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03 06:3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50余年研究海水淡化——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本报记者  顾 春

创新“膜”法,向海洋要淡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高从堦(后排左)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高从堦,1942年生,山东青岛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水综合利用及膜分离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是我国膜分离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和反渗透膜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浙江省科技重大贡献奖、10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翻开中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史,高从堦的名字位列其中。在国内最先筹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研制项目整套设施,促使国外相关产品降价30%;建成国内首条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实现反渗透膜国产化,打破国外垄断;成功研制海水淡化工程应用的反渗透组件,解决海岛居民饮用水难题……如今,耄耋之年的高从堦仍活跃在膜技术研发的第一线。

迎难而上,“从0到1”攻克海水淡化难题

高从堦与膜技术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为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开始在海水淡化领域进行探索。

早期,海水淡化主要采用蒸馏法,但成本很高,不具备推广价值。1967年,国家海洋局受原国家科委委托,组织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力量,在北京、青岛和上海三地开启海水淡化研究。刚毕业两年、就职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高从堦,被抽调到青岛,参与反渗透膜的研究与开发。

“为找到项目所需的高压泵,我们跑了全国很多工厂,最后是在上海的一家小型泵厂找到能用得上的型号。”高从堦回忆,当时物资匮乏,试验样机也是东拼西凑而来。比如,试验所用的聚氯乙烯烧结多孔板、用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压制出的承压板等器材,都是实验室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的。

可喜的是,仅耗时一年多,科研团队便成功研制出醋酸纤维不对称反渗透膜,脱盐率可达96%以上,实现我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从无到有的跨越。

后来,我国第一个海水淡化研究室在浙江杭州组建。高从堦从青岛来到杭州,继续从事海水淡化相关研究。

1974年,高从堦被推荐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和组器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当时我带领只有3个人的课题组,因陋就简地建起中空纤维抽丝实验室。”高从堦说,他们决定开展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形成的热致相分离研究,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这一干就是9年。“我们克服资料少、原材料和设备短缺等困难,逐步筹建了从小试、中试到批量制备的整套设施。”高从堦回忆,通过一次次试验和测试,就在1983年,CTA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及组器研制相关成果通过了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科委联合组织的鉴定。该项成果具有操作压力低、透水量大等优点,可广泛地应用于纯水制备和苦咸水淡化,售价仅为国外相似产品的1/3左右,此后迫使国外企业将同类产品价格降低30%到50%。

1990年,高从堦团队成功解决了大型中盐度苦咸水脱盐组件的制膜技术和粘结密封等重要关键技术。1997年,在浙江舟山嵊山岛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制造的5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2000年,我国第一座1000吨/日海水淡化设备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向海洋要淡水”从理论变成现实。

不断攀登,见证中国膜分离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

高从堦大学时主修的外语是俄语,仅在最后一个学年听过英语课,这样的英语基础不足以阅读英文文献。为了更好地参与科研,高从堦暗下决心要提高英语水平。

1972年,他花了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收音机用来学习英语。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可以准确高效地阅读英文文献。然而,他并不满足,又学习了日语。经他翻译的多篇日本反渗透膜研究领域的第一手资料,为我国的膜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前沿信息。

1982年2月,高从堦参与了一次为期2年的出国学习。在此期间,他与导师一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离子交联复合法、功能团等当量反应法和孔径热保护法制备多种复合膜,最终发表两篇有关荷电膜研究的科研论文。

高从堦回国后,他带领团队研制出国内第一张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填补国内空白;在国内最先建成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初步实现反渗透复合膜的产业化;在国内首次实现活性染料脱盐纯化提级的工业应用……

当被问及如何做科研,高从堦告诉年轻人:“做科研不能只知埋头苦干,更要学会抬头看世界前沿。”

他讲起自己早年的经历,“1974年,我开始带团队独立做科研项目,那时候没经验,找到一个方向就闷头往前冲,但研究了近一年,便决定放弃。”原因是与国内其他研究团队“撞题”。

“相同的科研项目,别的团队有三四十名科研人员参与,我们只是几个人的小团队,强行推动项目,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高从堦转换赛道,转而开展CTA相关研究。这次的及时转型,推动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拥有了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

50余年的科研生涯,高从堦见证了中国膜分离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据统计,2023年,中国膜企业总数达2000多家,膜工业总产值约4384亿元,占全球膜工业总产值的30%左右。在大规模应用方面,我国的膜分离技术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全球最大的分离膜生产国之一。

坚守一线,不断推动膜技术应用场景拓展

在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高从堦团队成员、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实验师徐燕青正在开展耐溶剂纳滤膜的工业化放大实验。年逾八十的高从堦观看片刻后,指着已经颇具规模的长卷膜材料给出建议:“膜材料的工业化放大应用,除了膜材料本身的耐溶剂特性,还要考虑其他组件和粘胶的耐溶剂特性,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在高从堦等专家的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凭借“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新型膜法处理技术,取得了海水淡化、超纯水制备、医药纯化、核沾染水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令高从堦的学生周勇敬佩的是,高从堦现在仍坚持每天阅读膜技术领域最新外文文献,遇到有启发意义的,他会写上自己的思考后分享给大家,为科研工作打开新视野。

虽然科研工作非常忙碌,每逢接到高校讲座或学术研讨的邀请,高从堦都欣然前往,“如果我们这一辈人的经验能给予青年一些启发,那再好不过了。”

“洁净厂房用的空气净化器、医院用的血液透析仪、太阳能面板等产品都有膜技术应用。”高从堦介绍,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膜技术,除了广泛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的液体分离膜外,还有气体分离膜、特种分离膜、新能源膜和医用膜等种类,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并应用于各行各业。

