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拂晓报
中医认为,药浴法借助水液刺激皮肤穴位及经络,以“汗”法之理使药入腠理(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循行经脉而输布全身,起到调节脏腑、扶正祛邪的作用。
中药药浴法形式多样,分为熏、洗、沐、浴、浸、喷、浇、淋等,以足浴、坐浴、洗浴、冲洗最为常见,广泛用于外科、内科、妇科和五官科,对皮肤病治疗效果最好。
足浴,常用主药有干姜、红花、花椒、艾叶等,坚持每晚睡前泡脚,可发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坐浴也是药浴的一种形式。药物煮汤置盆中,坐浴,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黏膜吸收,从而发挥清热除湿、杀虫止痒、活血化瘀、收涩固脱等效果。夏季多发痔疮,患者可取适量苦参、黄柏、野菊花煎水坐浴。
洗浴法可用于老年人跌打损伤,且伤后瘀血消散迟缓,导致全身疼痛,可用苏木、松节各250克,赤芍、红花各60克,川芎、羌活各40克,煎水洗浴。洗浴时应不断对药液加温,加强药性。夏季炎热,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皮肤干燥脱屑,使用消风散加减浸浴全身,对皮肤瘙痒症有效。
冲洗是一种用药物煎汤冲洗疮口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冲洗清除脓液,洁净疮口,达到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目的。操作时,将所选的药物(需由医生根据疮口辨证开方)加水煎淡汁,待温或冷却后用注射器等吸取药液,注入脓腔位置冲洗,至分泌物洗尽为止,每日数次,每次一般冲洗5~10遍,1剂可用1~2天。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耿爱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