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0 12:25: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朝有两位诗人李白和王维,一个被尊称“诗仙”,一个被尊称“诗佛”,俩人同一年出生,年轻时都待过长安。有共同的好友杜甫,孟浩然和王昌龄,然而,似乎彼此一生都未曾见过,说来也是挺微妙的。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两个人任何交往记录。

因此,不由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两个名满诗坛的大诗人,为何老死不相往来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他们之间的故事。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受同一个女人垂青,俩人成了情敌

有人说他俩之所以不相往来,是性格不合,也有人说文人相径,导致两人互相看不上眼,谁也不服谁,可能碰面,估计也是点头之交,最多互相加个微信,从未有过任何的互动,搞不好连朋友圈都各自屏蔽了。

不过还有人怀疑他俩的心结是因为一个女人,而且这女人来头还不小,究竟怎么回事?

据说,王维和李白同时都受到玉真公主的垂青,可是你见过他们之间的唱和诗吗?

没有,一首都没有!因为他们,本就是情敌!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那玉真何许人也?

她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亲妹妹,比李白和王维大九岁,玉真公主虽然很早出家为道,也终身未婚。但她和武则天有一个共同的业余爱好,就是喜欢结交各种小鲜肉,特别是那种有貌又有才的帅哥。

王维21岁那年赴长安高考,经人举荐,参加了一个高宴会,那晚,月朗星稀,丰神俊朗的白衣少年抱着琵琶款款而来,铿锵的音符宛若水银泻地般,倾诉离别和哀愁。颇有当年司马相如演奏《凤求凰》的神曲。

一曲终了,在座的玉真公主意犹未尽。问这位少年何有诗作?待“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缓缓吟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玉真公主的心瞬间被融化了。从此,21岁的王维犹如一颗红豆被这位30岁的单身女子珍藏在心底。后来,在她的成功运作之下,王维那年状元及第,并被授予大乐丞的职位。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这是一个什么官呢?

相当于大唐皇家爱乐乐团的团长,玉真公主这么做,一是觉得王维有这个实力;二是方便他之后出入宫中,跟自己见面。

按理说,具有才华,又有后台,王维的官当得应该很顺的,可没过多久,他却因为一个可大可小的罪名被赶出长安城,贬到偏远的济州去管粮仓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因很简单,王维不买玉真公主的账,一个二十出头的帅小伙,昨天还寂寂有名,一夜之间就成了人人眼红的状元郎了,还执掌皇家爱乐乐团,任谁不羡慕嫉妒恨啊?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王维的突然爆红,有关他是公主“男朋友”的八卦在长安不胫而走,让出身名门、个性恬淡的王维难以忍受,虽然也对玉真公主也很有好感,但为了摆脱“软饭男”的帽子,于是,他没有跟玉真公主打招呼,便悄悄地回到山西老家,和自己从小青梅竹马的崔氏完婚了。

这可把这位傲娇的公主给惹翻了。公主一气之下,结果,仅几个月的时间,王维一泻千里,为云覆手只在一瞬之间。

后来,有海外背景的自媒体人李白来长安闯世界了,他也通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了玉真公主,那时玉真公主的感情处于空窗期,李白给她写的一首诗,在诗中,李白把公主比作九玄天女,这下公主又把热烈的目光投向了李白。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虽然李白和王维都是大诗人,但无论是文风还是个性,两人却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狂放到极致,喜欢歌颂太阳和月亮;一个内敛到骨髓,乐于描写山林和溪流。如果说王维是碗清茶,那李白肯定是一杯烈酒。

右手拿长剑舞身段,左手拿毛笔写诗篇的文武全才,一下子唤醒了公主压抑已久的激情,两人很快情投意合了起来,玉真公主还把他推荐给她的哥哥唐玄宗,结果李白春风得意,由一介布衣扶摇直上当了作协最高领导,还成了皇帝座上宾和大红人。

