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近日,朝门水库大坝枢纽工程荣获“四川土木工程李冰奖”,一时间,引得周边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拍照打卡,让这一处躺在乌蒙山深处的民生水源工程当了一回“网红”景点。
古蔺县朝门水库航拍全景。陈凯摄
朝门水库位于泸州市古蔺县皇华镇和龙山镇交界的赤水河二级支流——宋家坪河段上,是烟草行业出资援建的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农村生活供水的小(一)型综合利用水库。项目于2014年6月开工建设,2021年7月正式建成投入运行。项目总投资1.83亿元,总库容543万立方米。自水库建成以来,它不仅滋润着乌蒙山下一方水土,也承载着当地山区实施乡村振兴、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
古蔺县是泸州市的烤烟主产区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盆周山县,严重的高温伏旱导致存在水源性缺水,“打不湿的古蔺”这句俗语流传已久。加之长期缺乏大型水利工程,下了雨也留不住,造成结构性缺水,更加剧了旱情灾害。
在古蔺县城东南的大山里,分布着凤池、利河、农田、铁厂、石鹅等十多个村庄,主要种植玉米、土豆、高粱、烤烟等农产品和经济作物。长期以来,缺水问题不仅制约着当地农村农业发展,阻碍着农民脱贫致富,就连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都得不到稳定保障,成为了地方党政和群众心中的一大痛点。
“以前遇到干旱年头,我们都得拿着大水桶绕几里地去背水浇烟,一桶水、半背汗,背得全身直哆嗦还不够浇几垄地。”回想起背水浇地的日子,龙山镇凤池村7社烟农宋光万感慨道。
这样的情况,从2021年朝门水库建成后得到了较大改变。据悉,水库坝高37.5米,年平均供水量达398万立方米,其中农灌供水量342万立方米,农村饮水供水量56万立方米,能覆盖皇华镇、龙山镇、石宝镇3个乡镇11个村,解决了2.5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兼顾满足1.98万人口生活用水需求。特别是2022年古蔺的特大旱情以来,朝门水库超范围发挥工程效益,稳定保障了古蔺县东南片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直接和间接发挥的工程效益不可估量。
同时,水库可以通过对上游来水量进行控制调节,累计拦砂超过3万余吨,有效改善了工程区水土保持情况。
古蔺县朝门水库正面全景。杨媛摄
“水库建成后,古蔺县政府配套建设渠系工程,建成1条总干渠、2条分干渠和4条支渠,水管管网通到千家万户、万亩农田,受益群众无不称赞。”古蔺县水务局干部侯宇路介绍。
“自从水库建成后,我们吃上了干净水,用上了便利水,每年的烤烟收成更有保障,还能发展其他多种增收项目。”谈起现在的生产生活变化,皇华镇龙田村4社烟农郭应聪高兴地说。
有了水,就有了发展的底气。
如今,当地农民群众用屋顶积攒雨水当作生活用水的情况已成为历史,自来水翻山越岭、进村入户流进了农家,周边乡村农业发展、经济发展也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朝门水库还成为古蔺县森林防火水源取水点,为守护古蔺的绿水青山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朝门水库的建成,也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近年来,实现传统植物增产2000余万元、烤烟增产4500余万元、畜牧业增产550万元、增加就业1000人以上。
正如皇华镇樱桃村党支部书记夏荣方所说,这一项民生工程,不仅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选择更多,也让当地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陈凯、杨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9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