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考古现场视频直击被“打假”,公众考古需传递知识而非噱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25 20:56:00 来源:科普社会

考古现场视频直击被“打假”,公众考古需传递知识而非噱头

“ip地址河南的人,天天发考古发掘现场的视频,这是允许的吗?”24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了疑问。很快,河南考古官博回应了该网友,并告知这位视频博主他们此前已注意到过,“到处搬运别人的视频来假装在现场,很多都是张冠李戴。考古发掘现场的视频和照片,连我们都不让发,他这可是玩得很热闹。”该视频博主介绍自己为“考古发掘现场实况,古墓考古发掘现场”,所发布的视频配的文案也基本都是某某地发掘出某代某古墓,不少视频以第一视角拍摄,并配解说,视频颇有“现在进行时”的感觉,“今天发掘一座宋代将军古墓”“这几天我们对这座元代将军墓进行了发掘”“今天我们打开这座古墓的封门。”看似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不过记者根据该博主在视频中透露的挖掘地和古墓信息进行搜索,并不能搜索到相关考古发掘的公开报道,这些视频的来源存疑,讲解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是要打一个问号。其所发布的一些视频流量还比较高,点赞也有两三万,但也有网友质疑视频的专业性“这是盗墓吗?这么粗暴的。”评论区中还有一位网友@河北文旅和河北公安,质问“领队允许拍摄吗?可以发视频平台吗?报备了吗?不涉及泄露的问题吗?”

考古现场视频直击被“打假”,公众考古需传递知识而非噱头

记者调查发现,这个“赛道”上的人还不少,基本上视频、图文制作都比较粗糙,时间、地点等信息语焉不详,还有的内容基本上就在“看图说话”,一张来源不明的看上去是考古现场挖掘的图片,配上文字解说这是某某古墓里面发现了“好东西”等等,还有的视频评论区打起了盗墓“黑话”。这之中还混进来了一些使用生成式AI进行创作的,一名以发布各种文物的照片、考古现场照片、视频片段为主的博主在个人简介中写道“部分内容由AI生成,真假自行辨别。”在我国不存在私人考古行为,个人开展相关发掘行为不符合法律法规,这些没有具体的地址,缺乏详细的信息,语焉不详的“考古现场直击”难以判断到底是真的考古现场被移花接木了还是摆拍作秀,但毋庸置疑的是传播文物考古知识是假,“开墓穴探奇珍”的噱头是真。考古现场不是多么神秘的存在,不仅在新闻报道里可以看到考古现场的工作人员到底是什么状态,还有大量拍摄考古发掘工作的纪录片可以让好奇的观众们了解古墓的开掘和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和知识,现在也有非常多专业考古人活跃在社交平台,与网友们交流分享考古队工作近况和文物、文博方面的知识。

考古现场视频直击被“打假”,公众考古需传递知识而非噱头

互联网时代,公众考古学最重要的传播对象公众广泛的活跃在社交平台,短视频自媒体的出现一方面确实在考古与公众接轨上做出了成绩,专业的考古、文博学者加入短视频大军,在保证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把知识用更有趣的方式传递给了受众,公众对于文博的热情、文物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以此为噱头的也不少见,不仅是传播错误的知识,更有可能助长了“考古等同于官方盗墓”的错误观念,正如著名考古学者刘庆柱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公众考古需要传达给公众一种正确的知识,不能将其变成噱头。不管发布者基于何种目的,都必须在法律范畴内进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前,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内容,一些视频博主和主播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宣
2024-10-29 00:51:00
听泉鉴宝APP下架多个商品,“泉哥”最新直播未见鉴宝环节
...前,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内容,一些视频博主和主播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宣
2024-10-30 18:09:00
...些平台的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方面的内容。近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联合部署开展相关违法违规内容专项整治行动,对网络短视频和
2024-10-30 07:24:00
...花鸡到底是谁创造的美味”……近期,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教授张良仁制作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上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眼球,激发了诸多年轻群体对考古学的兴趣,进一步引发公众对该领域的广泛
2024-03-13 14:49:00
视频博主探访荒野古墓掉进盗洞摔伤,专家:私自探索古墓不宜提倡
...探墓”这种方式宣传文物保护以及墓葬知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家则表示,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私自探索古墓这种行为不宜提倡。李逸明的探墓视频号。网络图“逸明荒野探墓”本名李逸明
2024-03-26 12:49:00
十大考古进公园 | 打破你的知识盲区!“移动考古公开课”来咯
...州网讯 (本网记者 应腾 王华) 7月2日,《强国讲堂·十大考古进公园》以“移动考古课堂”形式亮相贵阳观山湖公园,将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的发掘与收获,用知识脉络图打造系统、
2023-07-03 18:29:00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唐三彩女立俑……这本拿在手上厚实又轻巧的书籍——《考古真好》8月20日在上海书展上首发。“一百个故事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这本书的内容亦如书名和书籍的装帧设计一样既通俗又充满
2023-08-31 12:46:00
南大考古教授成“美食博主”:初衷是解决经费问题,美食更贴近生活
...,神情严肃。这很符合他的学者身份。1991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随后赴美留学,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2014年,张良仁加入南
2023-11-18 09:57:00
“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郑州5月20日电 题:“到考古工地去看看”渐成文旅新趋势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考古探方中,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遗址加固作业;探方之外,参观团队跟着讲解员的步调聆
2024-05-20 22: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