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2 21:09:00 来源:精彩生活

吐谷(yù)浑是西晋到唐朝时期以我国青海地区为中心存在的一个割据政权。这个政权前后存在了至少350年左右,而且有着比较独特的起源和历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吐谷浑虽然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割据政权,其统治族群却是来自于东北,是曾经在中原和东北地区建立了多个燕国的慕容氏的分支。所以吐谷浑也可以算是一个鲜卑人建立的政权。但因为它建立在西北地区,所以它在后来也带上了很浓重的羌人色彩。在后来,吐谷浑则又成为了隋唐和吐蕃之间互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可能的后裔现代仍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族群。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慕容鲜卑王族分裂的产物

吐谷浑其实是一个以建立者的名字命名的政权,建立吐谷浑政权的人名叫慕容吐谷浑。而这个慕容吐谷浑出身公元3~4世纪之交生活在今天辽宁省辽阳市周边地区的慕容鲜卑部,他的父亲就是当时慕容鲜卑部的首领慕容涉归。

而且这个慕容吐谷浑还是慕容涉归的长子,只是他的母亲并不是慕容涉归的正室,所以他是慕容涉归的庶子,在当时无法成为慕容涉归的继承人。而成为了慕容涉归继承人的是慕容吐谷浑同父异母的弟弟慕容廆(guī)。一些史书记载显示,其实他和慕容吐谷浑在小时候感情很好,但在长大之后,也许是因为权力导致相互猜忌,两人逐渐疏远,最终竟然因为一次马匹互咬事件发生争执。

吐谷浑与慕容鲜卑分裂后的形势

而慕容吐谷浑大概是自知自己无力和慕容廆争锋,所以在这次事件之后不久,就主动要求离开。公元283年,他带着700户(有些史书记载是1700户)部众向西迁徙到了今天的内蒙古阴山地区。大约30年后,慕容吐谷浑又在公元313年带着部众再次迁徙,这次他们从阴山南下,迁徙到了今天甘肃省临夏地区,并在此正式建立了政权。

但当时临夏周边地区并不是无人之地,当地从很早就已经有一些羌人部落。而吐谷浑带着鲜卑部众来到此地之后,也不可避免地和羌人部落发生了很多冲突。当时,当地的羌人部落将吐谷浑称为“阿柴虏”,而这个名称可能最早是匈奴对自己奴隶的称呼。在匈奴败亡时,很多匈奴的奴隶部族曾逃到羌人地区,就被称为了“阿柴”或者类似称呼。所以这个称呼也是当地羌人对又恨又怕的吐谷浑的一种蔑称了。

公元317年,慕容吐谷浑去世,他的长子吐延继位。根据一些史书记载,这个吐延“雄姿魁杰,羌虏惮之,号为项羽”,也就是身强体壮,气度不凡,使周边的羌人部落非常畏惧,把他类比成了跟项羽类似的枭雄。但他也留下了脾气暴躁的名声,而且在在位期间应该是与羌人部落发生过多次冲突,结果在公元329年,他被羌人的一个酋长姜聪刺死。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迁居青海地区的吐谷浑活动区域

而在吐延临死之前,要求自己的儿子叶延退守地势险要,易于控制的白兰道,也就是今天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周边区域。之后不久,吐延将总部迁到了距离白兰道不远的沙洲地区(今天青海贵德、贵南周边),并开始以吐谷浑为政权名称,到这时吐谷浑政权就基本定型了。

吐谷浑族群的形成与兴盛

而吐延退守白兰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当地羌人的方式,开始让一些羌人进入自己的政权,利用羌人中的豪族稳固对羌人的统治。而到吐延的儿子碎奚在位期间,吐谷浑政权内最高的官员长史一职就已经是由羌人担任了。当时,碎奚的三弟专权,碎奚和许多官员都想把他除掉,最后担任长史的钟恶地帮助碎奚将他的三弟捕杀。而这个钟恶地就是当地一个名为钟羌的部落首领。在此之后,跟随吐谷浑到达此地的鲜卑人和羌人之间逐渐开始通婚,出现了一定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和中原和东北的鲜卑人有一定差异的吐谷浑独特族群。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前秦接近统一北方,但吐谷浑仍然存在

而在此之后,吐谷浑的实力也逐渐增强了起来。在碎奚时期,吐谷浑曾经跟随周边的氐族政权向当时接近统一了中原北方的前秦称臣,后来几代吐谷浑首领都曾被封为沙州牧或者白兰王。同时因为吐谷浑统治的核心区域位于黄河以南,所以也曾被封为河南王,因此在一些南朝文献里还曾将吐谷浑称为河南国。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吐谷浑和前燕都可被视为慕容鲜卑建立的政权

在进入公元5世纪之后,吐谷浑国力达到鼎盛。公元408年,吐谷浑第八任首领树洛干继位,自称吐谷浑王和茂寅可汗,并对周边区域发动了一系列征讨,其军队最远曾经抵达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乃至克什米尔和阿富汗部分地区。在鼎盛时期,吐谷浑的势力范围涵盖了今天青海、甘肃、宁夏、四川、陕西、新疆以及西藏等省区全部或部分区域,其控制范围东西达到1500公里左右,南北也达到1000公里左右,人口也达到了大约330万人。

吐谷浑如何灭亡?族群去了哪里?

