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淡化的海水 强化的产业!92.5%“流”向工业 解城市发展之“渴” 构建百亿级产业链 扫码阅读手机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14 09:18:00 来源:北方网

淡化的海水 强化的产业!92.5%“流”向工业 解城市发展之“渴” 构建百亿级产业链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大港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采用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日产量约6000吨。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淡化的海水 强化的产业!92.5%“流”向工业 解城市发展之“渴” 构建百亿级产业链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一期首条生产线。

我市现有3个运行的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30.6万吨/日。去年,我市海水淡化水产量为3127.2万吨

我市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和市政供水,其中,工业用水占比约92.5%

天津将积极引进和培育海水淡化领域关键装备制造企业,构建百亿级海水淡化产业链,打造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天津北方网讯:日前,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竣工投用。可生产20多类海水淡化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平台、配有海水直供取水泵站的试验场……这个“高配”基地现已吸引多家海水淡化领域企业前来接洽入驻。

近年来,为改善淡水资源不足现状,我市积极探索向浩瀚的大海要淡水,以解城市发展之“渴”。

项目加油干 企业加速跑

简单说,海水淡化就是将含盐量较高的海水通过技术手段变成淡水用于城市生产、生活需要。我市现有3个运行的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30.6万吨/日。其中,北疆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采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产能达20万吨/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工程采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产能达10万吨/日;大港发电厂海水淡化工程采用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日产量约6000吨。去年,我市海水淡化水产量为3127.2万吨。

已有项目快马加鞭往前跑,在建项目如火如荼加油干。先达公司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一期正在按计划推进,该项目规模达15万吨/日,共有5条生产线,其中4条于今年年初陆续开始供水;5月底,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的10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试验场项目预计完成安装调试,其海水淡化水将用于置换目前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市政自来水。未来,这两个项目将提升南港、临港区域供水能力,作为区域工业用水主水源。

重点项目开足马力刷新“进度条”,企业聚势凝力跑出“加速度”。近年来,我市依托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水淡化所)、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了一批从事海水淡化装备制造、设计咨询、综合利用的企业。

年初,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大港新泉海水淡化项目提供了数百支超滤膜,逐步替代原先的进口产品。走进生产车间,一条条挂面模样的中空纤维膜(也称膜丝)经过数道生产工序变成每小时可处理60升至120升海水的膜组件,数个膜组件按照订单需求又被组装成用于海水净化的膜单元。

这一根根小小的膜丝“挂面”讲究可大了。在电子显微镜下,膜丝表面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孔,它们是净化海水的关键。根据孔径大小,这些膜丝被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不同产品,应用于海水净化流程中的不同环节。其中,精细度最高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最小孔径仅为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一。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宁告诉记者,该公司海水淡化用膜的年产能达500万平方米,能满足200万吨/日的海水淡化需求。

向大海要水 为工业“补水”

我市海水淡化水主要用于工业用水和市政供水,其中,工业用水占比约92.5%。

眼下天气渐暖,位于滨海新区独流减河附近的天津海得润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得润滋)生产的瓶装水日出货量较前几个月增长了10多倍。作为天津首家采用海水淡化技术的饮用水制造企业,海得润滋的水源有一部分来自邻近的大港发电厂。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有300多吨海水淡化水从大港发电厂通过输水泵“流”入海得润滋,到了夏季用水高峰,这一数据将涨至400多吨。

每天,海水通过沟道流进大港发电厂,再由抽水泵输送至海水淡化车间,2套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将其由“浓”变“淡”。“多级闪蒸就是将海水加热至110摄氏度左右后,快速蒸发形成蒸汽,再通过冷凝得到淡水。”大港发电厂化学运行部专责工程师王工表示,去年,该厂通过海水淡化制水190万吨,其中13万余吨供给海得润滋,剩余海水淡化水用于企业生产和厂区生活需要,替代厂区自来水用量52万余吨。

