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3 11:20:00 来源:历史典故漫话

一、余光中是我国现代文坛的一颗巨星

余光中〔1928—2017〕,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

抗日战争时,他在四川读中学。1947年后,相继就读金陵大学、厦门大学、台湾大学外文系。52年毕业,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59年后,先后任教台湾的5所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其间又应美国政府邀请,两次赴美,在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85年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一度担任文学院长、外文研究所长、台湾笔会长。

1995年,任厦门大学客座教授。2007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2010年后,相继任江南大学、三峡大学和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又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澳门大学“驻校作家”。

余光中,学贯中西,才兼诗文,他是我国现代文坛的一颗巨星

2017年,余光中在台湾逝世,享寿90岁。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留美照片

二、余光中作品的“四度空间”

余光中一生,情系两岸,从事教学写作。他的著作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是“艺术的多栖主义者”,写作占有“四度空间”。

当年,他年轻气盛,曾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把第一本散文集题为《左手的缪思》,以示诗为正业,文为副业,其它为“第三只手”的余事。

余光中的创作以诗歌为主,一生作诗800多首。他的诗作多抒发自己的悲悯情怀、对故土的眷念、对环保的关切,以及对身边人与事的解读。他的诗风因题材而异,表达意志理想,即壮阔铿锵,而写乡愁爱情,则细腻柔绵。

余光中的著作,主要有《白玉苦瓜》、《分水岭上》、《高楼对海》、《记忆像铁轨一样长》和《余光中诗选》等,40余部。

余光中是“以乡愁撼动亿万华裔”的诗人,他描写乡愁的名诗,就有《乡愁》、《乡愁四韵》、《当我死时》等好几首。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与母亲

三、余光中《乡愁》原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一九七二年一月廿一日

四、《乡愁》写作背景

1949年,余光中离开大陆,随父母去台湾读书。当时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长期隔绝,他多年没有回过大陆,一直思念着内地亲人,渴望着祖国统一、亲人团聚。

他的这首《乡愁》,是诗集《白玉苦瓜》中的一首,写于1972年。当时,他在台北市厦门街的旧居内,只花了20分钟就写好了。人夸他思维敏捷、才华横溢,他却不以为然,说“这种哀愁和思乡的感觉,早已在心中酝酿了20年”,这时才一时半刻喷涌而出的。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夫妻

五、《乡愁》的审题立意与布局谋篇

这首《乡愁》诗,是一首结构匀称,韵律和谐、语言清淡、细腻隽永的四行式新诗,它入选海峡两岸、祖国四地的学生课本,广为传诵,非常著名。

余光中曾解说,这首诗蛮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母亲通信;婚后赴美读书,要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失去了母爱。诗的前三句,思念的都是女性,到最后一句,想到祖国大陆这样的“大母亲”,于是意境和思路便豁然开朗,就有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一句。

诗人是写“乡愁”的高手,从他的这段中,可以看出他是怎么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首先,他认为一个人的家国情感,才是乡愁的基本含义,于是,他以此立意,选取了幼年恋母、青年相思、成年生死之恋、与游子思恋祖国,为乡愁内容;

接着,又选取具有鲜明特征的“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常见物象,分别作为各阶段乡愁的代表意象;

再接着,把这三者联系起来,便有了一个具体的表意系统:幼时恋母靠邮票维系、青年相思靠船票维系、成年生死之情靠坟墓维系、在思念祖国大陆时,却阻隔着海峡这道难以逾越的红线,而无法维系,永远牵挂着游子的思绪与想念,从而,赋予了乡愁深沉蕴藉的丰富内涵。

也正是这样的构思,又决定了题材的布局。他是统一安排这四段乡愁的,每段写成一节,各节句数相等、句式相同、字数大致均齐、结构也一样:“〔时间状语〕,乡愁是〔乡愁载体意象〕,我在这头,〔乡愁对象〕在那头”,通过回环往复,反复咏叹,便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绵绵思念,彰显出充满家国意蕴的浓浓乡愁,既概括了诗人漫长的风雨人生与苦乐感受,又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

同时,他又在词库里,找出四个叠音形容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把意象的义项尽量往小处说、向轻处形容,用来反衬它承载的乡愁之沉重与深厚,让原本纯净清淡、浅白真率的诗语,又增添了生动绵柔的特点。

五、余光中的恋乡情结

余光中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大陆同胞,有着深沉的恋亲恋乡情结。从这首《乡愁》中,可知从幼年到长大,从成年到现在,乡愁始终与母亲妻子、祖国故里,联系在一起,而那远离了的大陆故里,总是牵挂着他的游子之心。然而,那浅浅的海峡,却阻隔了诗人乡愁之念。这让他情何以堪?于是,他便奋笔书怀,慷慨而歌,写下一首首乡愁诗篇。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夫妇与四个女儿

这首《乡愁》是其中的一篇,写的时候,台湾与大陆还没“三通”,他竟然直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毫无忌讳的顶风言行!

