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绿富同兴 看新疆防沙治沙大招——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启示(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08 20:51: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黄沙漫漫风寂寥,新麻丛丛向天际。

12月2日,在尉犁县墩阔坦乡托布协罗布麻防沙治沙示范区,一株株罗布麻幼苗在风中摇曳。这里已进入沙漠腹地,极目远望,示范区道路两侧各宽360米的罗布麻栽植区如同巨龙,向着苍茫辽远的沙漠挺进。

“这些幼苗是今年3月份栽种的,有的已达30多厘米高。”值班看护新栽种罗布麻的尉犁县林业和草原局干部艾山·苏来曼说。

托布协罗布麻防沙治沙示范区是尉犁县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示范工程之一,一期总面积3000亩。在尉犁县,野生和人工种植的罗布麻面积达160万亩,在防沙治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罗布麻全身都是宝,其茎秆纤维可作为纺织、造纸原料,叶可制茶、入药、提取活性成分开发药品等。尉犁县由此培育了罗布麻茶、蜜、药物、保健品、服装、板材等市场优势产品,探索出罗布麻全产业链发展的“尉犁模式”。

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罗布麻贡献很大。尉犁县团结镇孔畔村村民刘盼盼说:“这几年,村里的土地流转了很多。到了夏季,有的一家两口子开着车,专门找罗布麻茂密的地方采摘叶子,每天收入1000元以上。”

沙海淘金,“绿富”同兴。罗布麻产业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防沙治沙工程的推进而发展壮大,是新疆发展沙产业的缩影之一。实际上,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在一线创造性地实践、试验,在防沙治沙的同时,蹚出了一条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开创了一项项令人惊讶的新产业。防沙治沙现场,成了人们创新创业创造的大舞台。

“牧光”之地,沙漠里种下“小太阳”

伴随着防沙治沙工程的深入推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光伏蓝海。

11月以来,在和田地区洛浦县万亩“光伏+农业”综合治沙项目基地,工人们在加紧安装光伏板。今年3月,这个项目才刚刚动工,仅6个月,万亩沙漠就变得平平整整,一列列光伏支架的底座水泥桩整齐列队,等待检阅。

水泥桩高度是1.5米左右,安装好的光伏板高4.5米左右,倾斜角度是33度。每组光伏板都会给地面留下一片荫凉,不仅降低了沙漠风速,而且有助于植物生长。

今年夏天,洛浦县组织农技专家在这片平整好的沙漠上试种了十多种农作物,最后根据农作物单位面积内的用水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测算打分,最适合种植的就是作为牛羊饲草料的苜蓿。2025年开春,这个万亩光伏电站的光伏板下,将全部种上苜蓿。

放牧阳光,种下绿色,帮助农牧民实现增收,这是新疆防沙治沙工程的一项创举。

在沙雅县,“光伏+农业”更新了版本。

在沙雅县沙漠边缘区域的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基地,54万块光伏板的安装已进入尾声,计划今年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年总发电量4.32亿千瓦时。

“经过勘探,这片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适合梭梭等耐盐碱植物生长。我们利用光伏发电,解决了抽水机井用电问题。以同样灌溉2000亩梭梭测算,光伏发电较动力电取水,第一年每口机井能节省13.3万元,第二年起每年能节省16万元。”沙雅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王开彦说,梭梭林将大面积同步接种肉苁蓉,使之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治沙增收,示范基地作用大

走进于田县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登高望远,一行行红柳、梭梭整齐排列,昔日漫漫黄沙已经变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植物都是今年栽种的,品种有红柳、四翅滨藜、梭梭等,长势特别好。”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贾存鹏说。

这个治沙示范区位于县城东侧,距县城17公里,处于沙漠边缘空白区、风沙危害区,是于田县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主战场之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打响一年来,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新增治理面积近3万亩。从不见一点绿到不见一片沙,巨变如何发生?答案是:发动群众治沙。

