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看过央视热播的《于成龙》历史剧的人,都对清廷军队圈地的可怖行径,印象深刻,但这是清廷入关初期实行的厉民暴政手段之一。
实际上,清初实行的圈地运动所展开的范围并不广,主要在于畿辅地区(今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推行的。顺治元年十二月(公元1644年),清廷发布了圈地令,主要为了解决定移都北京后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入关定居的生计问题,当然也为了满足以多尔衮为首的贵族的利益。
圈地令名义上说是把离京城近的各州县无主荒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但实行起来,却是不分有主无主,极尽所能的大量侵占畿辅地区汉族百姓的土地。据《恸余杂记》记载「圈田所到,田主登时逐出,室内所有皆其有也。妻孥丑者携去,欲留者不敢携。其佃户无生者,反依之以耕种焉。」
顺治二年二月(公元1645年),多尔衮为了应对汉民的不满,「令户部传谕各州县有司,凡民间房产有为满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其田产美恶,速行补给,务令均平」。对于被圈土地的汉民,清廷虽有“兑补”一说,但是所补之地均系荒芜之地,徒有其名。既然圈地是以掠夺为目的,那么“均平”就只能是一句政治谎言。所谓“田地被圈之民,俱兑拨硷薄屯地”便是如此。
因此,也有乡民联名上书的情况,控诉圈地给百姓带来的危害。如顺治二年十一月,通州的百姓郝通贤等三十多人联名上奏,讲述圈地的乱象,通州地不过五千倾,全被圈完,作为放牧等使用,导致通州的百姓没有地可种。
史书中对圈地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灾难也留下了许多记载,《雄县志》和《圈占记》记载的直隶雄县的圈地灾难情况,“凡圈民地请旨,户部遣满官同有司率笔帖式、拨式库、甲丁等员役,所至村庄相度畎亩,两骑前后牵部颁绳索以记周四围而总积之。每圈共得几百十晌,每壮丁分给六晌,晌六亩。......圈则倍占,退仅虚名,以致丁男流离,城郭为空”。
圈地而受封的八旗子弟和贵族及官兵等,还经常借口土地不肥沃,要求新圈土地更换。仅顺治四年正月,一次圈占的土地就多达九十九万三千七百零七垧。由于汉族官员据理力争,朝廷每次下令圈占时都说以后不再圈地。实际上,填不饱的满洲贵族往往食言,直到康熙二十四年发布了“嗣后永不许圈”的谕旨才告结束,可见圈地持续的时间长,对汉族百姓带来的灾难有多重。
满族人是游牧民族,对耕种之事并不精通,再加上圈占了大量的土地,如果不去耕种,势必会荒掉。于是,“投充”便应运而生。何为投充?就是将自己以奴仆的身份投入到满洲贵族旗下,来进行耕种田地。因为,原住汉族百姓的田地被剥夺,满洲贵族、官兵自己又不会耕种,因此没了生计的汉族百姓只得到他们旗下去从事田地的耕种劳作。劳动者变成了农奴,较之前的早已盛行的封建租佃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倒退。
从开始的自愿投充很快就变成了被迫投充,有不从者,被言语恐吓,威逼利诱,更甚者出现了大批的带地投充者。原因有二,其一是地主或者有地的农民希望投入旗下后可以免除税赋徭役,其二是当地的恶棍为虎作伥,凭空捏造别家人口、田地一起投充旗下;旗人有利可得,把许多不在圈占范围之内的汉民连地待人一起吞并。
表面上,投充法是“为贫民衣食开生路”,但实际上是变相奴役这些原本生活富足的平民,满清贵族圈走属于他们的土地,然后让他们用奴仆的身份重新回来耕种,还要给这些满清贵族交税。
满洲八旗人员采取这种赤裸裸的掠夺方式,侵占了大片土地和大批劳动力,过着衣租食税的生活。他们之中的达官显贵所占耕地人口尤多,一般都委用“汉人悍猾者”充任庄头,有的还授予庄头低等品级的官员顶戴,既便于管辖庄园内的农奴,又可以抵制州县官的钳束,借以保证源源不绝的剥削收入。这就是满洲贵族在畿辅地区建立的一种民族利己主义的新秩序。
虽然大量平民在无家可归的情况下,无奈成为了奴仆,但大家的耕种积极性明显下降,使清朝粮食产量大大降低,满清初期的发展陷入了停滞甚至倒退。
“圈地令”和“投充法”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满清初期对汉人百姓的残酷压迫,他们从来没有将汉族人民当成自己的子民,对他们任打任杀,而这也反噬着满清政府。后期出现的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很好地佐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