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汪梦婷
公募基金改革持续推进。
5月7日下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全文公布,方案提出25条改革措施,涉及权益基金收费模式、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行业薪酬管理制度等市场关切问题。
“改革的要点就是引导绝对收益考核、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并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我认为还是非常切中要害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在今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随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加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投资者的获得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普遍下调。据天相投顾数据,去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为1226.78亿元,相比2023年的1333.46亿元,减少106.68亿元,下降约8%。
公募改革方案正式落地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金管局、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公募基金将迎来重要改革,证监会将于当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方案》)。
5月7日下午,上述《方案》如期公布。方案共提出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等25条举措,对市场与社会关切进行回应。
具体来看,重点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第二,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制定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明确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修改、披露、持续评估及纠偏机制,对基金公司选用业绩比较基准的行为实施严格监管,切实发挥其确定产品定位、明晰投资策略、表征投资风格、衡量产品业绩、约束投资行为的作用。
第三,稳步降低基金投资者成本。出台《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引导行业机构适时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与托管费率。推动降低基金登记结算、指数授权使用、信息披露、审计及法律服务等相关固定费用。
第四,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第五,督促行业加大薪酬管理力度。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业内人士: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
“这次改革的要点就是引导绝对收益考核、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并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我认为还是非常切中要害的。”一位基金人士称,“只是这些话说起来简单,实际执行中的问题却千头万绪,能否达到初衷也是未知数。”
上述《方案》中,涉及到基金经理考核的细则引人注目,即“明确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 80%,减少基金经理投资中的追涨杀跌现象。”
据搜狐财经了解,此前已经有一些公司会按照1年、3年、5年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部分头部基金公司,在一两年前对基金经理风格稳定性、相对基准收益的考核,就在向方案上靠拢。
在上述人士看来,A股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基本上七八年一个大周期,如果基金经理没有经历一到两轮的牛熊周期,很难对其综合投资能力做出评判。
“单单滚动过去五年业绩,比如2017~2021年这段时间,可能风格比较稳定,高质量高成长的基金经理表现比较好,但对偏价值的是有失偏颇的。”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从现在再回滚五年,一些偏消费医药类的业绩又会落到最后。”
关于薪酬改革,《方案》称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最近可以看到,有一些大公司的产品已经开始在修改相应的业绩基准,向一些类似Smart Beta这样的情况去靠。”上述人士称。“更多基金经理可能会做主动的指增模式,配置地更加均衡一些,和这个基指数贴的更近一些,只做一些小幅的行业风格的偏离和个股的优选。”
去年公募管理费下降100亿
长期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现象被视作公募基金行业顽疾。
在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随着改革方案的落地实施,公募基金行业将更加突出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投资者的获得感也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费率改革深入推进,基金行业的管理费与规模增速正在发生背离。据Wind数据,去年规模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19.3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9%;合计收取管理费764.06亿元,同比下降8.59%。
整体而言,2024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为1226.78亿元,相比2023年的1333.46亿元,减少106.68亿元,下降约8%。其中,易方达基金总管理费排名第一,去年收取82.10亿元,同比降约11%。头部机构中,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去年管理费均下降10%以上。
从单只基金创造的平均收益来看,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依次为睿远基金(7.95亿元)、华泰柏瑞基金(4.59亿元)、易方达基金(3.54亿元)、华夏基金(3.14亿元)、兴证全球基金(3.10亿元)、南方基金(1.90亿元)、天弘基金(1.84亿元)、嘉实基金(1.77亿元)、上银基金(1.66亿元)、国联安基金(1.66亿元)。
从基金平均管理费收入来看,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依次为睿远基金(1.14亿元)、中庚基金(4009.38万元)、兴证全球基金(3867.10万元)、泉果基金(3004.11万元)、易方达基金(2002.50万元)、交银施罗德基金(1890.31万元)、天弘基金(1882.57万元)、景顺长城基金(1665.06万元)、中欧基金(1630.46万元)、朱雀基金(1483.08万元)。
12家基金公司去年收益为负,其中中庚基金平均每只产品亏损1.28亿元,排名行业倒数第一,平均收取管理费4009.38亿元;朱雀基金平均每只产品亏损8245.63亿元,平均收取管理费1483.08万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7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