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本报通讯员梁京郝剑锋陆一锋任职于首都机场博维公司(以下简称“博维公司”)的孙正国,自参加工作以来即投身电梯行业,先后从事过电梯安装、调试以及维修保养等多项工作。对他而言,改变的只是工作环境和内容,不变的是他对电梯事业的执着与追求。
2011年,孙正国代表博维公司参加第二届北京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并夺得冠军,同年他获得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201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年,孙正国成为中国民航工会选树的首批20位“民航工匠”之一。在他的身上,民航工匠精神在闪闪发光。
深入钻研
保障运维安全
2008年,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成转场,面对全新的设备和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会航空运输保障任务的双重压力,孙正国和团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对所有新电梯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这些电梯设备涉及10余个品牌,仅图纸就有中、英、德、日等多种语言版本,而其中能够直观反映电梯故障的代码又有数字与字母组合、16进制等类型。他带领团队成员深入钻研图纸,在短时间内将业务拿准吃透,安全、及时地确保700台电扶梯、自动人行道投入运行。
在一次日常电梯检查时,孙正国发现某品牌的电梯存在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凭借多年的行业经验,他迅速判定此现象与变频器的调试参数设置不当有关,于是及时与厂家技术人员沟通。起初,厂家技术人员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可能是设置问题。在他的坚持下,厂家技术人员尝试修改了技术参数,发现测试设备运行恢复正常,停止服务的故障现象也彻底消除。随后经厂家正式发文要求,所有该型号设备均按此方案重新修订了参数设置。
孙正国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在这样一次次的经验积累中逐步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平,并被不断应用在工作实践中。
技术创新
实现成果转化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孙正国带领的团队也涌现了一批技术骨干。在闲暇之余,大家聚在一起研讨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旅客的乘梯体验,孙正国牵头对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内的电梯开展灵敏度提升改造研究,引入微波雷达取代原有的感应系统,使自启动率达到100%。此举不仅提高了节能效率,还使备件成本降低65%、能耗降低10%、维保工时缩短20%。
拥有丰富经验的孙正国深知,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并更好地保障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为此,他牵头或独立完成了《蒂森步道扶手带驱动系统改造项目》《自适应环境语音提示装置》《自动人行道踏板清洁毛刷》《垂直电梯轿厢多媒体安全屏》等十余项创新工具研发及工艺流程优化,指导完成数十个技术案例,合作完成2篇论文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
与此同时,孙正国组织技术力量对电梯设备进行了多项技术攻关,相继突破了安全回路印刷电路板和变频器的维修瓶颈。变频器是电梯设备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由于变频器结构复杂,维修难度大、造价高,一旦其出现故障,更换变频器往往成为维修人员的唯一选择。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他刻苦钻研,查阅了大量资料,收集了许多信息,终于掌握了维修变频器的核心技术。
匠心传承
培育国门工匠
为了更好地提升团队整体的技术水平,孙正国利用业余时间,编写员工培训课件30余个。他翻阅蒂森、通力、三菱等电梯厂家的维保资料,按照国家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编写了维修维保手册,并被纳入博维公司电梯维修岗的新员工必学工具书。
与此同时,孙正国领衔的“正国工作室”通过分组立项、集中研讨、团队攻关等方式取得了丰硕成果。工作室的技术骨干们通过充分交流分享,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了更多的技术人才。多年来,该工作室培养出2位工程师、7位维修技师、3位维修班组长,2015年被博维公司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被首都机场集团授予“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2019年又荣获“全国民航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