再看1961年,他的《乡愁四韵》,被谱为歌曲,风靡台湾,其首尾两韵为: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不仅如此,1966年,他38岁时,就写下遗嘱式的《当我死时》诗篇,他写道: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让我〕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

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

代替回乡。

〔因为〕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

中国啊,是我的中国。

胸中郁积着如此浓烈乡愁的诗人,难怪在海峡“三通”后,20余年,他穿越海峡60多次,在大陆三地那么多大学做兼职教授、驻校诗人,教授祖国学子。赤子之心,日月可鉴!

他的这首《乡愁》形式极美,更具传统的家国思想之美,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意象鲜明,简洁易记。原有四节,如前所录。2011年,他在华南理工大学上大课时,朗诵了《乡愁》,还续诵出新的一节,增为诗的第五节:

而未来,

乡愁是一道长长的桥梁,

你去那头,

我来这头!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手迹:《乡愁》第五节

这一节,诗人把乡愁化为桥梁,海峡变通途,两岸为一体,同族为一家,共同发展,—齐繁荣了,表达了对两岸统一的信心,抒发了浓烈的爱国情怀。

如今,斯人已逝,而乡愁永存!

他的眼睛,正“饕餮〔祖国〕地图”,“凡我在处,便是中国”。我们当尽快架起海峡上“桥梁”,让诗人饱览一片红色的祖国全图,以慰长眠者心中郁积的“乡愁”。陈存选2024、10、13

参资:百度百科《余光中·乡愁》。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在上课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余光中和他的著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视通联袂「为你读诗」诗咏“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
...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另一边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呼唤》,“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就像小的时候
2025-01-26 12:24:00
余光中《乡愁》里的新娘,走了
...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一次,诗人余光中在台上朗诵《乡愁》,当吟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伸手指向观众席上的一位女士。在众人的鼓掌欢呼下,女士款款起身,
2023-11-27 10:08:00
黄葛树丨徐昌斌:悦来相思鱼
...江船运而来,历来是商贾云集、货物集散重地。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自己一半的才气,是悦来的山山水水孕育出来的。1938年夏天,年仅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从南京来到悦来场这个芥末
2024-12-13 06:49:00
海棠与乡愁
...好一句“只为海棠”,在众多海棠诗篇中,忽然想起一首余光中先生的遗珠之作,尽管它未能入列园中的书法墨迹,但诗人佳作,通过罗大佑的歌声传递出的刻骨铭心,可谓意义非凡:给我一张海棠
2024-03-15 06:29:00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次相遇 其实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余光中。提起余光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一首《乡愁》道尽了台湾与大陆人民之间割不断的血肉亲情和当时被国民党掳掠去台湾的壮丁
2024-10-09 21:18:00
...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句,此时成为陶礼春内心的真实写照。“1984年的暑假,母亲对我和两个弟弟说全家人出岛旅游。我还记得母亲收拾行李的时
2024-11-03 14:39:00
最美不过中秋月
...久”,抒发了自己喜悦与烦恼交杂的矛盾心情。当代诗人余光中则用一首《乡愁》,将自己心中的月亮,化成邮票、船票……感怀至此,人生至此,经过的风景无数,遇见的人和物也无数,他们以各
2023-09-28 09:15:00
爱你的男人,生理反应真的很明显
...是大胆,在男人身上却是胆怯。写下《乡愁》的著名诗人余光中。第一次见到14岁的范我存时,才刚刚17岁的年纪。炎热的夏天,少男少女面对面,脸颊滚烫,羞红了脸,相对无言。一见钟情的
2023-08-05 11:30:00
霉干菜里的乡愁
...豆霉干菜”,吃起来真的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诗人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在我心中,这乡愁却是妈妈那一道道养我长大的“烟火至味”。父母都相继离开了我们,此后余生,
2024-10-16 2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