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高温护水不蛮干,“智”干巧干护清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1 07:24:00 来源:南京日报

无人船保洁、错峰清淤、AI泵站监测齐上阵

高温护水不蛮干,“智”干巧干护清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顾小萍

今年入夏以来,南京已发布多个高温黄色预警。炎炎烈日下,河道保洁、雨污水管道养护等“护水”工作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考验。记者连日来探访发现,“护水员”们并未顶着烈日“硬扛蛮干”,而是凭借错峰作业的智慧与科技赋能的巧劲,以“智干”加“巧干”的组合拳,守护城市的碧水清流与排水畅通。

无人船“披挂上阵”,科技为河道养护降“温”提效

跳上船,拿上打捞工具,河道养护工叶东亮娴熟地清捞水面漂浮的树叶、饮料瓶等各类垃圾,同事黄小军驾驶着电动船匀速向前……7月16日,尽管南京的最高气温达到37℃,但叶东亮表示工作起来的体感“还好”,“以前都是手动船,需要边撑船边清捞,非常累,现在变成了电动船,轻松多了。”叶东亮擦着汗笑道。

而负责南湖水面保洁的陈师傅工作起来显得更有“未来感”——他不需要亲自上船,只是站在岸边阴凉处,轻点手中的智能遥控器,无人电动保洁船便沿着既定航线缓缓驶出,船头1.5米宽的机械臂如同张开的手臂,将漂浮物尽数揽入船舱。“这是水面版的扫地机器人,工作人员不需要直接水面作业。”南京禹贡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道管理科科长丁熠华介绍,在南湖水域,无人船作业采用“动态管理+人机协同”模式:在落叶时节,避开水草疯长季,按照设定航线进行巡回打捞;在非落叶季则采用精准的点对点作业。“目前高温天气下,湖面相对干净整洁,如果巡查发现有个别白色漂浮物,会直接控制无人船进行精准打捞,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效率,也避免了人员在高温下长时间水上作业的风险。”

错峰清淤避高温,力保城市排水畅通

7月17日清晨6时,解放南路上,秦淮御河公司的养护工人吕小银和姜海英等已俯身忙碌。他们熟练地撬开雨水箅子,仔细清掏垃圾,再用高压射水枪冲洗连接雨水箅子和检查井的支管,随后又用内窥镜为雨水主干管“体检”,检查是否有破损或错位。不一会儿,淤泥收集容器就被装得满满当当。尽管彼时气温尚未飙升,但他们的脸上仍挂满汗珠。“清疏雨水主干管是每天的固定任务,最近天气炎热,我们调整了工作时间,比平时提前一小时上岗,延后一小时收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巡查组长岳志豪介绍。

同一时间,和燕路上,南京顺隆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养护工人王义军、项彩叶和张汉奇正配合着对雨水主管、支管进行“洗刷刷”。“我们负责的和燕路段长约4公里,每天推进400米,至少得干10天。”王义军说,为避开高温,他们每天上午的工作时间也提前了一小时,下午上班时间延后了一小时。

记者从南京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了解到,全市养护单位均已调整作业时间,将清疏任务集中在早晚较凉爽时段。

智慧监测系统“上岗”,排水“心脏”被24小时守护

“大陡门泵站A4柜3#机组监测点,疑似存在零地线错接问题!”近日,相关工作人员在收到AI监测系统发出的提示后,立刻到现场断电进行排查,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

“泵站相当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心脏’,其电气设备在高温下更需精心呵护。”南京市水务设施管理中心排水管理科科长赵小云介绍。

