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9 21:1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成家立业",在儒家的经典名著《孟子》中也明确提出"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也就是说在古人的价值观中大丈夫成家是排在建立一生的功业之前的,由此可见娶妻生子在人一生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男人只有先成家找到一个贤内助,料理家中各项琐碎事务,然后专心致志的在外打拼事业,这样才是成功的最佳捷径。在这一点上似乎与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截然相反。

与我们现代人观点不同的还有一处,那就是后代,在古代十分讲究后代传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是古代所有妇女头上的紧箍咒,任你多么贤惠,将家里打理得多么井井有条,伺候公婆有多么孝顺,可只有生不出孩子,就是一件天大的罪过,当然这在我们现代追求"丁克"的夫妻看来,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那有没有因为真爱,即使生不出孩子,但还是顶住了父母的巨大压力和外面舆论的指指点点,夫妻二人幸福地过完一生的典例呢?当然也有而且距离我们很近的民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人在17岁的时候就爱上了自己14岁的表妹,但是此时他的表妹年幼多病,医生诊断很有可能一生也无法生育,但是这个人面对父母亲朋的不支持,长大后依然坚持将他的表妹迎娶了过来,那这个人又是谁?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故事呢?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第一次相遇

其实这个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近代著名的诗人余光中。提起余光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的一首《乡愁》道尽了台湾与大陆人民之间割不断的血肉亲情和当时被国民党掳掠去台湾的壮丁,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思乡之情。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也曾评价余光中说:" 余光中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他的《乡愁》从审视一段流亡异乡的迁徙开始,中间掺杂着对自由与和平的追寻,最后以对祖国的怀念而结束,简单与语言描述出了一段完整的痛苦历史"。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不过虽然余光中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爱情之路却不是很顺利。余光中出生于1918年,祖籍是我国的江苏省的南京市,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发动"七七事变"之后,有瞄准了当时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悍然发动了"淞沪会战"妄图摧毁我国抗战的决心与信心,经过三个月的血战之后,上海失守,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在南京,距离上海很近,上海被侵占南京也是岌岌可危。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此时余光中一家在南京也感受到了令人窒息的战争气氛,一家人不得不考虑搬家以躲避战火,由于当时四川被明确定义为大后方,位置相对更安全,于是一家人最终决定,举家搬去四川的成都。

到了四川后有一次余光中的母亲带着余光中去看望自己未出嫁时的闺阁朋友,按辈分余光中应当称呼姨妈,她们一家也是因为战乱搬到了四川。本以为这就是一次普通的探亲之旅,没想到在这次探亲中余光中第一次看到了他姨妈的女儿也可以说是余光中的表妹范我存,明明是第一次相遇,可是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孩都觉得对方似乎有哪里不一样,却又说不出来。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传奇的爱恋

后来两家人都处在异乡,之前也都熟悉,自然走动得多了起来,余光中和范我存也得以经常性的见面。由于余光中家里也算得上是诗书世家,从小就很重视子女的教育,所以在余光中小的时候不仅学习了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而且接触到了很多西方的文化知识,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范我存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这位表哥的才华横溢。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余光中也对自己这位表妹非常感兴趣,范我存小时候曾学过画画,和余光中在一起讨论传统文化时,常常有不同的见解,让余光中觉得既惊奇又很有道理,只不过范我存出生时就带有肺病,经年积累下来身体十分瘦弱,病重的时候甚至下不了床,汤药更是一日也不能断,余光中对此不但不厌弃相反还非常关心范我存的身体,而且曾经为了范我存亲自研究过医书。

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余光中一家决定搬回南京,这也就意味着余光中要与范我存分离了。此时余光中已经17岁,范我存也14岁了,两人的感情已经到了如胶似漆的地步,暗中也互许终身,不过那时候两人的年纪还小遇到这种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只得听从家里的安排洒泪而别。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有情人终成眷属

余光中一家搬回南京不久,我国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光中又跟随家人搬去了台湾,再次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过虽然生活过得很艰苦,但是余光中一直没忘记范我存。

后来有一天余光中去杂志社处理一些稿件的事务,办完事出了杂志社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倩影,正是范我存也来杂志社办些事情,原来范我存也跟随家人从香港来到了台湾。

余光中爱上14岁表妹,表妹不能生育他坚持结婚,婚后7年生5子

这次相遇两人决定再也不要分离了,余光中马上回到家中去告诉父母,想要获得家人的祝福,可没想到他的父母激烈地反对这门婚事,理由就是范我存身体虚弱,曾经有医生诊断过很有可能一生也不能生育,但是余光中对范我存的感情是坚定的,在面对父母巨大的压力之下,还是坚持和范我存举行了婚礼。

小结

婚后余光中和范我存相互扶持举案齐眉,将日子过成了朋友口中的"模范夫妻",不仅如此在婚后第二年范我存就怀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此后的7年间夫妻共生育了5个孩子,一家人可谓团圆美满。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爱情的样子,没人能说得清什么是爱情的真谛,可余光中和范我存用他们的爱情告诉我们只要两人相爱,即便跨越千难万险,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收获幸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余光中《乡愁》里的新娘,走了
...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一次,诗人余光中在台上朗诵《乡愁》,当吟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他伸手指向观众席上的一位女士。在众人的鼓掌欢呼下,女士款款起身,
2023-11-27 10:08:00
感情里,当一个男人彻底爱上你了,生理反应会非常明显
...上你的信号。02和你见面时,目光情不自禁追随着你正如余光中先生所写:“别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感情里,男人彻底爱上一个人,和你见面时,目光会情不自禁追随着你,把
2023-07-21 11:52:00
现代诗人余光中和他的名诗《乡愁》〔274〕
一、余光中是我国现代文坛的一颗巨星余光中〔1928—2017〕,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祖籍福建永春,出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余光中抗日战争时,他在四川读中学。
2024-10-13 11:20:00
女人偷偷地喜欢上你,对你动心了,会有的行为,她不说但你要懂
...得带点崇拜性。女人的崇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爱。余光中说:不要问我眼里有没有你,我的余光中都是你。喜欢不需要问,不一定靠嘴说,说出来的可能是假的,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往往是
2024-11-19 04:03:00
清明应有寄岁岁当慰藉
...人骨子里就有的善良和感恩。清明应有寄,寄是思乡愁。余光中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从最远的地方赶来。即使再远,即便是孤身一人,多情的故乡,
2024-04-09 08:17:00
百视通联袂「为你读诗」诗咏“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
...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另一边是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呼唤》,“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就像小的时候
2025-01-26 12:24:00
男人遇见真爱后,才会有这些“微反应”
...才会有这些“微反应”。01能从他的眼里,看到欢喜正如余光中所说:“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里唯有你。”感情里,真正爱你
2023-04-30 11:38:00
歌唱家德德玛去世,网友纷纷缅怀悼念,月末已有6位明星名人离世
...令人心痛至极。如今,高爸爸和儿子相聚于天堂了。 3.余光中妻子范我存据当地媒体报道的消息,已故知名诗人余光中的妻子范我存,由亲友证实于24日晚间逝世于中国台湾,享寿92岁。
2023-11-28 22:29:00
黄葛树丨徐昌斌:悦来相思鱼
...江船运而来,历来是商贾云集、货物集散重地。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说过,自己一半的才气,是悦来的山山水水孕育出来的。1938年夏天,年仅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从南京来到悦来场这个芥末
2024-12-13 0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