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安史之乱前,唐朝真的连南诏都打不过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20: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安史之乱前,唐朝连续在南诏损兵折将,李白因此作诗一首,痛骂杨国忠,这就是《古风五十九首》第三十四首。

诗是这么写的:“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羽檄是朝廷缺乏兵源,就把征兵召写在木简上,上面附有羽毛,以示火速传达之意。虎符是朝廷调兵的凭证,或用青铜或用黄金,刻成老虎状,一劈两半。两半的虎符能合体,才能证明这是朝廷的命令。

李白是个讽刺高手,“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讽刺玄宗皇帝德高四海,三公大臣运筹帷幄,天下太平。可既然天下太平,为何还要如此着急地征兵?答案是要在荆楚大地上征兵,以讨伐南诏。

说到南诏,你知道段誉的大理国就行了。大理国和南诏的疆域是基本重叠的,国都在现在的云南大理,南诏称为阳苴咩城。只不过南诏在唐朝中后期,大理国在两宋。

南诏,“诏”的意思就是王,相当于不向蜀汉臣服的南王孟获。当地本有六诏,蒙舍诏在最南,故称南诏,兼并了其他五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册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国建立。

图-早期的六诏

南诏一开始对朝廷还是非常忠诚的,事情坏在贪财好色的云南太守张虔陀身上。按制度,南诏王要带着王后去拜见剑南节度使,路过云南时,张虔陀和南诏王后勾搭上了。张虔陀送给南诏王阁罗凤一顶绿帽子后,还向阁罗凤伸手要钱要物。阁罗凤不给,张虔陀派人去辱骂阁罗凤,还向玄宗打阁罗凤的黑报告。被激怒的阁罗凤出兵杀掉张虔陀,占领云南。

云南在哪呢?不是现在的云南全省,而是和蜀汉时的云南郡基本在同一区域。也就是云南省中北部,北至金沙江,东至昆明,南至元江(越南称红河),西至怒江这片区域。唐朝时的云南郡称为姚州,治所在现在楚雄州姚安县。姚州是四川盆地的西南门户,如果南诏攻下姚州,北上过金沙江,四川盆地危矣。四川盆地可是唐朝数一数二的钱粮袋子,是不能出问题的。唐玄宗派和杨国忠穿一条裤子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

图-南诏鼎盛时期

面对唐军两路八万大军的征讨,阁罗凤服软求饶。当然阁罗凤也威胁鲜于仲通,如果不答应他的条件,南诏就倒向对唐朝有重大威胁的吐蕃。鲜于大人不同意,阁罗凤大怒之下和唐军作战,结果把唐军打得落花流水,鲜于大人光棍一般逃掉了。

杨国忠讳败称胜,鲜于仲通什么事也没有。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杨国忠又派剑南留后(代理节度使)李宓率七万大军南下。唐军征讨南诏,路线就是李白诗中所说的“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熟悉诸葛亮的都知道,诸葛丞相为平定南方,“(在炎热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所谓渡泸,就是大军要渡过当时称为泸水的金沙江。唐军要渡过泸江,一般会走泸津关,也就是今四川攀枝花和会理县交界处附近。李宓和鲜于仲通是一路货色,也是全军覆没,本人还被南诏活捉了。杨国忠又发兵征讨南诏,又是一路败下去,几次损兵折将二十万人。

虽然朝政日益腐-败,从军事角度讲,胜负也是兵家常事。但作为唐朝灾星的杨国忠,在李宓兵败后,又做了一件非常缺德的事情,李白也在诗中重点批判。

就唐朝来说,当时没有多少士兵愿意和南诏作战,他们宁可和突厥、吐蕃或是阿拉伯人作战。不是说南诏兵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南诏的气候太过潮闷,“四季多有瘴气”,唐人说“风土不宜其便”。李宓兵败,除了运粮艰难导致缺粮,就是士兵受到瘴气的袭击。老百姓一听说是征兵去打南诏,都不愿意去,他们都知道这一去就别想回来了。

