心中也不愿意投降曹操,但自知能力有限,群臣又已经归心曹操,他又如何能违背大势呢?从最终结果来看,投降曹操果然将氏族利益最大化。刘琮被封刺史、列侯,而刘琮手下的臣子也有十五人被曹操封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为何说是悲剧呢
...《三国》,难免会产生一种英雄迟暮的感慨,到头来只能无奈叹息。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史书《三国志》,内容都有共同点,那就是讲述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各路英雄辈出,是平民英雄的
2024-05-11 12:52:00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惨败对于蜀汉政权的影响
...懵了,这下进也进不得,退也没地退,真的是前后维谷。无奈之下,高傲的关二爷只好派人向驻扎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援。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刘、孟二人见死不救,以“上庸新得”为由
2024-05-29 16:03:00
单刀赴会时,关羽为何敢一人前去?来看看东吴的“内应”是谁?
...的大军成功堵住,让其不能与刘备合军一处,关羽被堵住无奈也只能前去与东吴商议,但是此时的关羽根本没把东吴放在眼里?其实不然,东吴绝对会有“内应”,否则关羽他又怎么可能一人独自前
2024-08-28 10:35:00
刘备借荆州到底还了还是没还,看关羽的结局就知道,刘备太冤枉了
...关羽一时措手不及,失了荆州,最终被俘身亡。 刘备的无奈与反击当刘备得知关羽被杀的消息时,悲愤交加。关羽不仅是他的兄弟,还是他最信赖的将领。此时的刘备不再考虑联盟关系,他一心
2024-11-03 09:29:00
孙尚香与刘备的政治联姻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阂。刘备对孙尚香的独立和刚强感到敬佩,但同时也有些无奈。他深知孙尚香并非完全心甘情愿地嫁给自己,这种感情基础上的缺失,让两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显得有些勉强。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隔阂
2024-04-16 19:08:00
张飞被杀后,赵云、魏延、诸葛亮等人为何集体不服从刘备号令?
...曹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甚至连大将于禁也因败局而最终选择了自尽。孙权也感到震惊,他没有料到曾经脆弱的刘备,竟在短短两三年内迅速成长。孙权对当初借用荆州的决定感到懊悔,尤其是在合
2024-12-14 10:45:00
庞统之死,刘备到底要负多大的责任
...。周瑜最想做啥?周瑜要打西川,经常和庞统谈论此事。无奈周瑜想法还未实施就先身死,这也间接的成就了后来的刘备。庞统对周瑜也是感激的,为此将周瑜之死送丧到东吴。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
2024-08-01 15:08:00
如果蜀汉不伐魏国,而是全力开发西南与越南、老挝,可否得天下?
...之势。正因如此,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也于公元756年选择入蜀避难,刘备亦选择将都城设在蜀地。天然屏障,有利亦有弊公元214年,刘备相继攻占益州涪城、绵竹、江州后,兵分三路围
2024-08-21 10:49:00
...部属已经达到数千之多,经过数次攻城,宗成的部将垣副选择了杀害主公后开城投降。击败宗成后公孙述正式割据川蜀,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整顿守备、图谋自立。更始二年(24),迁都长安
2023-02-22 13: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