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面对满目疮痍和危在旦夕的大明江山,范复粹作为首辅,他是既自责又无奈,只好向崇祯帝朱由检乞退。在他离开内阁后,张四知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第六十四位内阁首辅。
张四知(1583年——1646年),字贻白,号岩叟,山东兖州府沂州(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他在明朝虽然官至内阁首辅,但却并没有任何建树,唯一被后世记住的地方,恐怕就是第一个投降满清的大明首辅。
张四知出生于读书世家,其父张渭虽没有为官为宰,可在当地也算是小有名气的读书人。直到四十岁时,张渭尚没有子嗣,但始终未曾动过休妻的念头,夫妻二人非常的恩爱。
在妻子的多次规劝下,他为了传宗接代才纳得一妾。据说,在成亲当晚,姑娘啼哭不止,因为张渭年老而不甚愿意,拒绝与他同房。张渭也不生气,更不勉强,答应把她送回家去,但姑娘说即便送回去清白之名也毁了。
张渭无可奈何,只说我在外堂单睡,你在里屋单睡,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后,我们再从长计议,商量你究竟何去何从。
妾对此感动不已,认为张渭真的是一位谦谦君子,终于愿意为他生儿育女。第二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为了纪念这段趣事,张渭为儿子取名“张四知”。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张四知很早便开始接受系统的封建教育。而且,他本人不仅勤学苦读,天资也甚是聪颖,七岁时就能题诗作对,成为十里八乡的神童。
学堂读书之时,私塾先生眼见马尾巴的鬃毛被风吹散,缕缕可观,便随口吟道:“风吹马尾千条线。”话音刚落,就听见有学生在背后对答:“日照龙麟万点金。”自此开始,张四知赢得了神童的赞誉。
可惜,张四知“张神童”的科考之路却并不顺畅,在一次次的进阶考试中都屡屡碰壁。直到父亲过世,张四知都没有考中举人,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1620年,已经三十七岁的张四知才通过了当地的乡试,获得参加会试的机会。两年后,张四知终于通过了会试,作为庶吉士留京学习三年,之后被授予了检讨之职。所谓检讨,是位次于翰林院编修的一个史官。
之前,在“大明首辅系列”中曾经提到过,明朝成为进士后还要作为庶吉士学习几年,根据学习成绩进行工作分配。成绩优异者会成为翰林院编修,成绩中等者会成为御史或言官,成绩下等者会被外放担任县令之类的基层官职。
期间,正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登基后,阉党和东林党死磕的时候,双方一度搞得“热火朝天”,“刺刀见红”。见到如此泾渭分明和壁垒森严,张四知选择蜷缩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行两不相帮和两不得罪的政策,静待结果的明朗化。
眼见阉党彻底击败了东林党,完全把持了大明的朝政,张四知开始向阉党逐渐靠拢,但他非常的谨慎。很快,张四知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升任了国子监祭酒一职。
1627年,浑浑噩噩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在做了七年皇帝后,稀里糊涂的死掉了。最关键的一点,他还没有子嗣留存,大明的江山只得交由信王朱由检来继承,史称崇祯皇帝。
崇祯在做信王时就是一位志大才疏和眼高手低的皇子,只是碍于阉党的势力太过强大,才选择装傻充愣。如今称帝了,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倚重东林党,彻底清算魏忠贤的阉党势力。
基本上,但凡与魏忠贤有勾联的文臣武将,崇祯都一律问罪,要么砍头,要么流放,最轻的也得罢职。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生怕哪天就被东林党以“疑似阉党”的罪名清算。
随着这股“倒阉”的势头,张四知的好运竟然来了。因为崇祯整饬阉党的动静太大,颇有矫枉必过正的意味,导致了许多官员纷纷落马,有的被骂走,有的被吓走。突然间,大明的朝廷中腾出了许多的优质岗位。
如果放在以前的嘉靖朝和万历朝,这都不叫个事儿,朱皇帝会照常的罢工或者怠工。但崇祯帝不同,他是啥事儿都要管,事无巨细统统上手。眼见内阁和朝廷缺员严重,崇祯立即下旨扩招。
首先,崇祯通过“抓大会”,选择了六位大臣入阁参预机务,与原先的三位阁臣一同组成了明朝历史上最庞大的九人内阁。之后,他又着力提拔了一大批的朝臣以填补前面出现的空缺,在这些人中,就有张四知,他被授予了礼部右侍郎的职位。
