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浙江这个地方 被誉为全国“村晚”发源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05 07:10:00 来源:杭州网

比央视春晚早了两年

每日商报讯 半月烟居半月山,松篁荫翳抱东环。在浙江省庆元县,有一个形如半月的村落——月山村,这里不仅拥有国内现存最古老的木拱廊桥,也是被誉为全国“村晚”的发源地。

1981年小年夜,在月山村小学的操场上,几盏煤油灯、三两乐器,伴随着锣鼓声,中国最早的乡村春节联欢晚会自此拉开了序幕。也是从那时起,“月山村晚”便成了村民们一年中翘首以盼的欢聚时刻,也是无数游子心中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

岁月流转,斗转星移。如今,“月山村晚”已走过四十五载春秋,从最初邻里间自娱自乐的小型聚会,到现在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的文化盛事,“月山村晚”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质朴与真诚。

今年,村晚依旧如约而至,村民吴岩淼也一如既往地出现在舞台上,拉起他最为熟悉的二胡。从1981年参加表演至今,吴岩淼见证了“月山村晚”的成长与发展。这些年来,尽管舞台变得更加精致,节目形式更加多样,但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却从未改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90后开始加入“月山村晚”的筹备与表演中。这些年轻身影,带着现代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精神,使得“月山村晚”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时代气息,让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焕发出新的光彩。正如古语所云:“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让“月山村晚”历久弥新。

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大地,“月山村晚”的最后一曲缓缓落下帷幕,但它带来的温暖,将伴随每一个归家者度过漫长的寒冬,直到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5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浙江诸暨:乡村传统豆腐皮迎新春
...当地的传统美味和特产。安华镇勾乘山村是安华豆腐皮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村民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安华豆腐皮做成了当地的一张 “金名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pagebreak
2024-01-16 13:43:00
...茶小铺,成为居民夏日的打卡地……作为“最美现象”的发源地,杭州市把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在城市的每个场景、每个流程、每个细节。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2016年4月21日
2023-05-10 10:04:00
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现场会在衢州柯城举行
...模式;航埠镇严村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的发源地,该村挖掘戏曲文化,在西安高腔传习所的指导下,开展送戏下乡、戏曲教学、戏曲研学等活动,全力打造戏曲特色文化礼堂;在万田
2024-01-11 15:19:00
追光·新春走基层 | 接力传承44载 土味“村晚” 活力四射
...一台办在乡间的“村晚”就这样拉开大幕。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庆元调研,他提出:“光吃饱穿暖不够,精神生活也要过得丰富”。这让刚回村的大学生吴严林深受启发,铁了
2024-02-11 15:30:00
潮声视频丨色香味俱全,“我们的村晚” 你值得一看
...庆热闹的场面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绍兴作为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为观众带来了越剧经典曲目《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和《穆桂英挂帅》。达人秀《竹乡拾音》,由安吉竹乐和口技相结合进行表演,展
2024-02-03 22:32:00
...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在这个小山村孕育和形成“千鹤妇女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于2019年4月奠基,2020年5
2023-12-31 07:24:00
从无麦山城到“面包之乡”
...师傅、泸溪河、詹记等在全国各地耳熟能详的面包品牌,发源地都是资溪。现在,资溪面包产业出现了更多的新面孔、新气象,“创二代”以自己的理解,赋予它新颖、时尚、独特、便捷的内涵。钟
2023-11-30 05:08:00
...第一周,就去了3次冒水村。“浙江湖州是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通过对口支援,如果用湖州‘美丽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冒水村打造一个样板,作为‘种子’不断地浇灌,‘千万工程’经
2024-05-28 06:10:00
南太湖观察丨20年后看湖州,“千万工程”让乡村“不只青绿”
...工作开展之初就是优等生,如今她更已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湖州乡村河道的保洁员正在进行日常保洁。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我们村
2023-12-09 21:16:00
总书记的嘱托 田野上的国之大者丨何以乡土 从文化里寻觅答案
...供图)【关键词】 文化殷殷嘱托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
2024-08-23 09: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