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申城社卫中心持续扩容增能
提升救治能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做CT、输液、住院
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设备已安装到位,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预计将于本周可以投入运行使用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目前全市已有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预计到春节前,将增加到45家
■全市3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已实现吸氧服务覆盖率100%,设置吸氧位5863个,累计提供氧疗服务2.4万人次
■自元旦以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累计收治感染者近3000人
■自去年12月以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累计建立家庭病床超过2.3万张
本报记者 左妍
家住闵行区的赵老伯,抗原转阴后还是有些低烧、咳嗽,元旦期间前往家门口的申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CT,想看看有没有肺部感染的情况。社区医生开具了检查单后,赵老伯等了不到一小时就顺利完成检查。“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功能越来越多了,这里的CT影像正式报告由上级医院出具,对我们社区居民来说,方便了许多。”赵老伯说。
1
指氧仪+心电监护仪+CT升级装备更齐全
今天,记者从上海市卫健委获悉,围绕“防重症、保健康”目标,2022年12月19日以来,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热诊疗完成第一轮扩容,社区发热诊疗占比保持在全市50%以上。在此基础上,12月29日以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深挖潜能,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分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口前移”作用,不断提升社区医疗救治能力。
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CT设备配置。目前全市已有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预计到春节前,将增加到45家,嘉定区、闵行区预计将实现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设备全覆盖,进一步方便居民就近影像检查。
记者了解到,作为闵行区率先配置CT设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申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长开诊时间,元旦假期三天CT室全天开诊,周一至周五CT室延长至20:00,目前每日CT门诊量约在240人次。此外,辅助科室检验科、心电图室等也配套开诊,用于新冠感染诊断的CT影像、血常规等检查在社区均能完成,更有利于家庭医生对患者病情诊断和治疗。这些举措有效地分流了部分患者,减缓了上级医院的救治压力,充分发挥了基层网底作用。
嘉定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是嘉定区首家配置CT用于普通门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10月已投入使用。最近,中心也迎来了拍片检查的小高峰,目前CT接诊量一天大约为80~100人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CT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影像资料会上传至嘉定区区域影像中心,通过网络传输,由上级医院的专家出具诊断报告,再将诊断报告传回社区,实现在社区就能享受上级医院专家诊断服务。
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于2020年就配置了专属CT,目前又将发热门诊的2间诊室扩容至4间诊室。目前,在区内二、三级医院下转的患者中,九亭社区可以承接新冠病毒感染的轻型、中型患者,通过提供补液、氧疗、雾化、小分子药物、激素、抗凝等对症治疗给予积极治疗。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拓展装备,提升配置。除了CT“全力加速”配置以外,本市社区持续扩大指氧仪配置覆盖面,在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分中心至少配备20个指氧仪的基础上,不断将指氧仪配置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居村委,方便居民氧饱和度监测。此外,心电监护仪“应增尽增”。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心电监护仪445台,加强对住院新冠感染者心电监护,加强重症早发现能力。
2
氧疗+输液+用药 对症治疗更便捷
为进一步满足新冠感染者家门口氧疗、输液、用药、雾化等医疗服务需求,本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迅速行动。全市3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已实现吸氧服务覆盖率100%,设置吸氧位5863个,累计提供氧疗服务2.4万人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门诊输液服务覆盖率超过95%,共设置输液位超过1万个,累计提供输液服务9万人次;全市超六成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提供呼吸道雾化治疗服务,设置雾化治疗位713个,累计雾化治疗服务近2000人次。
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一楼特地辟出了一个大房间供有需要的市民做氧疗。区域内增设20个氧疗输液位,及时配备移动输液架、氧气袋、氧气钢瓶及相关抢救药品、仪器;同时,扩容二楼输液区,在人流相对较少的走廊通道内新增10个氧疗输液位;在氧疗输液区均安排有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并配备指氧仪,随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持续处于低位,不能缓解,院方还会及时联系120转诊到定点医院救治。自2022年12月29日扩容增能以来,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吸氧区累计提供氧疗服务967人次,其中重点人群885人次;累计开具氧气票或外充氧气服务635人次,其中重点人群570人次。
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底就在临近吴淞中心医院的淞滨路120号开设第一批20张输液位,首日即接待了44名患者的转诊输液。元旦节假日期间,中心又将输液位扩充至40张,1月3日在新装修完毕的中心同济路313号又增设40张输液位,开设至今,日最高接待量318人次,累计接待输液1410人次,其中上级医疗机构输液占九成。
为进一步解决输液室工位不足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中心开设了便民输液延长门诊,抽调各服务站医疗人员增援输液室,每日派2名医生常驻补液室,保障安全用药和治疗。
此外,今年1月起,“抗病毒药物”持续优先下沉社区,在市区专家组指导下,对符合指征的感染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指导使用抗病毒药物,做到尽早干预。累计开具抗病毒药物治疗1.5万人次。
3
社区病床+家庭病床 就近住院更安心
“患者体温仍有38.2℃,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有少量咳嗽、咳痰,两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考虑该患者为高龄老人,反复发热3天,氧饱和度93%以下,存在多种基础疾病等,结合我们刚才的视频查房,我们专家组讨论后已经形成了具体建议。”
这一幕发生于1月6日上午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区医护团队和普陀区利群医院新冠救治专家团队间的视频在线查房。像这样的视频在线查房从去年12月31日起持续在万里社卫和利群医院两个医疗团队间定期进行。普陀区万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区域西部医联体框架下迅速组建利群—万里联合病房,开放床位90张,按照“应收尽收、能收尽收”原则,上下联动,全力打通住院患者绿色通道。利群医院则将具有定点医院丰富救治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派驻至万里社卫病区全面负责医疗工作,每日围绕重点病人开展专家组线上视频查房。自2022年12月31日以来,病区累计接收上级医院转诊住院患者38人,因病情变化上转2人。
目前,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全部对接上级医院,一方面收治社区居民中符合入院指征的新冠感染者,多措并举,加强救治;另一方面全力承接上级医院转诊的平稳期感染者,加强康复与护理。通过专家下沉带教查房、线上查房等形式,不断提升社区住院救治能力。自元旦以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累计收治感染者近3000人。
为加强社区新冠救治服务,依托家庭病床服务,本市发布《社区新冠感染者居家治疗家庭病床工作指南》,为病情稳定、符合指征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提供居家健康监测、用药指导、氧疗服务、协助转诊等服务。自去年12月以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累计建立家庭病床超过2.3万张,有效缓解住院服务压力。
记者从虹口区卫健委了解到,目前区内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其中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36组家庭医生的联系方式下发给所有居委会,为社区感染的老年人建立家床服务。广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新冠感染人群分级分类管理,尤其是重点人群中的孤寡独居老人,除常规上门访视外,家庭医生还通过微信远程访视。通过家庭医生的随访及指导,符合建立家床标准的予以建立家庭病床。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点老人,家医每周3次主动随访,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截至1月8日,广中社区新建新冠感染家床175张,全区累计开设918张家庭病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9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