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手捧着金樽美酒,高喊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大概是李白在很多人心里的形象。但事实上,站在唐诗之巅,李白是孤独的。
作为一位天涯漂泊的游子,李白的孤独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苦。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离开蜀地,从此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为了心中的抱负他放下了多少亲情只有他自己知道。作为一位不得志的文人,李白的孤独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被迫洒脱。743年,唐玄宗对这位任性的文人彻底失去了耐心,给了些金子便打发了他,从此诗仙的仕途就这样断送了。
接下来诗仙的人生可以用“自暴自弃”4个字来形容。加入永王的逆军,被贬夜郎,“谪仙人”的荣光不复存在。公元761年,李白再次来到宣城,往日的朋友或弃他而去,或垂垂老矣。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61岁的李白登上了宣城北的敬亭山,写下了这首《独坐敬亭山》,把自己的孤独写得淋漓尽致。本期让我们再来品一品: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诗仙晚年的封神之神,受到了后世评家的一致好评,入选了小学课本。当年小学时觉得写得很酷便默默背下了全文,可惜当时并不懂他的孤独。初读起来这首诗写得很简单,却是言简义丰。
诗的前两句写眼前的景色,开篇就是大手笔。群鸟高飞,转眼就无影无踪了;天上只挂着一朵孤独的白云,悠闲地飘荡着。柳宗元在《江雪》里也写过这样的无人之境,他写的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这两种写法其实是有本质区别的。柳宗元强调的是无人打扰的悠然自得,这是一种主观的清高;而李白此诗中强调的只是孤独,这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毕竟远去的鸟儿孤云留不住,他也留不住。
后两句诗人发挥自己浪漫的天性,将孤山人格化。当身边只剩下自己时,敬亭山像一个忠诚的故友,陪伴着自己。他们互相看着对方,两不相厌。“相看”和“只有”相对,看似很简单的字眼,却写出了一种山与人相依相伴的超然之境。此时诗人眼中,敬亭山比山下那些众生们都更有情。
几百年后,词中之龙辛弃疾也曾有过这种感受,所以他在《贺新郎》中写道:“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只不过在诗仙心中,敬亭山或许不是妩媚的,可是和他一样孤独的。
作为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成功的。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珠玑,后世名家对它给予了一致好评。小学时读这首诗,总觉得诗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10字是眼中无人,胸中无事,写得很酷。但人到中年后才明白的,有时候淡然不过是被孤独逼出来的。在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李白病重,在床榻前写完《临终歌》后而离开了人世,至此世间再无诗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