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谢谢皇帝,令他们可以死得体面些
你可能听过这句话,叫“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当然,真正的意思并不是表面这样——只从大众们通俗的理解来讲,为什么会这样?是怕大夫遭受折磨与侮辱。
刑罚有两个用意:折磨受刑者、侮辱受刑者
皇帝赐臣子死,就避免了臣子受折磨、侮辱。能够不受折磨、侮辱死,对于身犯死罪的人来说,那就是莫大的慈悲。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死刑有几十种之多,到了清代,还存留着十大酷刑。
比较著名的,除了斩刑以外,还有绞刑、磔刑、裂刑、火刑、坑刑、剥刑、剐刑等,让你选,假如你是那个被判死刑的臣子,你是希望被车裂?腰斩?活埋?火烧?扒皮实草?剐上三千六百刀?还是让你别受折磨,痛快死掉才好?
现在皇帝肯让你不受折磨、不受侮辱而死,你不谢谢皇帝吗?
再者,古代讲究“留全尸”。赐死,是可以留全尸的。赐死留全尸,不仅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有利于皇帝。
靳凤林著《死亡与中国的丧葬文化》里,讲了古代自然崇拜与丧葬形式的联系,以及思想传统与丧葬文化特征的联系,其中提到了丧葬文化与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关联。
那么,古代推崇土葬。《周礼·大宗伯》记载:以血祭社稷五祀五岳。这就是全尸土葬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纠结于留全尸?
《说文》里说:尸,神像也。
又,《楚辞·天问》里说:载尸集战何所急。——有个成语,叫“载尸以行”,这里说的是尸,就是指神主牌。
古人认为,死者之尸,不论怎样处理,最终都表示将死者献祭于神祇。
为什么说非全尸是不祥的?因为这个尸体是献祭于神祇的,尸体不全,也等于对神祇的不敬。古代人迷信思想作祟,希望留个全尸,还保持着对神祇的恭敬,这是一回事。
另一方面,你看古代君主、官员,每年要焚表祭天,其中一项就是杀罪犯,杀了多少人,并因此向天谢罪。杀的这些罪犯,最终尸体不全,这也等于对神祇不敬。
皇帝赐死,臣子可以留全尸,一则避免臣子再次犯下不敬神祇的罪孽。阳间犯了罪,阴间又犯大罪,那还好得了吗?古人迷信死后也有世界,皇帝赐全尸而死,避免臣子死后触逆神祇,臣子才要感谢皇帝。
二则,对皇帝本身也有利。他主导的死刑,如果他不让臣子留个全尸,也等于是他主导了对神祇的不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所以皇帝也很愿意赐臣子全尸而死。
综上。不管怎么说,古代皇帝赐臣子死,相较于一般的死刑,臣子能避免受更多的折磨和侮辱,又能满足迷信意愿,所以臣子是要感谢皇帝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