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强郁文
白墙、红瓦,一幢幢造型各异的农家新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茶园、药园,一垄垄产业基地郁郁葱葱,欣欣向荣;路畅、灯靓,宽阔的水泥路向远方蜿蜒伸展……这里是湖北省英山县陶家河乡英太寨村。
英太寨村毗邻安徽省岳西县,是典型的老区村和边远山区村。近年来,村两委紧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建设机遇,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老区振兴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发展药材、茶叶等绿色支柱产业,让红色经济红红火火,绿色发展生机勃勃。
依托园区开发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已于去年11月1日开园迎宾,作为园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军民情展示带位于英太寨村。在服务英山园区建设和开发进程中,村两委抢抓机遇,借力发展,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红色景点、道路交通、环境整治、生态绿化等建设。
红色景点建设方面,争取英山园区建设项目支持,在当年红军医院的遗址上,贴近革命年代历史特征,进行场景复原、氛围再造,建成新的红色景点——红军医院,同时保护性修复了红军洞、红军墓地等红色遗迹。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修环村公路1.6公里,新建仿古连心桥一座,铺设长征历史步道500米,与英山园区相连接。在村部、路口等醒目处,通过墙画、廊绘等形式,描述当年“做军鞋、捐军粮、送子参军”等军民情深的感人场景。
村居环境改善方面,按照园区建设要求,以“保护、展示、传承”为理念,对农居外观铺装、建筑立面、道路植绿等方面在保持乡土气质的前提下,统一材料、进行风格控制,与园区总体布局相协调。引导农户主动配合园区建设,自觉做到“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补短板,作示范”,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居环境。
发挥能人作用 壮大绿色支柱产业
村两委坚持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铸“红色”之魂,塑“绿色”之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发挥能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绿色支柱产业,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呈现出“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喜人景象。
“英太寨有好山好水,我放不下对老家的感情。”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宣传政策,真情实意邀请,已在外打工致富的刘声寅,回村创办了英太寨农牧业有限公司。
全村200亩茶园一直是农户分散经营,制茶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好资源没有好效益。刘声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收购农户茶叶,制作销售统一经营。今年春茶收入达到120多万元,户平收入近9000元。刘声寅还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让优质农产品蜕变为农民致富的“香饽饽”。
引进一位能人,搞活一地山水,致富一方百姓。英太寨村发挥乡土能人作用,创办县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带动全村乃至全乡茶叶、药材等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长久实效。
建强红色引擎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近年来,英太寨村坚持建好建强党组织,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让人居环境持续美下去,让美丽乡村不断靓起来。
“要啃下‘硬骨头’,必须建强过硬的党支部。”村支书安金祥说。近年来,全村以红色文化引领党支部阵地、能力、规范建设,全村30名党员在“红星之家”开展党建活动,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有了党员冲锋在前,园区建设征地拆迁、药材基地土地流转、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据介绍,英太寨村通过“支部抓支委、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工作机制,激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村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制度,开展“最美垸落”、星级党员、五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激励群众当好“管家”,管好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等日常身边小事,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乡村面貌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全域美”,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荣誉。(胡天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