而在此期间,吐谷浑多数时间都向北朝称臣,比如近代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北魏时期,吐谷浑曾经对其进行过64次朝贡,是对北魏朝贡次数最多的政权。在北魏分裂之后,吐谷浑和与自己并不接壤的东魏也曾保持了相对友好的关系,当时东魏静帝还曾经迎娶吐谷浑王慕容夸吕的妹妹为妃,而夸吕也娶了东魏的宗室女。但在东西魏灭亡之后,吐谷浑和与自己接壤的北周政权很快关系恶化,双方曾多次相互攻击,夸吕也不再接受北朝的封号。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吐谷浑曾与东魏交好

而在隋朝建立之后,慕容夸吕仍然沿袭了之前与北朝敌对的做法,多次入侵隋朝陇西地区,在当地占据了大量土地。但随着隋朝平定中原局势,并逐渐统一了中原之后,自知实力不济的吐谷浑也逐渐减少了对隋朝的骚扰。之后隋朝曾再次将宗室女嫁给吐谷浑可汗,吐谷浑也曾多次遣使朝贡。

但隋朝也是一个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朝代,在隋朝看来,吐谷浑和北周北齐南陈等政权也没有本质差异,都是占据一方的割据政权。再加上吐谷浑虽然对隋朝称臣,但在当时吐谷浑使臣朝贡之时,却经常行为可疑,总是通过各种方法刺探隋朝的情报,这种作法引发了隋炀帝的强烈厌恶。而在公元608年,北方的另外一个游牧政权高车(铁勒)入侵隋境,隋朝一面应战,一面派使臣游说高车,让其去进攻吐谷浑。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隋朝与吐谷浑曾发生激烈战争

而高车在隋朝这占不到便宜,很快还真的听从了隋朝的建议,发大军攻打吐谷浑。结果可能是因为猝不及防,吐谷浑军队很快被打得大败,被迫向隋朝求援。隋朝很快派大将杨雄和宇文述出兵接应当时的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但慕容伏允发现隋朝“接应”的军队远远强过自己,立即起了疑心,马上调转方向向西逃亡。而隋军则顺势开始追击,最终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吐谷浑的所有领土基本都被隋朝占领,慕容伏允则逃到了党项部落地区,寻求庇护。

但当时隋朝虽然在吐谷浑地区设立了州县,却并没能建立稳固的统治,隋炀帝曾试图让此前在隋朝为质子,由隋朝和亲公主所生的吐谷浑王子慕容顺返回吐谷浑作可汗,但很快遇阻。公元615年,隋末农民起义爆发,隋朝陷入崩溃,而慕容伏允此时则东山再起,重新率军夺回了吐谷浑故地,重建了吐谷浑政权。

而在唐朝建立之后,慕容伏允一方面遣使朝贡,另一方面又派兵攻击唐朝的鄯州(今天的青海海东)和兰州等地区,同时要求与唐朝和亲。最终慕容伏允成功地激怒了唐朝,公元634年秋,唐朝开始反击吐谷浑。第二年,唐军在名将李靖的率领下,开始对吐谷浑发动总攻。当年夏季,慕容伏允被唐将薛万军和契必何力等人击败,在逃亡过程中被杀。唐朝又重新立了前文提到的一直留在中原的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

最后的鲜卑政权,吐谷浑和隋唐吐蕃发生过什么?后代去了哪?

唐朝时期最终走向灭亡

但慕容顺返回吐谷浑仅仅几个月就被暗杀,之后唐朝又立了他的儿子诺曷钵为可汗。不过此前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进入了其极盛期,因此也和位于青海地区的吐谷浑不断发生了冲突。公元638年,吐蕃以吐谷浑阻挠其与唐朝和亲为由,开始讨伐吐谷浑。而吐蕃与吐谷浑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20多年,最终吐谷浑全境都被吐蕃占领,吐谷浑灭亡。诺曷钵则率领部分部众投奔唐朝中央。

