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磁共振界的“白胖子”来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17 01: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在合肥发布

磁共振界的“白胖子”来了

本报讯 6月16日上午,中国首台(套)大孔径磁共振功能创新应用成果在合肥发布。这是首次由中国人自主研制并投入临床应用的大孔径磁共振介入治疗系统,实现了国产医疗装备的重大突破。

一听说介入治疗,很多人都会想到医护人员穿戴十多公斤重的铅衣、铅帽,在X线照射生成的影像导引下,为患者精准手术清除病灶、缓解症状。而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医护人员在介入手术中则“脱”下了厚重的铅衣。这种变化,正是因为今年1月“磁共振引导精准微创治疗系统”在这里首次临床应用。

不同于人们传统认识中用于检查诊断的磁共振设备,“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进行了“增肥减个”,其孔径达到81厘米,为目前全球最大,比一般磁共振孔径增大15%,机身则缩短30%。因为身形特殊、威力不小,其被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白胖子”。

“白胖子”诞生于合肥,由安徽硕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联合研发。“这是咱们自己国产的、纯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系统!”全程参与这套系统临床研发应用的专家、中国科大附一院影像科主任吕维富教授说。

“‘磁共振引导微创治疗系统’既有利于患者,也是医生的好帮手。”硕金医疗董事长金道明介绍,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独特设计,是为了留下更充足的手术空间,方便医生介入治疗操作,更好为患者治病。另外,和“白胖子”配套的所有操作治疗的设备、耗材都是磁兼容性,也就是说所有的检查治疗都不怕磁场的吸引,这是研发的重点难点。

在中国科大附一院投入临床使用以来,“白胖子”已经帮助医生团队为70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和疾病困扰。通过不断临床实践检验和人机磨合,“白胖子”在肿瘤消融介入治疗以及血管、非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已经充分展示了优势。

4月,国内多位磁共振介入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组对“白胖子”进行了临床鉴定,认为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产高场强介入型磁共振的空白”。这也是安徽、合肥在高端医疗装备科研生产与医学应用领域取得的阶段性重大突破。

当天的发布会上,吕维富表示,经过近半年的临床实战磨合,团队接下来将通过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研究、介入治疗专用射频线圈的研发设计、术中实时定位与导航系统融合研究、磁共振引导肿瘤微波消融术中温控及消融范围监测、磁共振引导血管内介入治疗等一系列研究,为磁共振引导下的良恶性实体肿瘤及血管性疾病的介入诊疗等提供高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不断丰富拓展介入治疗手段和领域,服务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7 05:47: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首个!中国科大附一院成功采用国产磁共振引导系统开展介入治疗
...,为患者精准手术清除病灶、缓解症状。2023年1月10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开展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手术,医护不用穿铅衣进行介入手术,患者接受手术也不用特殊防护。
2023-01-13 16:15:00
...IA首个重大创新项目成功落户安徽。IMIA安徽省理事长单位中国科大附一院依托联盟院企合作平台,与磁共振介入整套设备、耗材研发生产的龙头企业安徽硕金医疗合作,为患有下肢深静脉血
2023-01-20 22:00:00
蓝牙可感知、可充电、可远程程控
...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7月5日,记者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了解到,继去年10月完成全球首例“可充电、可远程程控的3.0T磁共振兼容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后
2023-07-06 00:17:00
头皮下埋八颗“避雷针”治疗癫痫?专家提醒:别再迷信偏方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癫痫外科亚专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的癫痫患者——头皮下植入了8枚金属片的李大哥,李大哥称它们为“避雷针”。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
2024-02-18 11:02:00
...这一说法,尚未有生物科学、神经科学方面的结论支撑。中国科大团队的此次研究,就是从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扩展这一解释。更重要的是,去寻找与网络游戏成瘾疾病相关的损失厌恶损伤的大脑机制
2023-08-09 00:23:00
世界首款75cm超大孔径磁共振登陆欧洲,中国高端“智”造反向输入技术发源地
...创新的时代。2023新年,中国制造的世界首款75cm超大孔径磁共振登陆欧洲,国内龙头企业正凭借高端技术参与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版图的重塑。近日,2023年欧洲放射学大会(以下简称
2023-03-07 10:0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11月10日,中国科大医疗帮扶车载磁共振下乡(贵州行)活动成效反馈会议在六枝特区举行,标志着为期17天的医疗帮扶义诊活动圆满结束。2015年起,中国科学
2023-11-11 15:21:00
安徽:车载磁共振下乡义诊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金寨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寨县卫生健康委员会、乡村振兴局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中国科大医疗帮扶车载磁共
2023-08-17 16:02:00
小叶医探丨视力下降 竟是眼球里长了恶性肿瘤
大皖新闻讯 日前,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主任董凯教授团队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眼内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成功为两位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切除了肿瘤,同时保留了眼球也保住了部分视
2024-03-21 18: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