记者探访多个泵站看到,为确保泵站电气设备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泵站值班人员持续加大巡查监控力度。他们手持红外测温仪,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对电气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测,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设备温度过高,便会迅速采取降温措施,确保设备始终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而在部分泵站,“智慧用电监测终端”上岗后,人工巡查压力已大大减轻。据悉,这一智慧用电监测平台具备运行监控、告警预警、服务报表三大服务功能。其中,运行监控功能不仅可实时呈现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告警预警功能还会对所有线路按安全隐患严重程度进行降序排列,让泵站运行管理单位可以集中资源优先整改急难险重的线路……“根据经验数据,真正可能致灾致损的隐患线路只占线路总数的3%,智慧用电监测终端平台可以准确高效地找到这3%的线路。”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靠人工逐条查,现在系统直接“点名”,高温天里省了不少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抢险应急预案及超标准洪水预案,做到有备无患。 【】高温日较常年偏多,抗旱压力也不小天气变化无常,一方面要做好防汛,另一方面也要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根据分析,今年夏天,我市
2023-05-18 12:00:00
江苏南京:工地有“凉”策 施工避暑两不误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高温之下,南京建设工地也迎来“烤”验。连日来,我市建设工程调整作息时间,发放避暑药品,开启了“干两头,歇中间”的模式,确保施工避暑两不误。昨天,高淳区水碧桥泵
2024-06-15 10:27:00
工地有“凉”策 施工避暑两不误
...区水碧桥泵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正紧锣密鼓地安装油压管道,加快工程建设,全力筑牢安全度汛屏障。 通讯员 刘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2024-06-15 08:50:00
三伏天带来高温“烤”验 南京菜农有“凉”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种菜不易,高温天种菜更难。当前,正值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伏天,酷热的天气给农作物带来高温“烤”验。为确保市场的蔬菜正常供应,南京各区蔬菜种植户积极做好防暑降
2023-08-17 16:24:00
高温下的“职业健康守门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之基
烈日当空,热浪翻涌,南京城被40℃高温炙烤。在滚烫的厂房间、轰鸣的机器旁,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身着密不透风的工作服,肩负医者职责,穿梭于企业一线,用汗水为劳动者筑起坚实的健
2025-07-18 18:53:00
...通江内河水位较常年偏低1-3米。根据气象预测,近期该市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旱情将进一步发展。鉴于当前日趋严峻的抗旱供水形势,连日来,池州市水利系统积极响应,针对夏季高温,全力做
2025-07-25 19:12:00
全力以赴 保证供水安全平稳
... 赵名威/文 通讯员 张坤鹏/摄眼下已进入“三伏天”,受高温影响,阜阳供水量逐渐攀升。记者从市供水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阜城日供水量达32万吨,相当于半个双清湾公园水容量。为
2023-07-14 11:3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连日来,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泸州市泸县部分地区面临较大的供水压力,为切实做好村镇供水保障工作,泸县水务局将村镇供水工作作为重要的“民心守护”工程来抓,
2024-09-12 13:27:00
降雨+高温,南京等多地蔬菜价格上涨
降雨+高温,南京等多地蔬菜价格上涨专业人士:再上涨幅度有限,将逐渐回落近期蔬菜价格连续上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记者近日在南京部
2024-08-19 07: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唐山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更绿色 在新能源赛道上补链条聚集群
日前,新能源重卡在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矿石码头运输。任小霞摄停车,扫码,启动换电程序……11月9日,在唐山市滦南县的一座电动重卡换电站
2025-11-23 07:46: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陈培培用真心换理解,做百姓的“贴心人”11月12日,陈培培在图书室翻阅民法典。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11月12日
2025-11-23 07:54:00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我省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1月22日,河北省接到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的第五批群众信访举报案件61件(重点关注案件9件)
2025-11-23 07:57:00
塑料袋飘进铁路线动车\
轻飘物侵扰供电线。(南铁厦门供电段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杨霞瑜 通讯员 张文华)看似轻盈的气球、塑料袋,却可能危及铁路线路的供电安全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佘峥 通讯员 陈萍)昨天,厦门十中举行建校50周年发展大会,千余名校友回到集美纺织东路7号参加活动。厦门十中成立于1975年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余蕊)昨日,第五届“大航海时代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峡两岸学术论坛在厦举行。6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2025-11-23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昨日,一场儿童性教育亲子平行课堂在海沧新垵公益图书馆举行。这堂课是市妇联主办、厦门童缘社会服务中心承办的2025年“凤凰之约”公益创投项目——“益儿伞”儿童保护项目的一个缩影
2025-11-23 08:11:00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竣工验收 明年春季投用
马銮湾新城孚中央西小学。项目名片孚中央西小学孚中央西小学位于马銮湾新城孚中央片区核心位置,北临东孚西二路,东临孚中央东路
2025-11-23 08:11:00
11月22日,以“雄奇山水间・新韵红叶情”为主题的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县开幕。“满山红叶,是数十载深耕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11-23 08:30:00
三明清流沙芜乡:渔业稳健发展 生态赋能绘就乡村振兴“丰”景
“庆渔业丰收 绘渔乡丰景”系列主题活动现场。东南网11月23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通讯员 郭诗妤 邱东莲)11月22日
2025-11-23 09:44:00
科技赋能基层 初心点亮乡野
近日,2023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标兵名单公布,吉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璐,凭借在基层科普服务和科技助农领域的突出表现获此殊荣
2025-11-23 10:27:00
城市更新 共创美好|从“有得住”到“住得好” 吉林省住房水平全面提升
“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居住环境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5-11-23 10:28:00
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启幕
11月22日,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赵王阁广场举行。图为《大戏山水间》表演。董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陈正)11月22日晚
2025-11-23 12:13:00
策划:王文静制作:董源、李珊珊
2025-11-23 12:17:00
11月22日晚,以“文启中原,艺兴邯郸”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原民间艺术节在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开启。沉浸式、分布式的展演模式,舞龙舞狮、草编时装秀、苇子灯阵等9个节目沿街呈现,让游客
2025-11-23 1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