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9 22:44:00 来源:石榴云原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从草方格防沙固沙,到光伏发电遮阳治沙;从沙海种玫瑰,到沙漠养“海鲜”;从柯柯牙全民植树“大会战”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防沙治沙,新疆从未停止。自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一茬接着一茬干,在40多年的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疆智慧”。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尉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姜黎(右一)在给“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介绍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戈壁仙草”浑身都是宝

在众多防沙治沙的探索中,罗布麻成为了新疆的“明星植物”。7月26日,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宣传部、党委网信办承办的“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走进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只见一群身着彩衣的姑娘,一边跳着自编采茶舞,一边唱着《罗布麻之歌》:“罗布麻茶,尉犁的茶,浓浓的茶香里有神话……”

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是尉犁县联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设的产学研基地,共5万亩。“罗布麻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既能治沙还能致富,也被叫做‘戈壁仙草’。”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尉犁县副县长姜黎说,罗布麻浑身都是宝,叶可用来做茶叶,杆可用来做麻布,花还能采出蜂蜜。

罗布麻属于耐盐碱、耐旱植物。姜黎说的“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是因为种在沙漠边缘荒漠地带的罗布麻不占用粮食耕地,且罗布麻生长期间很少浇水,即使浇水也用的是苦咸水,因此不与粮食作物抢水。

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种植的罗布麻主要用作科研,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的一部分。目前,园区种有116种罗布麻,集纳进全世界主要罗布麻品种。此外,这里还有5种太空育种和9种重离子辐射育种罗布麻。在此,科学家们将繁育和选育出适合不同用途的罗布麻品种,比如,用于茶叶的罗布麻,要求叶子长势茂盛;用于鲜切花的罗布麻,要求花香浓郁。

当天,园区旁的长条桌上摆着10余种罗布麻开发产品,包括罗布麻纤维、木炭、药品、茶叶、蜂蜜、化妆品等。“我手上的罗布麻精干纤维,一吨可以卖到30万元,一亩罗布麻可产80公斤粗纤维,每公斤市场价25元,光粗纤维就能卖2000元。”姜黎说,罗布麻纺织服装产业有待开发。

参加“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的哔哩哔哩知识区up主沈容膝第一次见到罗布麻。“种在尉犁县的‘戈壁仙草’既治沙又致富,希望能打造出一条产业链,向更多防风治沙地区推广。”沈容膝说。

罗布麻的种植是新疆防沙治沙的一个生动缩影,而在与沙漠的长期抗争中,新疆多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伟大转变。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内培育的不同品种罗布麻。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浙江、福建3省面积之和。这个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的巨大沙漠,一直是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巨大挑战。千百年来,守护绿洲文明,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土地上人们的美好向往。

因为缺水,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策勒县曾3次被迫搬迁。为守住家园,1960年至1990年间,策勒县各族群众历经30年修建出全长86公里的战斗渠,在茫茫沙漠中打通一条绿洲大动脉。

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历史上,车尔臣河因泥沙淤积3次改道,且末古城曾两度被风沙吞噬。上世纪末,黄沙每年以5—10米速度向县城逼近,最近处不足2公里,形势岌岌可危。为防沙治沙,1998年,且末县率先成立县级防沙治沙站,通过27年努力,如今在车尔臣河以东种出一条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公里—7公里不等的生态长廊,县城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沙尘暴、扬尘、浮尘天气明显减少。

麦盖提县三面环沙,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是中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城。风吹城跑、沙进人退。2010年左右,风推过来的沙梁子,距离县城最近的地方仅5公里。为打造宜人、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2012年,麦盖提县全面启动实施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工程,全面打响“风沙阻击战”。10余年来,每年春秋两季,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卷起被褥、扛起铁锹,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义务植树。截至2024年11月,累计建成46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在绿洲外部形成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2—4公里不等的生态保护屏障。

在与沙漠的较量中,新疆各地不仅守住了家园,还探索出了一系列独特的防沙治沙“新疆智慧”。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7月26日,尉犁县罗布麻种植园内,姑娘们一边唱着《罗布麻之歌》,一边跳着自编舞蹈。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防沙治沙,策勒县、且末县、麦盖提县不是个例。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沿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每个县市都在战斗,在长达4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疆智慧”。

