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加力三大抓 奋力开门红】
春节期间,青云路步行街人头攒动。在节前文旅部公布的新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步行街上榜。
游客在青云市集观看舞龙表演。 赵松 摄(贵州图片库发)
近年来,依托世界级旅游资源,贵州不断完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闪亮登场,大力培育的“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等新业态成效日显。数据显示,2024年新增规上(限上)涉旅市场主体130家,全省涉旅市场主体达34.53万户,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0.4%,旅游总花费增长13.3%。
项目开发特色化与全域化并进
春节前夕,为助力打造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内的中高端酒店正在加紧建设。
黄果树开元名都酒店。
过去,黄果树景区周边因为缺乏住宿业态而留不下过夜游客;如今随着区域内各色民宿酒店兴起,今年春节假期前4天黄果树旅游区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迎来开门红。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重点项目更是起到了“强力引擎”的作用。
2024年,安顺全市在建的28个旅游产业化重大项目中,住宿业相关项目占到了一半以上。其中,不乏花间堂、漫心等中高端酒店品牌的身影。
充满艺术感的贵阳珍珀酒店。
度假游时代,“住”的要素地位被不断前置。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孙云蕾表示,“住宿”已成为众多游客衡量旅居度假品质的第一标准,76%的马蜂窝年轻用户愿意为“住得好”花更多钱。
贵州山地风光铺展,瀑布、溶洞、峡谷、湖泊比比皆是,山奇、水灵、石秀、物华处处成景,如何让游客“住在风景里,玩在山水间”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的特色亮点,也是项目着力的重点。
冬天在贵州温泉度假。
除了突出特色,贵州在项目开发中也呈现出全域化并进的特点。近年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持续推进;黔南州平塘县“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完成配套升级,新增互动体验项目;毕节百里杜鹃打造出“四季花海+温泉度假”复合型产品;作为高海拔、低纬度的南方省份,冬季冰雪旅游也不断破局,目前已拥有9个冰雪场馆。
此外,存量资产盘活也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全省已累计盘活销号143个,涉及资产353.82 亿元。
招商引资精准对接政策赋能
“当前,贵州旅游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越来越多的文旅优强企业把目光聚焦贵州、把项目和资源投向贵州,既拓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也为贵州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省文旅厅副厅长李芳说。
2024年多彩贵州首场文旅推介活动举办。 刘杨 摄
据了解,为了提高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精准度,省文旅厅制定了年度招商方案,围绕旅游业“一表一库三清单”布局规划整理发布项目。同时,开展重大项目走访调研、重点企业跟踪调度和签约落地服务保障,与格美、华住、锦江、携程和中铁文旅等头部企业建立长期联动机制。
近年来,贵州打出“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的组合拳,全力培育拓展客源市场。与此同时,一场场招商引资文旅座谈会也配套举行。从过去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延伸到海外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共开展和参与文旅招商推介活动28场,其中境外的场次同比增长80%。
参加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推介贵州。
为了推动文旅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贵州出台“促进贵州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文体康旅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在去年6月举行的2024“多彩贵州”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产业(江苏)招商座谈会上,贵州宣布对来黔投资的文体康旅装备制造企业,在政策、金融、人才上给予支持,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现如今,提到贵州旅游不光是黄果树、荔波小七孔、梵净山这样的大美山水,更少不了诸如“红飘带”“村超”、坝陵河大桥、茅台镇这些文旅、体旅、桥旅、酒旅的融合业态代表。
大年初四,贵阳市民杨女士带着从海外回国探亲的家人前往“红飘带”打卡。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杨女士兴奋地向家人介绍:“这是贵州近年来非常值得一看的文旅项目。”
游客打卡红飘带。
去年底,“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通过创新打造全域行浸式数字演艺,“红飘带”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历程,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在一年的试运营中,演出近万场,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
在贵州,旅游产业升级离不开多产业融合发展与数字化转型。
连续3年评选的贵州智慧旅游典型案例,从全省众多征集案例中评选出了32个。这些案例的科技应用水平逐年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宽,一方面推动传统景区管理、运营效率的提升,一方面让游客获得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和更便捷的出行服务。1月16日,“AI游贵州”的发布,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贵州旅游产业化升级新引擎。
文、视频剪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图/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赵珊珊
二审/舒畅
三审/黄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5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