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14 10:39:00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

到博物馆参观,除了能把“国家宝藏”装在记忆里带走,你还可以把它们的替身“买”回家。

3月8日,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梁庄王珍藏展”文创首饰,十余款1:1复刻梁庄王墓出土文物的发簪、胸针、发夹,让“小姐姐”们都搓起了小手,首批抢购首饰的观众也纷纷晒图分享,“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梁庄王家同款首饰的出圈,既是近年来全国“博物馆热”的有力实证,也是中国文博界“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回顾全国几大明星博物馆这些年推出的“网红”文创产品,你为谁动了心?

湖北省博物馆

据湖北省博物馆方面介绍,去年该馆共为观众带来了400多种文创产品,产品类型包括文具、服饰、日用品、食品等,其中,省博建筑冰箱贴、越王勾践书签和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是2023年该馆最畅销文创产品前三名,而最新推出的“梁庄王珍藏展”文创首饰,因为太受观众欢迎,目前已经补了好几轮货了。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官配CP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与苏州博物馆出品的吴王夫差胖宝剑毛绒玩具,是文创界“比翼双飞”的超级“网红”,它们也被年轻网友定义为“官配CP”,“要买,就得两个都买。”看到举世闻名的顶级冷兵器,化作胖嘟嘟又“软fufu”的玩偶,网友只能说一句:“这两个博物馆算是把年轻人琢磨明白了。”

在此也提示广大文博迷,据湖北省博物馆市场部主任王亮介绍,该馆目前并没有开通线上销售渠道,观众只能亲自到湖北省博物馆内的文创商店“买买买”。但据极目新闻记者了解,苏州博物馆的线上平台也在同时销售越王勾践剑毛绒玩具,此举也让很多网友感叹,“我的CP是真的。”

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出圈,有力推动了全国“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而在这其中,起步最早、跑得最快、卖得最好的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可谓居功甚伟,很多网友都是因为爱上了故宫文创,才开启了自己的“博物馆文创集邮”。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奉旨睡觉

打开故宫博物院的线上销售平台,文博迷会真切感受到何为“闭眼入”。从每年必买的故宫日历,到“小可爱”们最爱的“朕”系列、“奉旨”系列文创,再到琳琅满目的文具系列、主打国风的彩妆系列、文化气息浓郁的礼品系列、独具巧思的玩具系列……有一说一,你真的很难从“故宫商店”空手而归。

戴上一个“朕不能看透”的眼罩,盖一个“纵有要事、醒来再议”的毛毯、桌上再摆一个“奉旨睡觉、吃饭叫我”的便签夹——看过《年会不能停!》的打工人,办公室午休时要不要来一套?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千里江山图》笔筒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故宫日历

如果觉得略显放肆了,那就放一本故宫日历、一个《千里江山图》笔筒、一个《兰亭集序》桌面小屏风,格调立马拉满。

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去年吸引了670余万观众入馆参观,而国博推出的丰富文创产品,也吸引这些观众争先恐后地“为爱花钱”。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中华第一龙”冰箱贴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斗转星移”小夜灯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花鸟玲珑香囊套装

以北宋“天文图”碑拓片为创作原型的“斗转星移”小夜灯、以“击鼓说唱俑”等超人气文物为设计灵感的汉宫乐八音盒、“中华第一龙”碧玉C形龙造型的冰箱贴、复刻清代《大观园图》的纸雕灯、以馆藏文物《鎏金银香囊》为设计元素的花鸟玲珑香囊套装……拥有143万余件馆藏文物的国博,没有在文创领域让观众失望。

陕西历史博物馆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观众,吃了虎符饼干吗?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虎符饼干

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之一,虎符早已通过各种古装剧为人熟知,而虎符饼干就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的“错金杜虎符”为设计原型,将沉甸甸的文物变成“可爱多”的零食。这款饼干一经推出便成为文创“网红”,风头不逊于文创雪糕。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唐代仕女盲盒

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创“初代网红”——唐代仕女盲盒,多年来一直是无数年轻网友的心头好,都说唐代以胖为美,这些盲盒中的美人们就是最好的解读。

河南博物院

到河南博物院只买一样文创,应该选啥?正确答案:考古盲盒。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考古盲盒

作为全国博物馆文创盲盒的先行者,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款盲盒主打“开盒一把铲、‘宝物’自己挖”,它创新性地将青铜器、元宝、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藏进土中,让购买者亲自体验“田野考古”的乐趣。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考古盲盒

考古盲盒在全国一炮而红后,河南博物院又陆续推出文物修复盲盒、铜镜打磨套装等包含DIY元素的文创产品,帮助年轻群体更真切地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

你或许还没有去过甘肃省博物馆,那你听说过“马踏飞燕”丑娃娃吗?