而诺曷钵在投唐之后,唐高宗在今天宁夏同心县境内设立了一个安乐州,将诺曷钵及其部众安置在了当地,并让诺曷钵担任了安乐州刺史。公元688年诺曷钵去世之后,他的儿子慕容忠继任刺史。而诺曷钵及其后代在担任安乐州刺史的同时,还在名义上继续宣称自己是吐谷浑可汗。在慕容忠之后,安乐州刺史和吐谷浑可汗的名号在慕容家族中又传了四代,直到他的曾孙慕容复这一代时,还拥有吐谷浑乌地也拔勒豆可汗的名号。但在公元806年慕容复去世之后,慕容家族不再拥有类似封号,慕容复也就成为了吐谷浑,乃至广义上的慕容鲜卑以及整个鲜卑族群最后一个拥有可汗名号的人了(《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可能的原型)。

迁入中原的吐谷浑部众后来曾散居各地,在安史之乱期间,一些吐谷浑后裔曾加入唐军,参加了潼关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另外一些吐谷浑部落曾定居燕云十六州地区,后来又臣服于契丹。宋朝时还有过宋军伐辽之后,将部分燕云十六州地区的吐谷浑部落迁居内地的记载。而在吐谷浑故地被吐蕃控制后,当地一些吐谷浑部落仍然存在了很长时间。比如在公元708年,唐朝金城公主和亲吐蕃,途经吐谷浑故地时,曾受到了吐谷浑部落首领的盛大欢迎。但在公元10到11世纪之后,史书中关于吐谷浑的记载逐渐消失。一些现代研究认为,现代青海地区的少数民族土族可能与吐谷浑族群存在一定传承,不过这只是学术假说,并非定论。许多吐谷浑后裔应该最终是融入了汉藏等等其它族群之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唐朝最臭的一步棋,放任吐蕃灭亡吐谷浑
鲜卑族 吐谷浑是青海鲜卑人的族名,也是青海鲜卑人的国号,这个割据西北近3个世纪的大国,为何突然崩塌?唐朝放任吐蕃攻灭吐谷浑造成了严重后果,在安史之乱后,大唐西北全境沦陷的根
2024-07-14 20:24:00
东西问|胡芳:怎样看待草原王国吐谷浑的历史作用?
中新社西宁6月30日电 题:怎样看待草原王国吐谷浑的历史作用?——专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胡芳中新社记者 潘雨洁近年来,随着青海海西地区吐蕃时期墓葬、甘肃武威唐代吐谷
2024-06-30 21:18:00
...,古代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可与之比肩,它就是吐谷浑。当代史学家许倬云对此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义:吐谷浑是一个鲜卑贵族统治羌人的部族国家。羌人就是今天的藏民族族源,吐谷浑的政
2023-11-13 00:03:00
他因争王位争不过弟弟,跑到万里之外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
...之外,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慕容廆的庶兄名叫慕容吐谷浑,当他们的父亲慕容涉归还活着时,曾封给吐谷浑1700户作为他的部下。慕容廆继位之后,有一次吐谷浑部下的马和慕容廆部下的
2023-01-18 01:19:00
聊聊吐谷浑汗国的故事
...唐德宗皇帝李适接到朔方节度使的奏报:大唐青海国王、吐谷浑可汗、朔方节度副使、左金吾大将军、安乐州都督因病在安乐州(宁夏同心)去世。因其无子,所以朔方节度使在告哀的同时也奏请皇
2024-04-10 20:17:00
庶长子被嫡子赶走,率手下远迁万里建立一个王朝
...。因当时步摇与慕容的发音相似,也就被称为慕容。慕容吐谷浑是莫护跋的长孙,但不是正妻所生,一直不被重视。最终还是由年幼弟弟慕容廆继承部族,慕容吐谷浑仅分得七百户用于自立门户,从
2023-06-11 10:50:00
中国历史上最“顽强”的游牧民族,竟纠缠汉族3000多年
...它的祖先慕容廆继承了鲜卑大都督,而慕容廆的哥哥慕容吐谷浑与他并不和谐,他领导建立了吐谷浑部落并西迁,一直延续到了唐朝。在慕容廆继任者慕容皝自称为燕王,后人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
2023-05-11 14:09:00
...便与刚建立不久的唐朝产生了交流,吐蕃的北面是西域、吐谷浑及河西走廊,吐蕃的东面是唐朝的剑南道,吐蕃的南面是喜玛拉雅山及天竺,吐蕃的西面则是中亚。松赞干布知道唐朝是中原大国,于
2024-07-17 16:12:00
唐太宗与吐蕃和亲建立亲密关系,唐高宗为何对吐蕃开战?
...的天下了,他们将扩张的目标对准了东部、北部。东部是吐谷浑的地盘。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的一部人马从东北迁居西北,来到了青海地区,他们以首领慕容吐谷浑的儿子作为国名,在此地
2022-12-28 22: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