曾经,若羌县主要农作物是棉花、小麦和玉米,但这些低矮的农作物挡不住风沙,农民饱受风沙侵蚀之苦。“每年三四月份,沙尘暴一场接一场,种到地里的棉花苗,被连根拔起,吹得到处都是。”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村民宋礼说,为对抗风沙,每年要补种三四次棉花,种棉根本不挣钱。

出于生态环境压力和经济效益考量,2001年,若羌县将红枣作为全县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拉开了大规模发展若羌红枣产业的新篇章。宋礼响应号召种红枣,2005年初尝甜头,7亩红枣地收益达到3.5万元。“以前想都不敢想,种红枣会挣这么多钱。”宋礼说,自那以后,家里的承包地全部改种成红枣。此后数年,宋礼家种红枣最高年收益达200万元。

截至目前,若羌县红枣面积达23.38万亩,成为若羌县重要支柱产业。7月26日,“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走进若羌县万亩红枣示范基地,站在观光台上瞭望,红枣林一望无垠。“这些都是23年树龄的红枣,株高3.5米左右,比起棉花,挡风阻沙效果好多啦。”若羌县红枣科学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艾合太尔·苏来曼说,红枣作为生态林和经济林兼用树种,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红枣林形成的防风固沙屏障,有效遏制了沙漠扩张。

防风固沙,种红枣是探索出来的“新疆智慧”之一。将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近年来新疆还在沙漠边缘成功种出玫瑰、肉苁蓉、蛋白桑、文冠果、黑枸杞等,涉及中药材、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等,多达几十种。比如,于田县,探索出“梯田”治沙模式,在沙漠边缘种出羊脂籽米,目前正试种薏米、连翘等药材。

截至2024年11月28日,全长3046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史性实现锁边“合龙”,构筑起世界最长的环沙漠绿色生态屏障。但“合龙”绝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巩固防沙治沙成果,需要纵深推进锁边工程,持续加宽绿色屏障。未来,人们还将创造出更多“新疆智慧”,打造出更多治沙又致富的沙产业。

从“戈壁仙草”看防沙治沙的“新疆智慧”

7月26日,“高质量发展看新疆”网络主题活动团队来到若羌县吾塔木乡尤勒滚艾日克村村民宋礼(右五)家,了解红枣种植增收情况。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丛向天际。12月2日,在尉犁县墩阔坦乡托布协罗布麻防沙治沙示范区,一株株罗布麻幼苗在风中摇曳。这里已进入沙漠腹地,极目远望,示范区道路两侧各宽360米的罗布麻栽植区如同巨龙,
2024-12-08 20:51:00
...麻已种植成功并产出罗布麻茶。未来几年,随着新疆防沙治沙力度加大,罗布麻苗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新疆野生罗布麻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塔里木河、孔雀河
2024-04-11 11:37:00
致敬!他们在“死亡之海”守护野骆驼
...摇摆,这里是“死亡之海”罗布泊。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密管理站负责人努尔江·陶汉等人已开始检查车辆状况,准备好油料,补充了两天的馕、饮用水等生活
2024-01-23 09:34:00
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
...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与沙漠“交手” 为治沙“开方”(自然之子)本报记者 董丝雨卢琦(右一)与科研人员在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开展科研。位于乌兰布和沙漠内中国林
2025-02-26 05:44:00
看!绿意在荒漠戈壁上铺展
...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之间。在机械很难施工的沙丘之上,治沙人用双手将芦苇草扎成方格,铺设成芦苇草方格沙障,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多年来,他们采用乔、灌、草结合,网、带、片相贯联的“
2024-04-13 03:3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董丝雨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
2025-01-20 06:06:00
...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提出“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新疆把补齐285公里“缺口”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2024-12-16 07:07:00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天山南北唱新歌”为沙漠穿上“翠绿轻纱”
...取名阿拉尔(蒙古语:汇聚)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浩大的防沙治沙战役。从那一刻起,新疆大地上演了一幕幕令人赞叹的生态修复传奇,为沙漠披上了一层层的绿色纱衣。防沙战役的开启,源于前辈们
2024-10-05 14:05:00
镜观·回响丨西部生态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显改善。 2020年3月6日,在甘肃省古浪县北部沙区旱麻岗治沙点,八步沙林场治沙人和群众一起扎草方格压沙(无人机照片)。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荒漠化土地
2024-11-01 12: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