杨国忠做的缺德事,是在征兵时破坏了一项旧制。旧制规定,凡之前立有战功者,可免除征役。当时唐朝四处用兵,兵源严重不足。杨国忠也不管什么旧制了,下令先抓那些勋户(立功者)的壮丁。老百姓为了能成为勋户,作战非常勇猛。可现在连勋户都免不了去南诏送死,哪还有什么战斗力。这就是李白所说的:“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杨国忠为了让百姓子弟当兵,派人到郡县监督征兵。郡县没办法,只好诈称参军有很多钱可以拿,等到贫苦百姓来了之时,立刻绑起来关在密室里,然后送上一副大枷,强行押解过去。关中、河南、河北一带的百姓一旦被抓了壮丁,全家都知道一别就是永远,父母妻子前来送行时都是哭声震天。所以李白写道:“长(哭)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这样一支毫无战斗力的军队去打南诏,在李白看来,无异于以身喂虎,自寻死路。“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还,投躯岂全身?”

李白恨透了奸臣杨国忠,对宠信奸臣的玄宗也极为失望。李白幻想玄宗能痛改前非,学习舜帝修德以招远人,舞干戚(盾和斧)而收服有苗(代指南诏),显然是不可能的。玄宗当时还沉醉在幻梦中,他对高力士说:“朕老了,朝廷的事交给宰相(杨国忠),边境的事交给诸将(安禄山等),朕还有什么忧虑的呢?”

一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再也无力管什么南诏了。南诏王阁罗凤趁唐朝大乱,攻下了很多地盘。李白只能看出问题,却无力解决问题,这是李白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番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国忠、清君侧」为名,发动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祸乱朝政杨国忠执政期间,两次发动了征南诏的
2024-05-24 06:22:00
...朝都是以胜利告终,铸就了唐朝的强大。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很少有人了解,在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天宝年间,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北边境曾经发生过三场战役,
2024-07-18 21:44:00
天宝战争为后面埋下了什么祸患
说到唐朝的灭亡,相信大家都会想起安史之乱,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一场战争导致唐朝衰败了,它就是天宝战争,一起由唐朝贪官索贿,引发的一场大战,导致数十万人战死。天宝战争
2023-11-17 11:13:00
天宝年间,大唐与南诏之战两次败北,是否开启了安禄山的不臣之心
...山举起了反旗,也拉开了那场动摇大唐根基的大叛乱——安史之乱。有鉴于两者之间间隔时间之短,很多人觉得,天宝年间的两次南征败北,元气大伤的大唐,最终开启了范阳那批野心家们的觊觎之
2024-02-19 20:02:00
南诏小国背叛唐朝,联合吐蕃一起与唐朝作对,这是为何呢
...陷入长达8年的平叛战争,无力再顾及南诏问题了。上图_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期间,吐蕃加紧了攻掠唐朝西部边地的步伐,与南诏约为兄弟之国,指示南诏攻击唐朝西南的土地。阁罗凤趁剑南道兵
2022-12-27 11:19:00
外国人画的隋朝唐朝地图,西南那一块为什么缺了一角?
...正式归属,封为云南王。玄宗天宝至唐德宗时期,南诏借安史之乱接触吐蕃,脱离唐朝。安史之乱前几年,750年南诏国就已经叛乱了。当时,杨国忠派心腹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出兵六万讨伐,大
2024-02-29 21:53:00
诗歌大唐,抵不过真实历史的一场血战
...哪怕在影片的后半段,这个繁华瑰丽的诗之都城,已经被安史之乱的兵燹之火无情焚毁,焦土残垣之上飘荡的,依然是让人愿意百次、千次、万次回想的盛世之梦。无论摧毁这个美梦的灾祸,是何等
2023-07-21 13:33:00
聊聊唐朝时期西南地区历史上最大的政权南诏国
...反抗,挑起双方战争。唐朝由于战争结束的第二年爆发了安史之乱,无力再征南诏。后来唐德宗时期,唐朝自我反省:“西南自汉以来臣属中国,杨国忠无故扰之使叛”,过在唐而不在南诏。794
2024-07-12 15:18:00
李泌的智谋:借四国之力瓦解吐蕃,稳定大唐江山
唐德宗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唐帝国日渐衰落,而吐蕃帝国却咄咄逼人。唐德宗对此一筹莫展。在这关键时刻,宰相李泌提出了一个联合四国打击吐蕃的宏伟战略。那就是联合回纥、南诏、大食、天
2023-10-11 22: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