此时的张四知,已经摸清了崇祯皇帝的好恶和路数,每每都拣他爱听的话说。同时,他还很快搭上了崇祯帝眼中的红人温体仁,学习如何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
1634年,在首辅温体仁的力荐之下,张四知被授予了吏部尚书之职。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之势,关内关外同时发力,搞得崇祯手足无措,只得通过一次次的更换内阁首辅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
崇祯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马灯似的更换内阁成员。一句话,当时的内阁大门敞开着,阁臣既在乌央乌央的进,也在乌央乌央的出,热闹得很。对朝臣来说,入阁并不太难,熬几年就行了,只是入阁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快下岗了。
随着又一次推选阁臣,作为吏部尚书的张四知自然是榜上有名,出现在了六人候选名单之列。
不过,张四知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给事中张淳就提出了弹劾,举报他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期间涉及贪腐和受贿。而且,他的资历尚浅,实在不适合入阁为辅。据《明史·张四知传》记载:
给事中张淳劾其为祭酒时贪污状,四知愤,帝前力辨,言己孤立,为廷臣所嫉。帝意颇动,薛国观因力援之。明年五月与姚明恭、魏照乘俱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此次弹劾,将张四知惊出了一身冷汗,而一向阴晴难测的崇祯皇帝也深以为然。紧接着,虽然张四知极力自辩,但还是被踢出了入阁候选人的行列,幸亏首辅刘宇亮替他求情,才没有被进一步问罪。
剔除张四知后,崇祯一次就任命了剩余的五位候选人入阁,分别是程国祥、杨嗣昌、方逢年、蔡国用和范复粹。联同当时的首辅刘宇亮,还有傅冠和薛国观,一共有八人同时在阁。
幸亏,在“雷厉风行”的崇祯帝执政下,他们入阁快,出阁也快,没几天就又有大量缺员了。在1639年,张四知、姚明恭和魏照乘三个人,一同被崇祯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准许入阁参预机务。
由于遍及关内的流民起义,明廷只得在防卫辽东的同时,加紧剿匪的力度。可惜,各地的匪患越剿越多,甚至还有官军和流民一同造反的现象。
在这些农民起义大军中,尤以李自成的势力最大,影响最大。甚至于,他们还在攻陷安徽凤阳时,将老朱家的祖坟扒的一干二净。
眼见明朝的气数将尽,而自己又实在无回天之力,首辅范复粹在奏请崇祯大赦天下后,就黯然宣布辞职回乡归隐了。
就这样,张四知接任了大明首辅之位。不过,由于张四知德行和能力俱有亏,所以他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面临没完没了的弹劾奏疏。基本上,张四知张首辅每天的工作不是处理内阁事务,而是集中精力处理弹劾自己的奏折,必要时还得向崇祯帝上疏自辩。
三个月后,崇祯帝和张四知两个人都累了,可是言官们却没有累,弹劾疏依然是铺天盖地。于是,精疲力尽的张四知只好请辞,而精疲力尽的崇祯也很快准辞。或许,张四知辞职归乡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解脱。
多尔衮
1641年,清军在睿亲王多尔衮和大贝勒豪格的率领下,一举突破了长城防线,之后攻入了山东境内。
当时,山东巡抚颜继祖在德州坚守待援,本还有一线希望。但是,由于明廷内部在是战是退的问题上意见不一,终于导致贻误了战机,使得山东济南失陷。接着,就连登州、莱州等地也相继失守。
于是,退休在家的张四知不幸被清兵俘虏了。被俘后,张首辅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选择投降清军,高喊自己是明朝的前任首辅,愿意向大清效忠。
就此,他成为了入关前降清官职最高的明朝官员,毫无骨气和气节可言。据《清史稿》记载:
固山额真杜雷败贼于庆阳,故大学士张四知来降。
投降后,满清对于这种毫无骨气的并不重用,堂堂大明首辅仅被清廷授予了济宁道御史一职。即便如此,张四知还是欣然赴任去了。
1646年,也就是顺治三年,清军入关后已经逐渐稳定了政权,但降清的张四知却始终不被满人信任,更没有得到重用。由于张四知的牢骚抱怨之言遭到弹劾,清廷很快将他问罪查办,最后还被处斩了。
回顾张四知的一生,除了对于官场的向往和权位的迷恋以外,再没有过什么功绩。难怪,张廷玉在《明史》中这样评价他:
庸劣充位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