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在江心屿的一次送别聚会影响深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30 14: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温州第一位榜眼 宋代浙学最后一位领袖和集大成者

他在江心屿的一次送别聚会影响深远

他在江心屿的一次送别聚会影响深远

叶适

他在江心屿的一次送别聚会影响深远

■温都记者 连佳佳

■从市区海坛广场旁的蜿蜒小道上山,没走几分钟便看到一座醒目的古墓,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叶适长眠于此。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正月二十日,叶适在永嘉城郊水心村病逝,四月二十五日葬于海坛山南麓的慈山,距今已过去整整800年。

■把时间往前倒推至淳熙七年(1180),那时叶适等永嘉学派学者与永康学派的陈亮正在江心屿相聚,两大学派思想在孤屿碰撞与交流。海坛山与江心屿隔江相望。这头是长眠之地,那里有永嘉学派的记忆。

温州历史上第一位榜眼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谥号“文定”,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人称“水心先生”。

叶适在少年时,便与永嘉学派名儒陈傅良成为忘年交。绍兴三十年(1160),叶适11岁,陈傅良在县城林元章家执教,教育林元章的两个儿子林正仲、懿仲。叶适经常在林家嬉戏,便有机会得到陈傅良的指导。“余亦陪公游四十年,教余勤矣”,根据叶适的回忆,他与陈傅良相识四十年之久,受陈傅良的影响最深。

陈傅良是永嘉事功学派创始人薛季宣的大弟子,叶适还得到了薛季宣另一弟子王楠的指导。他为王楠所作的墓志铭:余稚从公至耄。

叶适少年时期家中贫困,他只是短暂地在书塾学习了一段时间,主要靠自学成才。16岁别人还在从师学习的年纪,他便到乐清白石北山小学舍执教,在教书谋生计的同时自学。这样的生活一直维持到乾道三年(1167)。其间从学与结交的师友,还有王十朋的门人叶士宁与林鼐、林鼒兄弟等。

27岁时,叶适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又一位贵人周必大,并在他的保荐之下参加漕试,中得举人。淳熙五年(1178),叶适参加礼部试,高中进士第二名,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榜眼。他一生宦海沉浮数十年,官至权(代理)工部侍郎、吏部侍郎。

嘉定元年(1208),叶适回到故乡,专心著述讲学,奠定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与学术地位。他反对“义利两分”,集成永嘉学人的思想精华,并将之系统化,把永嘉学派推向鼎盛,被誉为“宋代浙学的最后一位领袖和集大成者”。

罢官后在家中讲学

开禧年间,南宋北伐失败后,叶适临危受命,坐镇建康(今南京)。然而,叶适在前方与金兵浴血奋战之际,一批投降派的官员诱杀了韩侂胄,向金国乞和了。不久,叶适被弹劾,朝廷以所谓“阿附权臣,盗名罔上”的罪名,将叶适罢官。他58岁便结束了政治生涯。

叶适回到永嘉老家,之后便在家中悉心讲学十六年。南宋著名学者刘宰记述叶适的讲学情况:叶水心在永嘉,户外之履常满,盖其师友相从,亦徘徊而不忍去。

叶适《水心文集》

叶适在当地名望很高,吸引了许多温州青年才俊上门求教,有永嘉薛师石、瑞安曹豳,还有台州、余姚、福建等地来受业的学者。当时温州出现了四位出色的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号灵秀)。他们四人的字或号中皆有“灵”字,且彼此旨趣相投,创作主张一致,诗风相近,自成一派,故世称“永嘉四灵”。

“四灵”都是叶适的后辈。吴子良《林下偶谈》卷四说“水心之门,赵师秀紫芝,徐照道晖,(徐)玑致中,翁卷灵舒,工为唐律。”因而有人认为“四灵”都是叶适学生。实际上只有徐玑一人是叶适弟子,其他三人则是门下客或朋友而已。

叶适十分欣赏他们的诗歌,编有《四灵诗选》,选诗五百篇,由江湖派诗人陈起(芸居)予以刊行,并说:“往岁徐道晖(照)诸人,摆落近世诗律,敛情约性,因狭出奇,合于唐人(指中晚唐诗人)”。叶适和他们有酬唱。

赠徐灵渊(玑)

叶适

欧、虞兼褚、薛、事远跡为尘。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尽归严号令,富有活精神。碑板荒唐久,遄看走四邻。

两大学派在江心交流

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被誉为浙东三大事功学派,三大学派在思想上表现出诸多共识,联系密切。

南宋淳熙七年(1180)夏秋之际,丁忧在家的叶适代表永嘉学派,与永康学派的“掌门人”陈亮在江心屿聚会。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今金华)永康人。叶适与陈亮相识多年,乾道四年(1168),叶适游学婺州永康时二人便结识了。乾道八年(1172),叶适游学婺州以谋生计,客居永康陈亮家中。

陈亮至少有过4次温州之行,陈傅良、叶适等人也曾多次到永康探望陈亮。正如陈亮最亲近的朋友吕祖谦所说的,陈亮与永嘉学派“诸公相聚,彼此想互有发明”“相聚计甚乐”。

这次江心聚会,正是永嘉诸友为陈亮送行。陈亮不忍与永嘉诸友离别,有感而发,在江心留下了逸兴遄飞的诗作。

南乡子·送永嘉诸友相饯

陈亮

人物满东瓯,别我江心识俊游。北尽平芜南似画,中流,谁系龙骧万斛舟?

