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高温之下,南京建设工地也迎来“烤”验。连日来,我市建设工程调整作息时间,发放避暑药品,开启了“干两头,歇中间”的模式,确保施工避暑两不误。
昨天,高淳区水碧桥泵站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高温,正紧锣密鼓地安装油压管道,加快工程建设,全力筑牢安全度汛屏障。 通讯员 刘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
14日下午3时多,在江北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一期单体楼顶,油漆工张洋站在升降车上,正在用手中的打磨机在钢筋框架上打磨。钢与钢的摩擦,火星四溅。此时的阳光依然灼热,张洋的胳膊上、脖颈处渗出了汗水。
“虽然还没入伏,但这几天温度的确高,钢筋框架摸着都烫手。”张洋向记者介绍,自己要先把钢筋框架所有焊缝不平处磨平,再进行除锈,上底漆,加面漆,经过多道程序才能完成抹漆工作。
“热就多喝水,昨天项目上已经给我们配发了水和避暑用品。”张洋拿起自己的大水瓶,咕咚灌了两口,又开始干了起来。
此时,管理人员带着避暑药品在楼顶巡查。“老张,喝一支藿香正气水,歇一会。”工作人员说道。“没那么娇贵,怕吃苦就不干建筑工人了。”张洋接过一支,一饮而尽。
施工单位中建八局三公司现场安全总监仝瑞刚向记者介绍,随着高温的来临,项目调整了施工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同时,每天提供防暑降温用品,提醒工人及时使用。作为2023年度江苏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工程首次应用成型钢筋笼技术,由专业化钢筋加工设备在工厂生产,再运送到工地快速组装。无人塔吊技术的应用,让工人不用爬到高空驾驶室,坐在室内就可实现操控,减少了暴晒。
中国移动长三角(南京)科创中心一期工程6幢建筑在去年完成封顶后,目前全面进入外幕墙和内装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移动华东区域科创中心。
下午4时多,江北地下空间二期滨江站B区施工现场,坐标测量、材料运输、钢筋绑扎……各工种齐头并进,干得热火朝天。
“高温才开始,项目上已经发文调整时间了,你看这会儿的太阳就不是那么强,干活正好。”唐仕义正在一道钢筋笼墙前将一根根钢筋置入其中,再用手中的细铁丝快速地旋转,从而固定成型。“也没数过一天能绑多少钢筋,一分钟拧十几根铁丝是没问题的。”唐仕义说道。虽然只是简单的动作,记者看唐仕义已是汗流浃背,手套也已发黑。“2天就得换一副手套,高温天磨损得快,项目上这块保护得也到位。”他笑着回应。
不远处,“避暑药品领取处”的牌子前,一些工人陆续走过来取用防暑用品。“摆在那里,按需自取,非常方便,我刚才就喝了一支藿香正气水。”唐仕义停下手里的活,抱着大水杯喝了几口。
“针对此轮高温,我们已经采取了‘干两头,歇中间’的措施,减少工人高温时段施工时间。”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现场安全部长李东升介绍,除了发文调整作息时间,项目部还组织工人进场前体检,现场设置避暑药品取用处,发放绿豆汤,开展夏季施工安全培训,确保工人避暑有保障,施工进度不落后。
目前,滨江站该段作业面完成全部立柱桩施工,主体结构全面进入基坑开挖阶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