每次他出头作诗,有权倾一时的高力士都为他脱靴,有倾国倾城的杨贵妃为他磨墨,就连一代圣主唐玄宗都亲自为他舀汤。甭说在大唐,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历史,能嘚瑟成这样的,也只有李白一人。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唐朝诗人的圈子其实不大,互相之间要么沾亲带故,要么就是圈子里的诗友。但如日中天的李白在长安那段时间,经常呼朋唤友喝酒聚会作诗,也从来没有请过王维。

此时王维也从地方官调回中央,不过刚刚经过丧妻之痛的他,正意兴阑珊,闭门谢客,过上半隐的生活。或许只有青灯古佛才能消解对亡妻的怀念之情了。王维回来后,知道自己昔日的红颜知己,多了一个有才华的男人陪伴,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了。

于是,他默默打开微信,将那个曾经想视他为友人的名字删除,从那以后,长安所有的酒席、宴会、诗会,只要有李白的地方,就没有王维,有王维出席的地方,李白就不可能出现。有这跟以诗会友、以诗争鸣的盛唐气象,完全背道而驰,让人不可思议。

即使盛唐的弹筝伎有纤纤玉指弹拨心弦,即使这弦会发出铮铮然之声,依旧无法牵引李白和王维的这两颗孤傲之心相互撞击。这不能不说是唐诗里的一大缺憾。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玉真公主修道,王维和李白各自隐居

其实,王维属于一个“雅人”,人淡如菊,温润如玉,喜好修禅,而且史书特意提到他是个美男子。李白像个“野蛮人”,豪迈不羁,潇洒放浪,喜好仗剑天涯。

这两人在大唐的开元盛世,就仿佛一静一动的两面,反映着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百花齐放的精彩。

然而,不论是唐诗还是史籍,李白和王维就像两条固执的平行线没有交叉痕迹,不要说他们是刻意屏蔽朋友圈,就连点头之交都不见一字书写,说他们是好友更是天方夜谭,说他们是文人相轻也太牵强。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而两个声名显赫的大诗人,就这样彻底拉黑对方,然而,李白的好日子也没维持多久,他放荡不羁天性,又喜欢贪杯,时常烂醉如泥。

所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一旦喝得烂醉如泥,连皇上都叫不醒他。公主叫他十次有八次不动,李白这个人还超级自恋,整天得罪人,到处惹是生非。这样的日子不到两年,他就被皇上“赐金放还”,又打回原形,过着四海为家的生活。

临别之际,李白来跟公主辞行。公主当然也是依依不舍了,但是经常惹是生非,放浪形骸的李白,自然不如那个风姿俊雅怀抱琵琶,与她花间弹曲,黄昏联句,清晨画眉的王维好。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这时候,玉真公主开始想起早年的知音王维,派人四处寻找,可惜王维早已隐居山林,不见踪影。李白走了,王维也失联了,玉真公主逐渐看破世事,决定去安徽敬亭山出家了。

仕途失意的李白得知后,赶了过去,并无限惆怅地赋诗一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为什么一座敬亭山会胖大诗人李白相看两不厌呢?原来太白之意不在山,在于玉真公主。那段期间,李白对着敬亭山,终日心之向往。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言下之意就是“玉真公主,我想念你了”!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可见,相比王维的若即若离,对于玉真公主的爱,李白更为执着而热烈。都说世界上除了难以自拔的,除了牙齿,就是爱情。

其实,李白也有过四次婚姻,他的两任妻子还是宰相的孙女,更多是从现实层面考虑,在精神层面,更投缘的还是玉真公主,即便是天各一方,他还是对这位潜心修佛的公主一往情深。

可惜,俩人身份和地位的巨大差异,让这份爱无处安放。大诗人只好在心底默默祈祷,愿我和公主不求同年生,但愿同年死。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没想到,一语成谶,公元762年,也就是在唐宝应元年,70岁的玉真公主极乐升天,葬于敬亭山。而61岁的李白也是同一年在敬亭山下的当涂县驾鹤西去了。

