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06 17: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啊!这怎么用?”这突如其来的疑问,让人难以想象,答案却在等待了整整10年后才得以揭晓。故事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81年11月9日,一个平凡的日子,却埋下了一个谜一般的发现。当时,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的学生宋清刚放学回家,偶然在路过东门时发现了一个骰子,这并非普通的游戏骰子,而是一个黑红黑红的小物体,在乱石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来说,他毫不犹豫地弯腰捡了起来。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骰子却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拿在手中,宋清刚觉得这个骰子与平时见到的普通骰子不同。它并非刻有点数,而是一面面端正的字。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这种发现无疑充满了神秘感。他迅速决定将这个发现上交给当地文化馆,这也是在当时强调“路不拾遗”的社会背景下,他的一种自觉行为。然而,这个骰子并非仅仅是个简单的装饰品,它有整整26个面,包括18个正方形和8个三角形。更让人困惑的是,上面刻有“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等字样。这是一枚印章,但它的用途和使用者却成为无法解开的谜题。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直到1991年,这枚印章经过多方传递,最终到达了西安市文史研究馆。在这里,经过无数人10年的坚持不懈的研究和修复,印章上的一面刻有“独孤信白书”,终于揭开了之前所有的谜题。原来,这枚世所罕见的印章来源于一位名叫独孤信的人。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独孤信生于公元502年,身世显赫,是南北朝时期拓跋氏鲜卑族的一员。由于父亲是酋长,他的家庭背景非常优越。除此之外,独孤信还是一位以美貌闻名的年轻武士。他喜欢打扮自己,成为了当地的“弄潮儿”,同时也是一位骑射技艺高强的武者。年轻的时候,他以杀卫可孤为傲,开启了军事生涯。公元528年,他随着尔朱荣征讨韩娄,在单挑中斩杀渔阳郡王袁肆周,赢得了尊重和信任。此后,他成为安南将军,领有自己的领地,并在治理二郡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政绩。公元541年,他被委任为太子太保,镇守关中,备受百姓爱戴。独孤信的形象在当时备受瞩目,他甚至被戴帽子的人学着将帽子歪斜,以模仿他的时尚风格。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然而,独孤信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三个女儿。这三位女性竟然都成就非凡,不仅因为继承了他的美貌,更因为她们分别成为了不同朝代的皇帝女儿。长女嫁给了宇文毓,成为王后,后来又晋升为皇后;四女嫁给了唐国公李昞,生下了唐高祖李渊,并被追封为皇后;小女儿独孤伽罗更是嫁给了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成为了他的皇后,为杨坚生下了5个儿子。因此,独孤信也因此被尊称为“天下第一岳父”。他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几朝,虽然主政者多次更替,但他居然毫发无损,保持了稳固的地位。他的女儿们也为历史做出了杰出贡献,因为她们作为少数民族的后代,在唐朝时期成为了常见的身影。这也为唐朝时期的多元文化奠定了基础,甚至连杨贵妃都传闻拥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陕西学生捡到枚26面“骰子”,主动上交,10年后专家才揭开它秘密

然而,这枚多面体煤精组印并非是独孤信生前所使用的东西,因为显然它的使用价值并不高。这个印章无法轻松沾印泥,导致模糊不清。那么,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根据明朝沈溪所著的《印谈》,古人常将印章用作随葬物品。因此,独孤信的这枚多面体煤精组印很可能是在殉葬之前制作的,免去了在墓穴中放置几十枚印章的麻烦。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冒险。通过这枚印章,我们窥探到了独孤信这位南北朝时期的杰出人物的生平和家族的传奇。他不仅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留下了美丽而出色的女儿,为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6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掷”启慧 探秘数学——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小学(东校区)开展五年级上册数学项目式作业
...启慧,探秘数学》项目式作业,一起来看看,两个小小的骰子掷出了怎样的数学智慧,带来了怎样的数学思考吧!小小骰子玩起来看,五年级同学和家长正在进行玩骰子比赛,边玩边记录,探究地不
2024-12-17 17:06:00
中文Demo已上线!用骰子破解克苏鲁未知谜团
《耶兰多的低语:克苏鲁选集》是一款克苏鲁推理解谜游戏,游戏采用纯粹的碎片化叙事风格和独特的分层纸雕场景。你需要通过掷骰获取线索,从变革、谎言与超自然现象交织的漩涡中,拼凑出真相并
2025-03-03 10:14:00
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三原县独李镇初级中学教师李宁为鄂托克旗乌兰镇中学初一学生上课。本报记者 郭妍文/图初中的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怎么做?课改之路怎样走才能行稳致远?近日,陕西师范大
2024-06-18 04:56:00
“真人图书”唤醒学生阅读力
...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今天我推荐的书是《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有人说他把量子力学写得像武侠小说,我觉得也很适合中学生阅读。”12月14日下午,在漳州台商区第一
2023-12-21 08:18:00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越千里征程 育桃李芬芳—记陕西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教师张锦龙本报记者 王莉“同学们,‘蹬地送髋、展体挺胸、后仰甩臂’12个字是《原地后抛铅球》技术动作的要领,
2023-08-09 07:45: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本报讯 (记者 张梅 实习生 乔中慧)8月16日,“生态科学”全国中小学科技教师科普研修活动在西安举办。这次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2023-08-28 02:36:00
...五”的脚印,大富翁地图标注着“山羊养殖场”,飞行棋骰子转动间穿越《鲁滨逊漂流记》的28年。学生们将自己阅读的经典名著情节蜕变为斑斓的棋盘,将鲁滨逊的荒岛求生史分解成游戏元素:
2025-03-10 10:56: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陕西公安集中展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果本报讯 (记者 张英)4月26日,全省公安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成果展暨涉案物品集中销毁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安城市
2024-04-28 03:17:00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协同多元主体育人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在国家邮政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支持下,充分发
2024-04-04 03: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