近年来,于田县在治沙过程中形成了“于田模式”,其核心是“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分片到户、就业增收、持续治沙”,把防沙治沙和群众收益紧密挂钩,吸引和支持全民参与产业治沙。

通过划地到村、包地到户、确权到人的方式,于田将国有未利用沙地划拨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承包给农户,明确每户申请承包30—50亩,确保主体群众治沙又致富。其中,阗东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带动本地群众稳定就业2600余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通过一个个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于田县红柳、梭梭种植面积已达21.4万亩,其中接种大芸18万亩,年产量约4万吨,年产值近4亿元,惠及8830户23159人。

与大芸产业治沙一脉相承,沙漠玫瑰也是“于田模式”的一大亮点。

2012年以来,通过造林治沙,于田瑰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万亩沙海变成种植基地,种植苦水、大马士革等玫瑰品种230万株。

“公司在沙地建成万亩玫瑰花田以来,季节性临时用工累计23万人次,带动2万余农户增收,实现了产业固沙、产业增收。”公司董事长闫永军说。

目前,于田县8个乡镇有5400余户农户种植玫瑰花,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大招迭出,“爆改”沙漠成效显

治沙兼增收,还有哪些招数?

行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向沙漠要效益的创举令人目不暇接。

——大规模种植经济林。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区里,沙枣、文冠果、苹果、新梅等经济林木与新疆杨、胡杨等生态林木相伴相生,品质优良的林果让生态收益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温宿县柯柯牙片区,防沙治沙的“硕果”——冰糖心苹果坐专列、乘专机发往世界各地。阿克苏地区完成的120万亩人工造林中,超过六成是苹果、核桃、红枣等经济林,既能防沙治沙,又结出致富硕果。

——新技术支撑,沙漠里建大棚。在和田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田县引进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曾经的戈壁沙漠建成了万亩蔬菜基地,一座座温室大棚、智能日光温室内无土栽培、碗式栽培、水培等新型栽培模式令人大开眼界。该企业的17项专利、3项著作权在这里应用,年产蔬菜7万余吨,年产值2.4亿元。这些大棚为和田县12个乡镇提供了2000个稳定就业岗位,并辐射带动了相关产业链5000余人就业,普通员工月平均工资达3750元。

——沙漠种粮食,产量也不低。2018年,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岳普湖县开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海水稻种植试验田,当年试验田亩产549公斤。人们“爆改”沙漠,在沙漠中种粮食。今年9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兵团二师37团、38团,沙漠玉米百亩方平均亩产1202.4公斤,千亩方平均亩产1002.88公斤,成为“吨粮田”。在麦盖提县,6000多亩沙漠小麦今年首次收割,亩产超过260公斤。在且末县,20多亩沙漠花生试验田10月下旬也迎来了丰收。

今年金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农业奇迹源源不断。养殖业方面,螃蟹、龙虾等已经不稀奇,稀奇的是产出了珍珠。种植业方面,更是一遍遍刷新人们的认知:粮食之外,还有板蓝根、杜仲、油莎豆、土豆、枇杷、石榴、黑加仑……

