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玉林日报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邓兆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慢性肾脏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据统计,目前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已超过8亿,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约60%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一无所知。由于知晓率低、早筛不足,许多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早期治疗和干预机会。本文向大家介绍慢性肾脏病全病程管理的相关知识。
认识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超过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超过3个月。疾病早期常见的症状包括尿少、浮肿、乏力、恶心、呕吐、夜尿增多等。
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以下5期:
第1期GFR≥90ml/(min.1.73m2)(正常或增高)。
第2期60
第3期30
第4期 10
第5期GFR<10ml/(min.1.73m2)(肾衰竭)。
分期治疗管理
第1期——
1.针对原发病进行诊治:改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减少尿蛋白,维持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2.饮食调整: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优先给予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等,配合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小于3g。
3.运动和定期复查: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并定期复查。
第2期——
1.正确饮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病因、肾功能水平、饮食习惯、消化能力,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改善营养不良,同时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2.调节血钙磷及甲状旁腺功能: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治疗,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等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3.药物治疗: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降压治疗;如合并贫血情况给予纠正贫血药物。
4.日常调养:保持充足睡眠及休息,避免呼吸道感染,不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饮食中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尽量选用优质蛋白。水肿或高血压患者注意严格限制水和食盐的摄入。
第3期——
1.饮食调整:低盐、优质低蛋白、低脂饮食,禁忌油炸、烧烤,戒除烟、酒等。
2.生活管理:避免劳累、熬夜,防治各种感染。
3.血压控制:合理降压,控制在正常或者达标。
4.血糖控制:控制血糖,力争尿蛋白小于1g/24h。
5.药物治疗:服用保护肾脏、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主要采用ACEI或ARB类以及护肾、排毒等药物。
6.完善相关检查:针对性治疗以减少并发症,保存残余肾功能。
第4期——
1.饮食调整:遵循低盐、优质低蛋白质、低脂饮食原则,适当控制水分摄入。
2.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遵医嘱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
3.纠正贫血:患者常伴贫血,应遵医嘱使用改善贫血药物。
4.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治疗:出现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
5.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6.定期复查: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7.充分了解肾替代治疗的相关知识:遵从医师评估建议,预期3~6月内需要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实施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
第5期——
1.饮食调整:纠正贫血、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控制血压、血糖、尿酸,对症药物综合治疗。
2.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当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需进行肾脏替代(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
3.定期复查:应定期密切检测电解质、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针对性治疗管理,需要患者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配合医师建议,做好自我管理;通过全病程管理,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资源。相信随着社会发展,医疗资源可及性的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