随着膜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未来科研人员大有可为。高从堦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勇于尝试、不断探索,共同推动中国膜技术继续取得新突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3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两次国奖的背后——他们有一种“膜”术
...个安静的角落,诞生了国内第一款工业化应用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膜生产线、第一套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装置等无数个“第一”。也是我国海水淡化领域唯一一位院士、
2024-10-23 06:57:00
它,让海水乖乖变淡水~
...海水淡化装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船用海水淡化装置采用反渗透膜法技术,脱盐率高达99.8%,每天可以制造淡水3-50吨,支持定制化设计,基本不受时间、空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以连
2024-04-15 11:32:00
贵阳高新区新增一家分离膜研发联合实验室
...、纳滤、超滤膜片及膜元件的研发、制造和服务,是国内反渗透膜领域龙头企业及反渗透膜国家标准制定单位,产品和服务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水淡化所是国家级研究所,在海水淡化和海
2024-12-16 1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刘涓溪研发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建成国内首条反渗透复合膜生产线,研制海水淡化工程应用的反渗透组件……50余年来,高从堦院士围绕海水淡化技术不断攻关,推动我国海水淡化
2025-04-03 05:55:00
「浙江奥氏」完成超亿元A轮系列融资,专注国产膜分离技术研发|硬氪首发
...不同,常见的分离膜材料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电渗析膜等。产品布局方面,「浙江奥氏」选择聚焦反渗透膜和纳滤膜两大方向。「浙江奥氏」总经理岳鑫业告诉硬氪,当前国产
2024-04-03 12:05:00
淡化的海水 强化的产业!92.5%“流”向工业 解城市发展之“渴” 构建百亿级产业链 扫码阅读手机版
...据孔径大小,这些膜丝被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不同产品,应用于海水净化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其中,精细度最高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最小孔径仅为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天津
2024-04-14 09:18:00
脏水瞬间变清水 这个小巨人有“膜”法
...在成都建立了国内首个特种膜研发制造基地,实现了特种反渗透膜的国产化。在此之前,特种反渗透技术一直被欧美垄断,国内在这个领域处于空白阶段,美富特完成了将此种膜推向国内外市场。潘
2023-09-27 02:11:00
海通环保:变苦咸海水为清甜直饮水
...事长余景海告诉记者。多年来,发达国家研发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占据全球绝大部分市场。对我国而言,自主创新发展海水淡化产业,通过“向海水要淡水”以进一步满足国内用水需求,十分重要。
2024-04-14 04:39: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这种新型材料,淡化海水出色南理工反渗透膜研究获“里程碑式”突破,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上本报讯(记者 王怀艳 姜静 通讯员 曹佳音) “这是自上世纪
2024-04-21 08:3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未来到底怎么飞?2025智博会揭秘蓝天新赛道
大河网讯 低空经济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也是智能制造新赛道。在此背景下,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设置了低空经济专区,展现了各色各样的无人机和低空飞行器
2025-09-07 23:22:00
“跨界玩家”涌现,追觅、MOVA、TCL正用AI重划家电版图|硬氪直击IFA2025
编者按:2025年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中国厂商又一次攻占会场。坐拥全球最完善、复杂的供应链,储备下数量最多
2025-09-07 10:05:00
8月26日,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太原重工实现营业收入47.59亿元,同比增长30
2025-09-07 08:20:00
海信IFA再亮相,海信棉花糖Ultra全家筒首次登上国际舞台
9月5日,全球顶级消费电子盛会——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2025)迎来海信的重磅动作:海信正式官宣成为2026 FIFA世界杯官方合作伙伴
2025-09-07 12:18:00
petgugu亮相IFA 2025:冲水式智能猫马桶引爆全球智能养宠新潮流
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科技盛会之一,与CES、MWC并列为行业三大展会。作为全球创新风向标
2025-09-07 18:45:00
三年研发获专利341项!乖宝宠物自有品牌业务达35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宠物犬猫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符合犬猫天性的全生命周期营养解决方案
2025-09-07 21:43:00
日销25万只!莘县新立信“立信烤鸡”全国销量领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陶春燕莘县新立信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鸡肉调理品生产企业,公司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2025-09-07 21:45:00
围标串标!理工光科被3年禁入网络空间部队采购
近日,军队采购网发布关于对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失信处理公告。经调查核实,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在参加项目编号:2024-JC20-F1111采购活动中
2025-09-07 21:45:00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在京开幕,首秀数量超140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蔡熙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服饰结合,北京再次化身时尚之都。9月5日
2025-09-07 22:44:00
●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君宁在今年投洽会上,当投资者走进厦门国际会展中心B1馆,将感受到一场精心编排的资本“芭蕾”:展馆划分出中央舞台
2025-09-07 08:49:00
威马汽车官宣9月复产 温州市场部门7月曾发布信息:组建汽车产业复工复产服务专班
大皖新闻讯 9月6日,停更两年多后,威马汽车官方微信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透露出复工复产的希望,让这家曾在两年多前不断传出负面消息的造车新势力车企
2025-09-07 11:17:00
四个90后拼出一条亿元产业链
9月3日,贵州镇宁产业园。27岁的姚秉忠坐在办公室里一边查看订单,一边算账。在他身后的仓库里,几十名工人正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镇宁小黄姜装入印有“黔货云仓”的定制纸箱
2025-09-07 11:56:00
双奖全球见证:海信洗衣机获IFA官方创新与科技价值双重认证
2025年9月5日,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2025)现场,当海信三筒洗衣机——棉花糖Ultra全家筒荣获IFA官方颁发的“最佳设计奖”时
2025-09-07 13:24:00
“组团作战”研发一种高品质汽车用钢创新联合体,解汽车制造业“痛点”日前,一个好消息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传来:一种新研发的纯锌镀层热成形钢
2025-09-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