而就在李白和玉真公主去世的前一年,王维,这个让玉真公主心心念念、惦记的大诗人,也在终南山走完了孤独而恬淡的一生。

李白和王维看似是两条平行线,实则从未有过交集,殊不知,在两条平行线的中间,却暗藏一道虚线,勾起了两位文学巨匠心底的爱恨情仇。只留诗文照亮各自的人生。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无论是王维,还是李白,玉真公主跟他俩的感情都只能“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最终只是空欢喜一场。

揭秘李白与王维老死不来往的原因

写到最后

李白和王维同为世人所知,在盛唐诗人的朋友圈,他们有这么多相联系的人脉,但王维和李白却好像刻意互相回避,没什么来往,有人以为他们性格不同,频道不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命运竟与同一个女人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俩人吧,在朋友圈上都曾走玉真公主的门路,李白后来居上,风头一时无两,不亚于王维当年的风头,“前任”看“现任”,“旧爱”看“新欢”,有些别扭尴尬是必然的,干脆将对方拉黑,老死不相往来算了!

纵观李白和王维的诗,王维则像一块浑然天成的山中之玉,只想隐居田园;李白像一匹不受拘束的脱缰之马,只想纵横天下。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他们个性而言,注定是两个世界的人,因此,纵然相逢,也是一笑而过,相忘于江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宝双星李白与王维,为何在文学上无交集?
公元701年,诗仙李白和诗佛王维都在这一年出生。然而两人去世时间都很接近,李白762年去世,王维在前一年761年去世。不仅如此,在他们相似点太多了: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曾经
2024-02-13 05:23:00
李白与王维:盛唐诗人的矛盾纠葛与文化碰撞
...我们今天介绍并不是“李杜”和“小李杜”。而是李白和王维。他两是同一时期有名的诗人,按理说他们应该有着“把酒问青天”的情谊。但是真正的却是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这到底什么原因导致
2023-09-26 19:32:00
王维与李白:唐朝文坛的两大巨头为何毫无交集?
...。可是有一个人却不服气,那就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言人王维。虽然大家都是混音乐圈的,可相对来说,王维的名气,实在是比不上李白。有意思的是,两个人是同一年出生,差点就同一年去世了。
2023-10-21 07:21:00
李白与王维同在一个圈子,为啥老死不相往来
...又同因诗作被人追捧,但却是毫无交集。他们就是李白和王维,两人曾在前后脚抵达长安,并分别掀起一番波浪,且两人都是喜爱交友之人,甚至还有着不少共同好友,比如孟浩然。从“王孟”这个
2024-06-14 13:55:00
她是唐玄宗妹妹,备受宠爱却在道观中度过一生
...,却和大唐很多有名的诗人传出了绯闻,比较有名的就是王维和李白,她是谁呢?她就是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出家入道玉真公主是李隆基的妹妹,但她的出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他们的父亲
2023-02-02 15:23:00
...,想当年和玉真公主有交集的,除了诗仙李白之外,还有王维、高适等千古留名的大诗人。 那么当年这些大诗人为何会聚在玉真公主的身边呢?公元724年,有人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说唐高宗
2023-07-22 14:03:00
李白与王维:同处一时代却未曾交集的文学巨匠
...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俩却从没有任何交集。他们便是李白和王维。那么到底是啥“血海深仇”让两位相处的一个时期的文学界英豪没什么相交呢?最先看两人的平生,李白出生于长安元年(701年)
2023-12-14 18:41:00
好友无数的李白,为何在王维这翻车
...捧尊敬的诗仙李白,一生交结好友无数,却在另一位诗人王维那里翻了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杜之交公元744年,当时杜甫还不是那个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圣
2023-11-20 19:38:00
皇家无真爱,浪子总多情,“佛门公主”和李白、王维间的爱与恨
王维与李白都是同时代的两位伟大诗人,但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任何交集,在以诗会友,相互唱和盛行的盛唐时代,这两位顶级UP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就显得极不正常了!据传,出现这种奇怪
2024-11-17 10: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