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路数狂野的“马踏飞燕”玩偶,成为当年最火的博物馆文创产品,由于玩偶每次上新都快速售罄,被网友调侃道:“车间工人的缝纫机都踩冒烟了。”

负责开发“马踏飞燕”玩偶的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人员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创产品能否出圈,要看它是否具有社交属性,而在年轻人看来,“马踏飞燕”的丑萌特性令人眼前一亮,大家忍不住要购买、分享和传播。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拿捏”玩偶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拿捏”玩偶

“马踏飞燕”玩偶收获空前成功后,甘肃省博物馆后来又陆续推出以馆藏文物为设计原型的“牛哞王”玩偶、“拿捏”玩偶,再次引发购买狂潮。

上海博物馆

今年4月14日前,如果你有机会去上海,不妨去上海博物馆看看“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毕竟能在中国博物馆里看到达·芬奇油画真迹的机会并不多。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王羲之《上虞贴》雨伞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达·芬奇抱枕书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达·芬奇抽纸盒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达·芬奇单肩包

除了赏文物, 到博物馆别忘了“买买买”

莲塘乳鸭小夜灯

当然,如果去不了现场,也能在上海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里感受一把“文艺复兴”:取材自达·芬奇签名和《自画像》的单肩包,一背上身就多了些“腔调”;设计灵感源于达·芬奇手稿集册的抱枕书,让人一秒梦回五百年前;带有达·芬奇元素的车载抽纸盒,造型简约、方便实用……如果这些文创产品都不能打动你,那就再瞧瞧上海博物馆的爆款文创“莲塘乳鸭小夜灯”、王羲之《上虞贴》雨伞等,也是经受了市场考验的“必败产品”。

(图片来源:各大博物馆公开资料)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助力中意文化交流,国内首个通过3D建模呈现的达芬奇艺术虚拟展在支付宝小程序上线
...供 360 度全方位视角,让中国艺术爱好者能够在一个虚拟博物馆中欣赏在世界各地不同博物馆展出的达芬奇作品。在虚拟博物馆里,用户可以在中文讲解的导览下,欣赏达芬奇生平最具代表性
2023-06-05 15:00:00
来上海博物馆里打卡寻“龙” 看千年龙文化演变
春节期间,到博物馆看展也是了很多人的休闲度假之选。这段时间在上海博物馆,除了馆内常设大展,一场迎春生肖特展也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打卡寻龙。总台记者 胡祎玮:上海博物馆可以说是春节期
2024-02-13 14:08:00
“解密达芬奇——跨时空科技与艺术重现”特展在广州开幕
...是广州艺术博物院首次引进的国际科教艺术展览,是该市博物馆系统举办的首个收费特展。公众看展览。主办方供图“这些作品不仅是对达芬奇精神的致敬,还激励我们与新一代一起挖掘潜能、探索
2024-12-21 15:30:00
南京节目第四次获得中国杂技最高奖 《博物馆惊魂》勇摘“金菊”南报网讯(记者邢虹)6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在深圳欢乐谷落幕。由南京市文投集团、南京市
2024-06-23 08:39:00
又被盗了!大英博物馆为何三番五次丢东西 | 京酿馆
▲当地时间2023年8月17日,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图/IC photo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品再度被盗,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到公元19世纪的黄金珠宝和宝石等艺术品失窃。但馆方却
2023-08-18 14:29:00
...的“发现敦煌——敦煌艺术情景式特展”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正式启幕。展览以时间为线,分“发现敦煌”、“守护敦煌”、“传承敦煌”三部分内容展开。通过数字光影科技,如体感互动交互、
2023-12-07 16:00:00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展背后的故事
...“携手”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淑君从与德国三大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启蒙的艺术”,到和大英博物馆等合作的“瓷之韵”;从“引进来”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到“走出去
2024-02-20 10:00:00
南京四夺中国杂技最高奖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滑稽节目《博物馆惊魂》勇摘金菊奖南京四夺中国杂技最高奖本报讯 (记者 陈洁) 6月22日,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决赛在深圳落幕。由南京市文投集
2024-06-23 05:55:00
遛娃好去处、拍照打卡地,社交新选择……博物馆加速走进生活
...化名片、社交拍照圣地、休闲遛娃好去处……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更多元的角色。恰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在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的指导下,大众点
2024-05-20 14: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