在距离大港发电厂约80公里的北疆发电厂,有8套海水淡化装置及配套的4套海水预处理系统,产出的海水淡化水主要配置给玖龙纸业、市政水厂等用户。作为全国首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单位,北疆发电厂一水多用,把每一滴海水“吃干榨净”。

据了解,北疆发电厂依托汉沽盐场开展浓海水制盐和海水提溴、提镁等产业化应用,形成“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北疆发电厂相关负责人举例称:“我们利用发电余热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缩海水又被引入盐场制盐,盐场年产量因此提高1倍,让每滴海水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搭建大平台 加速国产化

海水要淡化,产业要强化。天津地理位置优越,资源禀赋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条件和先天优势。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建设,挖掘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市在海水淡化领域驶入发展快车道,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依旧明显。比如,原创性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缺乏,尚未突破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反渗透膜制备、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核心设备部件制造存在缺链、断链现象等。

“一直以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面临核心装备依赖进口、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其实早在20年前,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进程就已开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海水淡化所所长阮国岭表示,要加速国产化进程,就要鼓励海水淡化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和技术引进,畅通产学研合作渠道,加强科研机构、大学和制造企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和提升。

在此背景下,刚投用不久的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备受关注。该示范基地占地约25万平方米,总投资19.6亿元,180余台套设备已进场,高性能分离膜、水处理药剂和装备制造等3条生产线投运。“示范基地两期全部建成后将具备科研开发、检测评价、孵化转化、勘察设计、交流培训、信息集成等功能,实现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上下游链条贯通,为国产化装备企业研发、制造、测试、应用、验证提供公共服务平台。”阮国岭说。

海水淡化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津将积极引进和培育海水淡化领域关键装备制造企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构建集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装备集成、设备加工、药剂生产、工程总包于一体的百亿级海水淡化产业链,打造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11: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林街道:建设“产城融合海陆统筹”活力新城
...轻工业产业和以“餐饮—购物—休闲”为主的服务产业,产业链条愈发完备,成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一环。2023年,古林街道如何融入美丽“滨城”建设工作大局,进一步推动高质量
2023-04-26 04:54:00
...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全覆盖的节水产业链,在节水材料、智慧节水装备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节水产业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努力将节水产业打造成为天津市优势产业之一
2024-05-23 21:51:00
青岛都市圈产业布局“梯次互补”,以“三轴”支撑“三带”
...,坚持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强化都市圈内产业链价值链互动耦合,加快构建梯次分布、错位发展、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突出青岛
2023-10-14 00:24:00
...:中国电力报“加强核能基础性关键技术研究,保障核电产业链安全”“预计到2035年,核能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10%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2024-04-22 01:29:00
沿着水网看中国|山东威海:饱览山海杰作,见证“库满河丰”
...在昔日采石矿坑里建起今朝风景区。“20世纪70年代,因城市发展的需要,龙山成为威海市中心采石场,山上共有44处采石场,累计占地达6036亩,山体裸露,渣石成堆。”华夏文旅集团
2024-03-14 19:34:00
培育新动能 焕发新活力
...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抖音等互联网产业头部企业客户,产业链式发展优势逐步凸显。作为曾经的老城区,市中区在产业培育上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市中区以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倍增行动计划、聚力
2023-10-27 10:07:00
...疗、核技术装备制造、核药制备、诊断医疗等同位素应用产业链发展。《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3)》指出,未来我国同位素及其制品将逐步实现自主化生产与供应;放射性药物的研制进程有望
2023-05-15 07:38:00
日生产能力达5万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东营投产
...氯气和氢气,真正形成了海水淡化及其他元素再利用的全产业链模式。(大众新闻·黄三角早报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孙光辉 张源泰)
2024-08-20 07:03:00
锚定“六个建设”大连加快“两先区”建设步伐
...增长8%左右的目标□ 本报记者 施文郁辽宁省大连市立足城市发展基础和优势,明确提出建设实体经济发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畅外联的高水平
2024-01-12 05:4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