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31 12:46:00 来源:戏说三国

灰白色的书封上,压印着时下最热门博物馆的一个个“明星”文物,从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凌家滩文化玉人到击鼓说唱俑、长信宫灯、唐三彩女立俑……这本拿在手上厚实又轻巧的书籍——《考古真好》8月20日在上海书展上首发。

“一百个故事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这本书的内容亦如书名和书籍的装帧设计一样既通俗又充满趣味性。这也是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高蒙河在十余年间普及公众考古学的又一结晶,力图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去讲述专业而又严肃的考古事件和考古现象,使得考古学变得生动而有趣,易于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书封上的压印“文物”

谈及《考古真好》这本书的出版契机,高蒙河介绍说,2012年,他应《科学画报》邀请,在杂志上开辟了中国首个“公众考古”专栏,每月一期,持续至今。

十年间,高蒙河的专栏将考古学知识普及化地传播,深受公众喜爱,对公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吸引了众多读者从中小学时代追随至今,也影响了一些学子投身我国考古事业。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上海书展新书发布会现场

《科学画报》于1933年由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创办,旨在“普及科学知识于儿童于一般民众”,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科普刊物。今年恰逢《科学画报》创刊90周年,《考古真好》精选“公众考古”专栏最具代表性的100篇考古故事集结成册。

《中国最早的花鸟画》《三星堆的外来器物》《太空解手与古人如厕》《马王堆老太太的假发》《考古不挖帝王陵》……翻看目录,这一个个文章标题就足够“吸睛”,不禁吸引人往下阅读。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科学画报》“公众考古”专栏

在公众眼中,本书作者高蒙河也有着多元“面孔”,他既是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严谨的学者,同时他也是微博大V(微博ID:考古老高),活跃于大众媒体普及考古学知识,致力于公众考古学,最早在复旦大学讲授公众考古课,最先在《科学画报》开辟中国首个“公众考古”专栏,持续至今。

他也是比较早参与策划良渚博物院、陕西考古博物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等重要博物馆、遗址公园展览展示项目,近年来更是频频参与《中国国宝大会》《中国考古大会》等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策划和录制。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科学画报》

“考古学家的皮囊里装着一颗‘好玩’的心;斜杠人生中也做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策展人、考古纪录片和遗产节目策划人,还最早在大学讲授公众考古课,为中学生和考古‘小白’们撰写看得懂的‘考古爽文’……”《考古真好》封底一段话概括了“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考古真好》高蒙河著

发布会上,高蒙河讲述了自己从事公众考古学历程和新书《考古真好》的创作心路。“首先我要把这本册子献给我的师爷苏秉琦先生,他算是中国公众考古学的开山祖师,我是受了他的影响,一直追随他的脚步。”高蒙河说,苏秉琦先生的著作《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国远古时代》等都曾风靡一时,对社会公众了解考古怎么样复原历史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中国远古时代》在当时销量就很大,而且被翻译成各种版本,对公众的影响非常之大。“我的研究生导师张忠培先生、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林沄先生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会在公众考古传播的路上走到现在。”高蒙河说。

高蒙河也分享了他对中国百年考古观的变化理解。《考古真好》分为“考古发现篇”“考古研究篇”“考古保护篇”“考古利用篇”“考古传承篇”五个篇章,这样的篇目设置,也正是反映了中国考古百年来考古观的变迁,从文物考古工作最初的“重发现”、“重保护”到如今迈入发现、研究、保护、利用、传承的“全考古时代”,契合了我国长期坚持的“十六字”文物工作方针到“二十二字”文物工作新方针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星堆文物如何体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的谱系构成》作主题报告。 高蒙河高蒙河曾参与三星堆考古工作,在主题报告中,他基于三星堆的文物形态探讨古蜀文明、中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交往过程。他指出,三星堆所对应的时间大
2024-04-02 10:37:00
杭州日报讯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评选结果日前揭晓,包括宁波奉化陈王遗址、杭州桐庐沈家畈遗址等10项考古发现上榜。这项评选活动由省考古学会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被昵称
2024-01-24 07:08:00
聊聊曹操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一个村民找到了,他在自家农田发现了一个大坑,在经过考古学家的勘查后确认了此处为曹操墓。而且他们在墓中专家找到了一具少女骸骨,揭示了曹操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河南安阳,曹操墓地考古
2023-11-03 19:12: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 海南日报记者 李豌水下考古究竟是怎么进行的?出水文物怎么修复?这背后大有学问。“中国水下考古已走过30多个年头,海南水下考古虽稍有滞后,但以‘华光礁I号’的
2023-12-04 07:27:00
考古遗址“潮”成度假胜地(文化中国行)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5月4日,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600多年古老商代城墙下,“巍巍亳都 活力管城”潮流青年艺术季活动精彩纷呈,汇集潮流艺术家展览、复古机车派对、不插电音乐会
2024-05-05 02:58:00
聊聊伯希和与被考古的亚洲的关系
...有中国的土地在接受逐寸的考察,而是整个亚洲在经历被考古。研究(考古)亚洲,这正是法国1900年在西贡设立远东学院的目的,其成员阿尔弗雷德·福歇1901年已在越南南部开掘占城遗
2023-02-23 14:06:00
文化中国行|玛瑙山营盘遗址:清代山城的代表性遗存
...乡村治理情况的一面镜子。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结合考古、文献与口碑的玛瑙山营盘遗址研究现任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曾参与过玛瑙山营盘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他回忆了该遗址的考古发掘
2024-05-07 23:21:00
历史文化景点受热捧 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三天接待游客超5000人
...绝。国庆黄金周前三天,仅仅“开园”几天的忠县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人气火爆,共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观光车行进在蜿蜒的景区道路上。通讯员 赵军 摄“期待了很多年,今天终于有机会
2023-10-02 12:38:00
探店美食 讲述考古南大教授跨界科普火出圈□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中国人最早撸的串,出现在宁夏中卫的长乐汉墓;油条为啥是成对炸?那是因为南宋临安卖早点的摊主为岳飞鸣不平,把面
2023-11-18 10: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