去去几时休?犹自潮来更上头。醉墨淋漓人感旧,离愁,一夜西风似夏否?

参加这次聚会的还有陈傅良、许及之等人。陈傅良是永嘉学派承前启后的学术巨擘,许及之则是南宋温籍诗人存诗最多的一位,难怪陈亮会感叹“人物满东瓯”。

陈亮还带来了吕祖谦致叶适的书信。淳熙三年(1176年)春天,陈亮第一次到访永嘉。吕祖谦写给陈亮的一封信中提到:“正则且得啖饭处,去岁相聚,觉得其慨然有意,若到雁山,必须过存之也”,意思就是叶适目前生活困难,暂且有个吃饭的地方,如果我到雁山(在乐清境内),一定去探望他。吕祖谦是金华学派代表人物,由此可见浙东三大事功学派往来密切。

永嘉学派馆

永嘉学派馆位于海坛山山顶,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短视频等前沿科技,系统挖掘永嘉学派文化内涵,生动呈现永嘉学派人物观点,为永嘉学派的传承和发展打造了一座可看、可体验的数字文化馆。

开放时间:9:30-12:00;13:30-17:00(周一闭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30 1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叶适在学术方面有哪些成就与影响
...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主要成就学术思想叶适在在宋代学术史上
2023-06-11 10:46:00
永嘉学派:南宋时期的独特学术流派
...吕祖谦;永康学派,代表人物陈亮;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据黄宗羲《宋元学案》说,其时,能与朱陆之学并世而立者,惟永嘉学派。可朱熹不这么认为,他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
2023-09-03 22:33:00
聊聊南宋官员、思想家、文学家——叶适
...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人物生平家境贫寒叶适于宋高宗绍兴二十
2023-06-11 10:48:00
...开始,简要介绍早期浙学及武义地方文风对后来明招山之影响,下分两个小单元,一为“浙学滥觞”,表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浙江先民向来注重实践,并凝结出“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思想
2024-09-06 12:47:00
宋韵·浙学溯源陈亮主题书画展在浙江展览馆举办
...思想,和永嘉学派、金华学派中的一些核心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南宋以来浙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这些思想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能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的重要文化源流和文化
2023-10-10 15:13:00
(微观亚运)杭州亚运会火炬温州传递 叙述“千年商港”蝶变跃升
...蝉街、五马街、公园路、环城东路、安澜亭(古港遗址、江心屿)、瓯江路,最后到达城市阳台。温州古城至今保留着“山水斗城”格局。上述火炬传递路线是一条温州城市发展脉络线,串联千年古
2023-09-15 21:22:00
...吕祖谦为中心的婺州学派,以陈亮为中心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中心的永嘉学派,以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等人为代表的四明学派以及以黄震为代表的东发学派等。浙学各大学派之间,交往频繁,
2024-08-22 06:56:00
...听那不时传入耳鼓的嗵嗵鼓角之声。对此,有人说当年在江心屿上锣鼓喧天旌旗蔽日排场得很的温州第一把手,就是非常有骨气且胆敢跟奸相秦桧叫板的状元郎郡守张九成,抑或是著名廉吏王大宝、
2023-12-12 14:07:00
慈善之光穿越百年
...海道尹。在职期间,黄公先后修浚了温州城区河道、重修江心屿文信国公祠、举办中医会试、捐俸改建育婴堂、支持创办瓯海医院等,在温留下较好的口碑。 《永嘉礁下港济众社》册子上载有19
2023-03-11 14: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
8台抗战时期缝纫机亮相永清 再现烽火抗战岁月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庞趁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近日,位于永清高新区的缝制工具博物馆举办专题展
2025-08-25 11:23:00
主创:王信 王瑜 杨梦云 杨云飞 蔡城池一审:余从源二审:姚腾 余旭三审:唐全寿
2025-08-25 11:29:00
齐风载典,那些定义齐文化精神的传世著作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齐文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这片诞生了姜太公、管仲、晏婴等贤才的土地,不仅孕育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25-08-25 15:25:00
长图|御外敌,建功业!99岁老兵参与见证世纪变迁
百岁烽火心,一世报国情从远征军战士到新中国建设者,樊超群用一生诠释忠诚与信仰跨越硝烟与时代他始终屹立,始终坚守始终与民族生命同频共振滑动屏幕跟随这位99岁抗战老兵的人生记忆向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英雄致敬
2025-08-25 15:34: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韩家集歼灭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4 19:54:00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