塔克拉玛干,再也不是以前那个荒凉的沙漠了!【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9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塔克拉玛干沙漠绽放玫瑰的启示
在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场关于生命与浪漫的奇迹正悄然上演。近日,用于锁边工程的10万株玫瑰迎来了盛开期。黄沙漫卷西风,与玫瑰花海相映成趣。娇艳欲滴的玫瑰宛如繁星洒落,于荒芜
2025-05-27 16:06:00
...化。然而,治理荒漠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防沙治沙为例,2024年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把世
2025-01-20 06:06:00
围起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
...辉)28日上午,随着一棵棵玫瑰花苗的载种,覆土压实,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标志着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区锁边任务完成。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2024-11-28 13:1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李亚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多年来,越来越多的荒漠变绿洲。2022年国家林草局公布的全国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
2024-03-22 12:33:00
...县、于田县锁边固沙项目开工。随着项目的开展,环抱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屏障将逐渐补齐最后285公里的“缺口”实现闭合,一步步实现对沙海的阻隔。该项目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2024-05-23 11:02:00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神秘壮阔,但也暗藏危险:狂风呼啸时,沙尘暴遮天蔽日,席卷之处,农田被掩埋、交通被阻断,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为治理风沙,人们想
2024-12-11 03:18:00
新华社记者 李自良 初杭 尚升在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绿色屏障蜿蜒成链,锁住千百年来肆虐的流沙。11月28日,在新疆于田县,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
2024-12-16 07:07:00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进入攻坚倒计时
...讯(记者 曹华报道)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285公里锁边建设,目前已进入“合龙”攻坚倒计时,各地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合龙”顺利完成。于田
2024-11-24 14:37:00
...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历史上,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在整体向南推移。1000多年间,推移了约100至150公里,平均每年移动100多米。而生活在塔克拉玛干周边
2024-12-08 10:4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文博会|文博会里看见多彩山西(组图)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孙宇佳)8月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这里,千年晋韵正以鲜活有趣的模样焕新登场——憨态可掬的黎侯虎
2025-08-24 10:57:00
华商网讯 8月24日,三亚发布消息称,为全力应对台风“剑鱼”,海南三亚决定实行“五停一关”。详情如下:关于全力应对台风“剑鱼”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一关”措施的通告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将于8月24日对我市造成严重影响
2025-08-24 08:01:00
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创新出台撬动性政策我省旅游产业增势强劲1至7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1
2025-08-24 08:04:0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A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三块国家级荣誉碑石,8月23日在晋祠博物馆跌水广场正式揭幕
2025-08-24 07:11:00
8月22日,杏花岭区五一路小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晋和小学签订“手拉手”帮扶共建协议。双方将以教育为纽带,共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8-24 07:12:00
8月21日以来,我市多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面对频繁的高强度降雨,太原城管部门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各部门迅速安排应急抢险队伍到达岗位
2025-08-24 07:12:00
8月22日至23日,我市多个社区积极行动,通过冒雨排查和防汛部署,织密安全防护网,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8月22日,南中环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展开全面排查
2025-08-24 07:42:00
中国银行德州分行联合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市人民银行开展反诈专题培训
鲁网8月23日讯(记者 赵洪斌 通讯员 刘晓飞)为进一步提升银行系统反诈工作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
2025-08-23 17:47:00
肥城市:链动未来 主辅分离赋能全链融合 阳雪雨翼共筑产业标杆
主辅分离,作为优化产业结构、释放协同效能的关键引擎,不仅有助于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提升专业水平,更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注入澎湃动力
2025-08-23 17:51:00
河北新闻网讯(张彬)近日,遵化联社在全辖范围内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反诈主题宣传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强化组织部署,夯实宣传基础
2025-08-23 17:52:00
秋阳透过棚膜,在东平县接山镇上遂城西村的大棚里投下斑驳光影。棚内,上遂城西村党支部书记陈广涛正弓着腰,给茄子吊秧。他手指灵巧地绕着绳
2025-08-23 17:52:00
邯郸邱县创新“政务+文旅”直播模式助力特色文化产品出圈
河北新闻网讯(刘艳艳、李世朋)8月20日下午3时,邯郸邱县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直播间灯光亮起——“有邱必应・文旅专场”政务服务直播准时开播
2025-08-23 17:52:00
8月23日,洪山区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洪山区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在加速建设高能级大学之城中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坚定扛起支点建设洪山使命的实施意见》
2025-08-23 17:55:00
邯郸市馆陶县足球健儿全力备战“郸青超”
河北新闻网讯(安小龙)日前获悉,邯郸市青少年U18足球挑战赛(简称“郸青超”)将于8月24日拉开战幕,馆陶县代表队“陶山凌云队”23名运动员已完成集结
2025-08-23 17:56:00
泰安:大力推动智能微电网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战略先行区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王秀 摄)大众网记者 王秀 泰安报道8月22日,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泰安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全市智能微电网发展情况及加快推进微电网高质量发展相关措施
2025-08-23 1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