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1 2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总量激增,如何“兜底”社区百姓健康、干预重症?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耄耋之年的黄老先生本身就有慢阻肺,每年发作1-2次。最近老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一度双肺肺炎面积达40%,血氧仅88%。他通过急诊通道,入住普陀区人民医院后经两周悉心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于近日顺利出院。全家感恩不已,连连称赞用心的医护团队。

普陀区人民医院是区内东部区域医疗中心。疫情以来,医院发热门诊、急诊总量激增,如何“兜底”社区百姓健康、干预重症?记者获悉,院方多措并举,克服“战斗性减员”之时,持续优化梳理流程、扩容增能,上接三级医院、下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一方居民(尤其是基础性疾病老年患者)筑起健康屏障。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扩容增能,就诊人数激增快速应对

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时,普陀区人民医院也迎来就诊高峰。医务科负责人张涛告诉记者,急诊最高峰时日均接诊千余人,相当于日常3-4倍;发热门诊日均接诊300余人次,翻了平时10倍;救护车日均70-80辆接踵而至,医疗压力非常大。

应对汹涌而至的疫情,院方即刻启动预案。此前未雨绸缪,去年底医院已预备一个病区随时转换,由此增设出数十张重症床位。原本只有30个位子的输液室也快速“扩容”增至100个位子,以此应对高峰时日均600-700人次的输液量。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医院周围社区老龄化严重,正因此来就诊的人群大多是基础性疾病多发的老年人,他们的症状还不仅是肺炎,有的合并其他并发症,救治难度不小。”张涛直言。

扩容升级,同步优化流程,以最快速度收治患者。记者了解到,高峰初起时,院方配强24小时医护值班,急诊畅通24小时绿色通道。应急快速处置通道则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分别收入相应病房,由此全力保障患者医疗救治。

上联下通,重症会诊有序分诊

90岁的老人刘先生心肺功能都不好,常年患有慢阻肺,阳了以后血氧饱和度持续走低,“必须尽快收治入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在普陀区人民医院,应急快速处置通道开启,老人经过一系列治疗后,病情趋于稳定。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承担分级诊疗“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据介绍,普陀区人民医院对接普陀区石泉、甘泉、宜川、长寿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与第十人民医院建立会诊制度。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教授定期参加疑难杂症重症会诊,同时提出相关意见,截至目前,已有3例疑难杂症病例经会诊后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与此同时,急诊遇到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医护也会及时引导分流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做好分级诊疗,宝贵而有限的医疗资源才能救治更多人。”张涛说。

而在医院内部,疫情一开始,内科专家就抽调充实到急诊,加强救治和评估,同时医务科对住院指征把关审核,最大限度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收治入院。全院统一布局,开放所有病房,新开设亚重症监护病房,最高峰时同时收治800名患者。“我们流程更优化、速度再快点儿,就有更多患者可以得到救治。”医院党委书记刘兵说。

下沉社区,培训技能早期干预

与新冠病毒搏斗的无声战场上,普陀区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汇集院内专家力量,成立救治专班,由医务科牵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感染科等相关专家形成对症救治“智囊团”。

应对感染重症高峰,这家区域医疗中心扩容增能“上联下通”有序分诊

张涛介绍:目前医院每日对重症患者巡查、会诊,统筹组织急危重症救治资源,保证重症患者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在重点科室,则配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常规开展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识别重症患者。

