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为进一步深入挖掘宋代“浙学”的文化内核,诠释宋韵的时代价值,近日,“仁山——宋代浙学的碑刻记忆”展开幕式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举行。
本次展览以宋代浙学相关碑刻拓本为主题,结合当代名家题跋,通过35件展品诠释浙学的当世价值,从宋韵文化的历史遗产中,找寻浙江精神的千年文脉。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0月7日。
浙江自古以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期,在学术极度活跃的历史背景下诞生了“浙学”。
所谓浙学,指浙江历史上各家学派的集合。这些学派扎根于越地丰厚的学术土壤中,具有强烈的学术共性:沿袭了汉代以来的两浙治学精神,强调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笃实精神。
浙学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南宋,涌现出以吕祖谦为中心的婺州学派,以陈亮为中心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中心的永嘉学派,以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等人为代表的四明学派以及以黄震为代表的东发学派等。浙学各大学派之间,交往频繁,尤其以吕祖谦及其讲学地明招山最为著名。这些学者的讲学活动和学术争鸣,共同构筑起宋代浙学的基础。
在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很多浙学名家之作,通过这些碑刻拓本,也可以品味到宋韵文化中所体现的开放姿态与深厚文化底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