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3 15:16: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以前,帝王选人、用人没有固定范式。人才无论在哪个时空,都是当政者一笔无形的财富。汉代帝王受到先秦诸子有关选用贤良政治理论的影响,十分注重广招天下有才、有能之士。初步确立了“举贤良”的用人制度。

“贤良”两字在汉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贤良”是泛指人才德才兼备,为人正直,体恤民情,是符合汉代官员标准的。狭义的“贤良”是专指“举贤良”这种人才察举制度。

汉代“举贤良”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代表帝王选人的思想导向。二是指选拔官员的制度。三是指在这种制度下选用的人才。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举贤良”的诞生记

1、举贤良的时间点。

一般两个时间点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是自然灾害之后会广招贤良。汉代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民众,对如日食、怪异星象等一些自然界现象,一般是无法给出合理解释的,他们会认为这是上天对人间帝王的警告。在面对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时,他们也同样认为这是对帝王为政不端的警示。

帝王面对舆论压力,不得不下诏书,诏书的内容就是进行自我批评。这就是帝王的“罪己诏”。帝王光知错还是不够的,关键要弥补过失。这时帝王通常会广开言路,广招贤士。

二是新帝登基后会广招贤良。皇帝登基广招人才是为了向朝臣们表示自己励精图治的决心。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2、举贤良的真实本意。

主要含着三层意思:

一是统治者根本的目的还是想通过选贤任能,来扩充自身的智囊团,培植自己的亲信,巩固统治地位。比如,汉文帝在其登基第二年选任中大夫时,看中的是素来有太子智囊之称太子家的总管。

这位贤良具有出色的眼界和思维,上任后的岗位是现代社会所谓的咨询类岗位,主要职责为帝王出主意,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借此机会整顿各级官员的作风。比如,汉昭帝时期,大臣们会奉命去各地开展选拔人才工作,在工作中还要同步了解当地官员治理地方的情况。贤良们会抛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汉昭帝以此知晓地方官员是否有失职行为。拿到第一手资料的汉昭帝,可以对症下药,加强官员的作风建设。

三是体察民情。比如,汉宣帝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引发了地震。汉宣帝派官员去灾区举荐贤良,让贤良们大胆说出帝王、官员为政的过失,以便帝王更好地了解民间疾苦、民生艰难。

“举贤良”的套路

汉代选拔人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套路,有了固定的步骤可以沿用。主要是四步曲:第一步是帝王发诏令;第二步是在职官员推荐;第三步是人才就政事进行出谋划策;第四步是选任人才。

1、帝王出题。

帝王在选拔人才时,会直接将困扰自己政事作为题目,以诏令的形式,将题目下发到推荐者那,再由推荐者给到想要举荐的人才那。

诏令也明确指出,选拔的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必须要德才兼备,品行端正,在危机中敢于不畏强权,勇于身先士卒。对于举荐的人才,也作了一定程度的细分,主要是孝悌力田、茂才异等、贤良方正等。

招募“孝悌力田”类的人才,是汉惠帝首创的,在汉代前期最为流行。从字面上理解,这类人才要孝顺父母、勤劳耕作,在乡里乡亲间具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现今所谓的“乡贤”。

选拔“茂才异等”,是汉武帝时期开始的。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网罗散在各地的优秀人才。

举荐“贤良方正”,可以说是汉代“举贤良”的开端,汉文帝对举荐的人才做了更加详细的要求。

2、选拔人才“专家库”内的官员接招。

选拔人才是项大工程,汉代建立了专门的“专家库”。“专家库”内的官员阵容强大,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组成,职责就是推荐人才。汉代不同帝王,“专家库”是有所不同的。

3、人才答题。

经过举荐的人才要在竹简上形成对策,通常皇帝会亲自过目。一种形式是,皇帝看竹简版。另外一种形式是,帝王会亲自召见人才,人才口头应答。帝王面试被举荐者,可以近距离了解拟提拔对象。汉武帝时期,还曾有过帝王面试百余人的盛况。

被举荐者的对策,并非不着边际论说,要结合政治形势走向和国家发展大局。对策可以具有建设性意义,也可以持批评性态度。对策的评判也很主观,主要跟统治者的态度有关,与对策本身的合理性关系不大。

翻阅《汉书》、后汉书列传,可以看到汉文帝时期晁错的对策、汉成帝时期杜钦和谷永的对策等。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4、钦定人才。

经过举荐、考试等环节后,最终结果先由选拔人才的职能部门先行酝酿,帝王会作出最后裁定结果。

汉代,在这种“举贤良”制度下选用的人才,史料中共记载统计了85人。通过“举贤良”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才是有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这85人,在走上仕途发展道路后,有些成为了汉代的名臣。如陈蕃,他官至太傅,是帝王的老师。

在丞相(相当于如今国务院总理)、太尉(相当于如今国防部长)、御史大夫(相当于如今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三公官位上的有10人,如晁错、公孙弘、贡禹等。在九卿(相当于现今国务院组成部门老大)职位上的有15人。

在郡守(相当于现今各省一把手)职位上的有8人。在刺史(中央政府派到地方履行监察职能)职位的有2人。贤良经过选拔后,最低任用为郎官(帝王身边的侍卫)。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举贤良”的利弊

