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6月19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就“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议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王春英发表了如下看法:
很高兴来到上海参加此次陆家嘴论坛,与在座的各位分享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思考。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进出口银行紧紧围绕“外贸”、“国际经济合作”和“先进制造业”领域特色优势,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金融支撑,科技贷款余额达到1.4万亿元,占全行比重超四分之一。
一是聚焦外贸发展,连通新质生产力全球市场。进出口银行始终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金融力量,为我国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提供了政策性金融支持。成立伊始,就开办了出口买方和出口卖方信贷业务,专门支持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过程中,大力推动大型技术装备、“新三样”等优势产品出口,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为新质生产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搭建广阔舞台。
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构建新质生产力开放生态。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领军银行,进出口银行支持的项目累计带动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打造了乌兹别克斯坦光伏电站、埃塞阿达玛风电、中老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大量中国企业以重点项目为依托,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开放发展。
三是深耕制造强国,筑牢新质生产力产业根基。政策性金融是我国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出口银行聚焦“首创”“首制”,支持了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一大批“国之重器”,助力中国企业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助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赋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当前,进出口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比近9成。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区,上海正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进出口银行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引,全力支持上海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为上海高端船舶制造、绿色智慧港口建设等相关领域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关信贷余额超1000亿元人民币。长期助力宝武集团、上汽集团、振华重工等重点企业研发生产和全球布局,为上海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前沿主战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与现实挑战,也呼唤着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政策性金融具有发现市场、撬动杠杆、弥补失灵的功能,始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战略资本、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展望未来,进出口银行将一如既往地采取务实行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贡献力量。
一是释放科技动能,开辟外贸增长新路径。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和竞争加剧,亟需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塑造外贸竞争新优势。进出口银行将加大对高技术产品外贸企业的支持,以技术进步为牵引,拓展更广阔的外贸增长空间。为传统产品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提供金融支撑,助力企业提升产品价值,更精准对接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采销、仓储、物流等环节的应用,提升外贸产业链效率。
二是拓展全球合作网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化全球创新产业协作不仅有助于整合利用全球智力资源,更能促进技术、标准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良性互动。我们将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产业链节点企业探索全球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跨境产业链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强化,提升稳定性和协同性。支持企业设立海外创新中心和外资企业中国研发中心建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赋能科技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完善“研发-制造-市场”全链条布局。
三是深化与多双边机构合作,促进知识共享创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多元化融资需求,单一金融机构难以完全满足。进出口银行积极通过联合融资、平行融资、第三方市场合作、知识分享等多种形式,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开展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合作特色,推动与世界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在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深度联动,促进知识、技术、管理经验跨境流动。同时,深化与国内外同业在数字、科技、绿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经验。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让我们携手谱写科技强国建设新篇章,为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目前主要的痛点和堵点在哪里?政策性金融对缓解这些痛点堵点能发挥什么作用?对这个问题,大家谈到痛点和堵点问题。新质生产力各位嘉宾都提到,它有几个鸿沟需要跨越,从实验室技术到产品化,再到商业化,最后到产业化,它有三个鸿沟需要跨越。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它是需要全链条的金融融资支持,但是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来讲,这存在天然的矛盾。其中可以看到,VC/PE和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需要有机的协同。在这一协同中,对于金融机构金融支持和政府支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是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我是一家政策性银行。在技术产品化阶段,政策性金融发挥战略导向作用。通过提供先期支持,助力技术攻关和加速成熟,以前瞻性布局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在产品商业化阶段,政策性金融履行支撑保障职能。通过加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关键配套,帮助科创企业突破成本瓶颈,有效匹配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在产业化阶段,政策性金融强化引导协同功能。通过示范引领,撬动更多商业性金融以及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打造产业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有序承接的协作格局,使得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效益充分转化。这是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考虑。
中国进出口银行刚好处于深度链接国家政策和市场之间的位置,进出口银行这在其中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主持人提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市场发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为的政府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通过顶层设计给予政策的引导和体制机制的多元保障,撬动财税杠杆精准激励。通过这些方式,政府可以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还可以协同产业链上和上游下游形成新合力,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