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干预和救治,医院不断总结经验,并将技术下沉至社区。刘兵告诉记者,接下来将带队专家深入普陀区东部医联体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帮助培训营养、俯卧位通气、中医康复、无创呼吸机应用等领域知识技能,实现感染者的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未来,医院还将与社区长效合作,助力形成更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2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转自:青年报近几日,随着新冠感染者数量的快速增加,普陀区三家区属二、三级综合性医院门急诊、住院量大增。为了进一步科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和日常
2023-01-07 09:49:00
分级诊疗成效明显,留更多医疗资源给急危重症患者
...的这个周末,全市60%的就诊量在区级及以下医院完成。在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在诊疗区域之外,位于一个独立的区域内,挂号、交费、取药均可在闭环中完成。上
2022-12-20 05:32:00
申城社卫中心持续扩容增能
...讨论后已经形成了具体建议。”这一幕发生于1月6日上午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区医护团队和普陀区利群医院新冠救治专家团队间的视频在线查房。像这样的视频在线查房从去年12
2023-01-09 14:31:00
家门口的社区发热诊间开启,第一时间甄别出重症病人!发热诊疗药品向社区倾斜|抗疫答疑日历
...五 8:00-11:30,13:30-16:30;周六、周日8:00-11:30。无独有偶,普陀区桃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月8日就重启了发热哨点门诊
2022-12-19 16:34:00
上海优质急诊重症资源持续下沉社区:132名市级专家深入基层现场指导巡诊
...肺部感染的患者。”有的放矢深入指导“俯卧位治疗”“普陀区老年人多,重症患者不少,血氧饱和度普遍比较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颖川是一名重症医学科专家,此次对接普陀区,定
2023-01-06 19:35:00
男子驾车与救护车碰撞后落水溺亡 其子称120闯红灯且未积极营救 急救中心:曾下水救援
...系统疾病的老人,部分病人合并有基础疾病。同仁医院和普陀区中心医院,是上海中心城区120接车最多的2家区级医院。12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普陀区中心医院获悉,“急诊原来(一天
2022-12-27 09:23:00
...日国务院“新十条”落地以来,卢氏县积极发挥医共体“上联下动,双向转诊”的体制优势,坚持“保健康、防重症”,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分类收治的原则,形成无症状居家观察
2023-01-08 16:05:00
增诊疗工位、扩容吸氧区、设24小时热线……这个街道社卫中心增救治“能级”
...化吸入位的准备,以满足居民们日渐增长的治疗需求。在普陀区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房内,72岁的闻阿公佩戴着社卫中心新增设的无创呼吸机安稳地躺在病床上休息。就在前不久,他经
2023-01-06 17:23:00
第七届“纪念宝隆”论坛在沪举行
...续做精做细医院的高效管理,提升管理效益;积极落实与普陀区政府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加快推进急诊急救与创伤诊疗中心项目,不断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陈义汉在论坛上表示,同济医
2024-05-20 16: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权威发布丨节气交替之际,这份中医养生指南请收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有一种生活叫黔西南|一碗羊肉粉,地道“酱香”味
“老板,这是我的粉吧?”身体前倾,双手微举,手指触碰到瓷碗边缘的瞬间,陈娅忍不住说了声,“哇,这个好烫。”8月13日上午
2025-08-14 19:36: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刘雁峰谈子宫腺肌症,中医帮你“缓解疼痛”
刘雁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为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之嫡孙女首都国医名师肖承悰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妇科
2025-08-14 16:08:00
突然感冒发热、嗓子疼?当心“续命空调”变成“健康刺客”
近期,不少人出现发热、嗓子疼,咳嗽以及全身肌肉疼痛等感冒症状。在炎热的伏天,当人们将注意力放在防暑降温上时,在冬春季更为常见的感冒却在夏天频频出现
2025-08-14 11:52:00
北京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任加峰医生:下雨就关节痛?壮医认为可能是天、地、人三气断联了
任加峰副主任医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医经筋疗法”第五代传承人,师承经筋泰斗黄敬伟之嫡传人黄艺教授,从医30余年,擅长运用“非遗壮医经筋疗法”手势手法
2025-08-13 14:14:00
青少年抑郁:别让“隐形的痛”困住青春
当15岁的小林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连续一周拒绝上学时,妈妈第一次意识到,孩子口中的“没意思”或许不只是青春期的叛逆。近年来
2025-08-13 14:26:00
抗组胺药被列入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
近期,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
2025-08-13 14:2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乔占兵:肿瘤是不治之症吗?
乔占兵,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进修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长期从事肿瘤的医疗
2025-08-13 15:15:00
便秘自救指南:摆脱泻药依赖 10款缓解便秘产品深度解析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工厂”和“排毒器官”,它的健康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便秘问题却困扰着众多现代人,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4
2025-08-13 16:50:00
立秋食养正当时:燕安居以鲜燕窝诠释节气里的温润守护
时光流转,转眼间已到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不仅预示着夏去秋来,更承载着"阳消阴长"的养生智慧。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渐收
2025-08-13 17:06:00
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绿A冻龄虾青素为延缓衰老“加码”
在当下外卖平台激战正酣、高油高糖外卖屡屡引发公众血糖焦虑的背景下,营养学专家给出了一份科学“抗老食谱”:好好吃饭真能更年轻
2025-08-13 17:07:00
美食争霸赛来了,德州鲜味虾肴出战,快给家乡味道投一票!
山东虾味江湖,风云再起!“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美食争霸赛即将火热开赛!8月14日—17日德州鲜味虾肴将携运河之畔的鲜美精髓强势出征!此刻每一票都是让德州风味“燃”爆全场的燎原星
2025-08-13 18:00:00
健康问太和 | 骨科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破解跟骨骨折治疗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跟骨,俗称“脚后跟”,是足部最大的一块跗骨,也是人体负重和行走的重要支撑。当受到强大外力冲击时
2025-08-13 20:10:00
11个月女婴确诊先天巨结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帮其解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梅董昱近日,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走进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小儿外科的诊室。“医生,我们孩子一直便秘
2025-08-13 23:36:00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以为是冬瓜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2025-08-13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