1、“举贤良”制度本身看,还有很多短板。

制度本身是用来管事、管人的。但制度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

一是受到帝王制约。想要通过“举贤良”制度走上仕途,首先要迎合帝王,因为帝王有最终的选择权。人才向帝王阐述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投其所好,符合统治者的意图,否则就失去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二是被环境裹挟。贤良们通过门槛后,主要被安排在官场,一入官场深似海,说到底他们还是要根据屁股决定脑袋,代表社会上层阶级的利益。

三是受人情关系局限。“举贤良”并不是帝王发出招聘令后直招的,是需要经过官员推荐的。在推荐环节,人情编织的利益网中,会暴露出推荐不实、假公济私等问题。当时,就有人吐槽了推荐环节。

省一级有举荐资格的官员,多数推荐了年轻人士,以求来日回报抬举之恩,而年岁大的人士,基本被放在一边。权贵人士,也会通过请托方式,让有举荐资格的官员推荐自己的子孙、亲戚、朋友。同在官场上、体制内,有些举荐者碍于情面、畏于权势,只能把推荐名额给了请托者。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2、“举贤良”制度下脱颖而出的人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贤良们并不是历史潮流中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他们对于汉代王朝国家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讲,汉文帝时期内忧外患,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诸侯王觊觎王位。汉文帝这个帝王并不好当,有种如履薄冰的感受。晁错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动员、引导内地游民去边塞之地屯田,这样可以依靠民众的力量抵御边境的匈奴倭寇来犯。晁错还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以便制衡诸侯王势力。

贤良们为帝王们巩固统治地位贡献智慧。比如讲,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三大家中有利于君王加强集权统治的部分加以提炼总结。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3、“举贤良”制度下精挑细选的人才良莠不齐,也有“坏人”。

人才可以推动、改变历史,也可能被环境同化、沉沦。有些贤良爬上了位高权重的岗位,却在其位不谋其政。

比如孔光、刘矩等他们官拜三公,但对宦官跋扈的行径置若罔闻,一心只做自己的太平官。更有甚者,如谷永、杜钦之类居然私下结交外戚,帮助外戚谋利益;如张奂等还成为了宦官的刽子手,剿杀朝廷重臣。

汉代'举贤良'制度下的人才选拔与影响

小结

汉代“举贤良”制度是那个时代进步的表现。在选人、用人方面,帝王已经有了规范意识、程序意识,给了每个人为官的机会,让民间的优秀人才看到了上升的通道,有了期望。

选拔人才也具有一定的“含金量”,统治者是从国家治理角度出发来选贤用人。虽然说统治者根本目的是维护皇权统治,但在加强国家治理过程中,民众也是受益良多的。

“举贤良”制度本身还是存在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的,和现代社会选拔人才遵循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还是有差距的,但具有以史为鉴的现实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晋时期推举贤良之士、进行礼仪教化,私学和游学的界限在哪里?
...,“私学”与“游学”促进了选士制度的更加完善。“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在汉武帝时期,选士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多次诏贤良进宫
2023-01-17 21:13:00
揭秘中国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
...行,产生明经、进士等,特科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如贤良方正科、博学宏词科、哲人奇士科。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明经、诸科被罢除,因此自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以后的八百三十多
2024-02-15 05:14:00
汉代没有科举考试,文人是怎么当上官的?途径有哪些?
...初,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九月又下诏说:“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
2023-01-26 19:09:00
清朝时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入祀贤良祠?
...合院的古建筑,门牌号为地安门西大街103号。这座建筑叫贤良祠。祠内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庭院,建筑格局均为对称式布局,宏伟庄重,古树参天。贤良祠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当时,
2023-01-22 15:55:00
...汉代的策试。”南京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介绍,这是汉代贤良方正科或贤良文学科的考查形式。这种策试往往由皇帝直接出题,由各部门推荐的贤良进行书面回答,“有点类似我们今天写在高考答题
2023-06-08 01:05:00
察举制与征辟制,是汉代优秀人才选拔晋升的重要途径
...弟力田”者,由朝廷和地方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推举品德贤良之人为官,得到推举的人可以获得免除徭役的优待。汉文帝以后,时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这种通过官员举荐获取人才的方式
2023-02-21 19:33:00
徐惠:唐朝的才情美人与贤良妃子
唐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才貌出众,她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妃子,更是李治时期的皇后,拥有帝王之才的她,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成为了一
2024-01-16 19:32:00
从‘处士’到‘议士’: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汉文人政治演变
...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前,汉代的择官政策大体是“贤良”、“孝廉”之选,具体便是“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意在望择有志之士。朝廷的政策如此,对于民间的处士而言,仕途显然是十
2024-05-06 19:46:00
汉朝的察举制影响深远,既是汉朝繁荣的基础,又是其覆灭的推力
...关制度来保证新生的王朝之中,能够有人才可以依靠,有贤良可以去用。每寻前代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敷奏以言,则文章可采;明试以功,则理有异迹,文质斌斌,朕甚嘉之"。察举制
2023-01-08 16: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